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零跑汽车销量暴涨背后:4万辆月销神话能否持续?

    安逸柳叶Iu5头像安逸柳叶Iu5头像
    安逸柳叶Iu502-12

    #零跑凭啥成为第二家盈利新势力#

    2024年12月,零跑汽车以单月42,517辆的交付量刷新纪录,全年销量逼近30万辆大关,成为新势力阵营中唯一逆势翻倍的“黑马”。但鲜有人注意到,这家曾因首款车型S01惨败而濒临破产的企业,如今看似风光无限,实则暗藏隐忧。从2019年三年仅卖3000辆的至暗时刻,到2024年狂揽近30万订单,零跑究竟靠什么逆天改命?当渠道扩张撞上管理漏洞,价格屠夫遭遇成本红线,技术路线面临智驾围剿,这场“草根逆袭”的故事还能讲多久?


    1. 渠道狂飙:665家门店撑起的“销量神话”
    零跑2024年销量翻倍的秘密,藏在它665家门店的渠道布局里。相比蔚来、小鹏等新势力依赖直营的“重资产模式”,零跑选择了一条更接地气的路径——以经销商为主、直营为辅的“农村包围城市”策略。2024年7月,其门店数量较年初激增40%,三线城市覆盖率超过60%,甚至将触角伸向县城汽贸城。

    但渠道的野蛮生长也埋下隐患。据业内人士透露,零跑部分经销商为快速回笼资金,私下降价超2万元扰乱市场,而总部对终端售价的管控力度薄弱。更棘手的是,随着小米汽车、华为智选等品牌加速渠道下沉,零跑在低线城市的价格优势正被稀释。一位河北经销商坦言:“现在卖一辆C16的利润不到5000元,比卖燃油车还难。”

    2. 价格屠夫的“生死线”:毛利率仅1.13%
    “15万买中大型SUV”的零跑C16(图片|配置|询价),用极致性价比撕开了市场缺口,却也把自己逼到悬崖边缘。财报显示,2024年零跑上半年毛利率仅1.13%,远低于行业15%的平均水平。更令人担忧的是,其主力车型T03至今仍未摆脱“卖一辆亏一辆”的魔咒。

    网友@车市观察员算了一笔账:若零跑维持当前定价,需年销50万辆才能实现盈亏平衡。但2024年其研发投入同比缩减12%,自动驾驶团队规模仅为小鹏的1/5。有分析师尖锐指出:“用燃油车时代的性价比思维打智能电动车战争,无异于自断经脉。”

    3. 技术路线的“囚徒困境”:要规模还是要未来?
    零跑创始人朱江明曾公开表示:“智能驾驶五年内无法盈利。”这一判断直接反映在产品策略上——C16的激光雷达版本销量占比不足10%,而小米SU7、极越01等竞品已全系标配城市NOA。

    某汽车论坛发起投票显示,72%的潜在用户因智驾功能缺失放弃购买零跑。但拥护者@老司机张师傅反驳:“家用车本质是代步工具,零跑把成本花在空间和续航上才是务实之举。”这种争议恰恰暴露了零跑的矛盾:当行业集体转向“软件定义汽车”,坚持“硬件优先”的零跑,能否守住10-20万元市场的护城河?

    零跑的故事像极了一场豪赌:押注渠道下沉收割销量,牺牲利润换取生存空间,用实用主义对抗技术内卷。但市场的耐心终有限度,当消费者开始追问“8295芯片何时普及”“城市领航哪年落地”,当小米汽车带着生态链杀入战场,零跑还能否靠“汽车界优衣库”的标签续写神话?

    网友@科技新说 的评论一针见血:“零跑用传统车企的打法跑赢了新势力的上半场,但智能电动车的终局,可能根本不在它熟悉的赛道。”这场逆袭,是厚积薄发还是昙花一现?2025年50万辆的销量目标,或许就是最残酷的试金石。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