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智驾明星企业突然暴雷,融资10轮估值一度超90亿,员工称高管跑路

    智驾明星企业突然暴雷,融资10轮估值一度超90亿,员工称高管跑路。

    2月10日,比亚迪将智驾普惠到万元级车型,引发业界轰动。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主打卖点,智驾一直是各大车企比拼的重中之重,很多车企为了节省成本,往往采用专注于做智驾的高专精企业。

    近日,国内自动驾驶领域的明星企业纵目科技突然爆雷,引发业界广泛关注。据报道,纵目科技总部已停水停电,公司暂停运营,甚至有多位高管被指卷款跑路。这一消息让曾经风光无限的自动驾驶行业蒙上了一层阴影。

    据纵目科技内部员工透露,公司创始人兼CEO唐锐目前已不在公司,公司运营陷入停滞。更令人震惊的是,春节假期前,公司的人事总监、法务总监、财务总监等6名高管在办理完自己的离职手续后悄然离开,并带走了公司的重要财务工具——U盾。此外,部分高管在春节放假当天还分走了公司用于“保供”项目的大额款项,导致公司资金链断裂,项目无法继续推进。

    纵目科技成立于2013年,由唐锐创立,是国内最早获得整车厂量产项目定点合同的自动驾驶企业之一。成立以来,公司曾进行过10轮融资,估值一度超过90亿元,投资方包括小米、君联资本、高通等知名机构。公司提供的智能驾驶系统涵盖了自主代客泊车(AVP)、自动泊车系统(APA)、360度环视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以及ZATLAS全栈高精地图等系列产品,技术实力在业内备受认可。

    纵目科技的巅峰时期,赛力斯、长安、奇瑞、比亚迪、长城、一汽等多家知名车企都是其客户。然而,自2023年以来,纵目科技的核心客户接连流失,最终只剩下长安一家。客户的流失直接导致了公司收入的锐减,加上市场竞争加剧,纵目科技的经营状况急转直下。

    内部员工透露,纵目科技管理层在战略决策上存在重大失误。2023年,公司投入了大量资源拓展自动驾驶充电机器人FlashBot业务,组建了300人的团队进行研发和市场推广。然而,市场对这一新产品的反应极为冷淡,导致公司资源被大量消耗,却未能带来预期的收益。这一决策的失败,直接加剧了公司的财务危机。

    更令人质疑的是,纵目科技曾获得多轮融资,资金充裕。然而,这些资金如今却去向不明。内部员工表示,公司账面上的资金似乎在一夜之间消失,用途不明。与此同时,多位高管的突然离职使得公司后续的业务安排陷入混乱,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决策,最终导致公司业务全面停摆。

    有业内人士分析,纵目科技的暴雷不仅仅是市场环境变化的结果,更多是内部管理失控的体现。高管的集体离职和资金的不明去向,暴露出公司在治理结构上的严重问题。作为一家曾经估值超过90亿元的明星企业,纵目科技的突然崩塌无疑给整个自动驾驶行业敲响了警钟。

    纵目科技的暴雷事件,折射出自动驾驶行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诸多挑战。尽管自动驾驶技术前景广阔,但市场竞争激烈,技术门槛高,且商业化落地难度大。许多企业在追求技术创新的同时,忽视了内部管理和财务风险的控制,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业务停摆。

    此外,纵目科技的案例也暴露出投资机构在投资决策中的风险。尽管纵目科技曾获得多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小米、君联资本等知名机构,但这些资金并未能帮助公司渡过难关。相反,资金的滥用和管理层的失职,最终导致了公司的崩溃。

    目前,纵目科技的员工们正面临失业的困境,而公司的未来也充满了不确定性。尽管公司曾一度是自动驾驶领域的明星企业,但如今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对于纵目科技而言,如何妥善处理当前的财务和法律问题,如何挽回客户的信任,将是其能否重生的关键。

    对于整个自动驾驶行业而言,纵目科技的暴雷无疑是一次深刻的教训。企业在追求技术创新的同时,必须加强内部管理,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避免盲目扩张。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智驾明星企业——纵目科技突然暴雷,融资10轮估值一度超90亿,员工称高管跑路。纵目科技的暴雷事件不仅是一家企业的失败,更是整个行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所面临问题的集中体现。未来,自动驾驶企业如何在技术、管理和资金之间找到平衡,将成为决定其成败的关键。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