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固态电池技术被认为是下一代电池技术的重要方向,因为它相比传统锂离子电池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固态电池一旦上市,所有燃油车将消失,所有新能源车也将更新换代,会是汽车行业的一场重要变革,它续航能力长,充一次电能走1000公里以上;充电速度快,几分钟即可充满,跟加油差不多;它安全系数高,不会有自燃的风险。所以大家对固态电池的期望值非常高,那么2025年固态电池能否上市呢?来看看Deepseek的深度分析!
Deepseek分析总结出,2025年固态电池量产的可能性很低。
主要原因为以下三点:
1.材料稳定性技术尚未得到突破:电解质与电极界面易产生阻抗,影响电池循环寿命。1
2.制造成本高:固态电解质(如硫化物等)原材料价格昂贵,规模化生产设备尚未成熟。即便现在量产,电池成本也很高,普通百姓根本无法消费,只能成为有钱人的玩具。
3.良品率低:固态电池对生产环境(如无氧条件)要求非常苛刻,当前实验出来的良品率远低于传统锂电池。因此要实现量产还有非常远的路要走。

一些车企和电池厂家(像丰田、QuantumScape 还有宁德时代)或许会在 2025 年弄出一小批固态电池的产品,不过主要是给高端的车型或者特定的情况(好比混合动力车)准备的。就比如说:丰田打算在 2025 年试着生产硫化物固态电池,一开始的生产能力不高。中国的一些厂家有可能推出半固态电池(像蔚来 ET7 的 150kWh 电池包),把这当作一个过渡的办法。
那么固态电池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实现量产?Deepseek给出的答案是3-5年后!若未来3-5年解决以下三个问题,那么2030年可能迎来量产拐点:
1.材料创新:如氧化物电解质的大规模制备技术突破,或聚合物电解质高温性能优化。2025年-2027年会让半固态电池先行,能量密度提升至400-500Wh/kg,逐步应用于高端电动汽车。
2.工艺升级:卷对卷生产、薄膜沉积等工艺适配固态电池结构。2027年-2029年,硫化物/氧化物体系逐步解决寿命问题,成本降至$100/kWh以下,渗透率从1%向10%迈进。
3.供应链成熟:锂金属负极、固态电解质专用设备的供应链形成。2030年后,全固态电池将会占据主流市场,能量密度突破500Wh/kg,支持电动汽车续航超1000公里。

而作为电池行业的老大哥宁德时代,宣布今年将部署1000座换电桩,可见换电技术还是这三五年的主流,这也足以证明固态电池这两三年肯定是无法实现量产,否则宁德时代也不会花巨资去搞换电站了。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你此刻要买车或者换车的话,你会选择什么车呢?欢迎评论区交流!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