也就是极氪9X,内部代号为EX1H(混动)和EX1E(纯电),全尺寸SUV。它的定位高于领克900。
车衣号351、338、353等频繁出没全国各地路试。

车号351
前脸与自家的009一致了,而且车头很高,很有气势。

351
如果车高能达到或接近1.9米,那就非常NICE了。就高大上、气势如虹了。

338
EX1H动力系统很有可能采用类似仰望U8的增程模式,2.0T只是起到增程器的作用。也有可能采用3挡DHT+前单电动机+后双电动机的模式,把起步价格拉下来。但起步价格肯定远大于领克900的起步价,甚至可能比问界M9的起步价还要高,最高价格甚至接近60万元。

仰望U8
至于智驾,全系标配英伟达THOR(索尔)芯片(2000TFLOPS),自己研发了域控制器芯片和软件系统。由于今年是L3的元年,此车智驾能否达到L3的水平,或者说达到我在另一篇文章里说的中国智驾标准L3.5的水平,还是一个大大的问号。毕竟在智驾方面,华为、特斯拉是头部的水平(虽然特斯拉的FSD没引进国内,但影响力一直存在)。
关于极氪与DeepSeek合作,我求教了DeepSeek对极氪智驾的帮助,DeepSeek回答说:
一、技术整合:大模型深度融合
- 自研模型与R1大模型的结合
极氪将自主研发的Kr AI大模型与DeepSeek的R1大模型深度融合,显著提升了智能座舱助手AI Eva的交互能力。通过R1的认知能力和语言处理技术,AI Eva能够更精准地理解用户的模糊意图(如间接指令或复杂场景需求),并提供主动服务(如个性化建议或场景化反馈)。 - 技术优势:R1大模型支持超长思维链分析,赋予AI Eva“深度思考”能力,例如在用户提出“车内需要放松氛围”时,自动调节灯光、音乐和座椅姿态。
- 开源与低成本赋能
DeepSeek的开源策略和低成本部署特性,帮助极氪降低AI研发成本。例如,基于DeepSeek推理模型,自动驾驶模型训练周期从3-6个月缩短至45天,算力成本降至Mobileye方案的1/3。
二、自动驾驶系统的协同
- 硬件与软件协同
- 极氪的浩瀚智驾系统(搭载L3级自动驾驶技术)与DeepSeek模型结合,强化了无图城市导航(CNZP)和车位到车位(D2D)功能,通过DeepSeek优化了复杂路况的决策效率。
- 计划在2025年二季度实现D2D功能全量推送,覆盖停车场至高速路(HNZP)的全场景自动驾驶。
- 安全冗余设计
通过DeepSeek的实时数据处理能力,系统能在极端场景(如传感器故障)下快速切换备用方案,提升驾驶安全性。
三、行业影响与未来布局
- 推动“智驾平权”
极氪与DeepSeek的合作加速了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例如,极氪计划将高阶智驾功能下放至20万元价位车型,降低用户使用门槛,推动行业从“价格战”转向“技术战”。 - 生态扩展与跨领域合作
- DeepSeek技术不仅应用于极氪,还覆盖吉利旗下多品牌(如领克、岚图),并延伸至研发端(如AI绘图系统缩短设计周期)。
- 未来计划通过DeepSeek大模型训练车载AI的推理能力,探索更复杂的自动驾驶场景(如城市无保护左转、夜间行人识别)。
我的理解是,DeepSeek有自家特有深度学习的人工神经网络可以训练城市、乡道、国道和高速交通路况的各种标注数据和“聪明”开车的算法模型,能够助力极氪智驾的判断、推理、决策、规划和执行能力。但由于极氪自身私有云中的标注数据和算法(可以理解为极氪智驾大模型)有限,而DeepSeek也不大可能使用别的车企的私有云,它的蒸馏技术表现是很有限的。当然,随着极氪或吉利智驾车拥有量的增加,也就是说,自家私有云中的数据、特别是标注数据以及训练出来聪明开车算法模型的增加,会大大改善这种情况。
安聪慧说,极氪这款车是全球目前所有新能源车的旗舰标杆。也就是说,它超越了一切竞品车,如问界M9、腾势N9,包括自家的领克900。

所谓很快到来,也只是很快与大家见面,4月底至5月初的上海车展可以看到这车的样车或外观。正式上市要等到今年9月。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