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从90亿估值到断电封楼,昔日明星智驾企业纵目科技怎么了

    1201feng头像1201feng头像
    1201feng02-10

    近日,一则“智驾公司纵目科技创始人失联,公司或临爆雷”的消息,在汽车圈掀起波澜。曾经估值超90亿元,头顶“智能驾驶明星企业”光环的纵目科技,如今深陷经营危机,面临断电封楼、全员欠薪、创始人失联的困境,令人唏嘘。

    辉煌一时,资本宠儿

    纵目科技成立于2013年,总部位于上海张江国际科创中心,在多地设有研发中心与生产制造中心。公司专注自动驾驶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研发,产品覆盖传感器融合、路径规划到车辆控制等关键领域,技术优势显著,应用前景广阔 。凭借突出的技术实力,纵目科技在自动驾驶领域迅速崛起,吸引了联想、小米、君联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的青睐,累计完成10轮融资,融资额达22.47亿元,估值一度超90亿元。同时,它与不少汽车制造商达成战略合作,为50款车型提供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与中国2022年销量排名前十的OEM厂商及多家主要新能源汽车品牌建立业务合作,成为泊车方案市场占有率第一的“隐形冠军”,风光无限。

    危机浮现,步步惊心

    随着自动驾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技术研发投入不断加大,纵目科技的发展逐渐陷入困境。从2023年起,危机的迹象开始显现。

    2023年10 - 11月,公司进入“低功耗模式”,员工只能拿到封顶1万元的最低工资,且工资发放延迟至次月25日。即便如此,到2024年底,公司连这一“生存底线”也无法维持,员工2024年12月的最低工资未发放,社保与公积金也断缴 。自2024年11月起,就有700多名员工反映未收到工资,部分员工被迫发起劳动仲裁。 在此期间,纵目科技CEO唐锐多次宣称公司正与宁波上市公司洽谈并购,计划出售智驾泊车业务并推进老股东融资,但都未兑现。2025年2月8日,公司行政通知员工18点后断电封楼,员工需在此前取走个人物品或办理离职证明,此时距离唐锐承诺“寻求并购解决欠薪”仅过去两周。如今,唐锐手机关机,疑似失联,甚至有爆料称其已远遁美国,这让公司的未来更加扑朔迷离。

    三大败因,敲响警钟 技术与市场的双重困境

    纵目科技靠自动泊车技术起家,却未能及时发展高阶智能驾驶技术,技术栈停留在2022年水平。在行业快速发展的浪潮中,技术停滞不前使其错失转型窗口。同时,核心客户接连流失:赛力斯问界M5/M7泊车方案因华为智选模式深入,切换为华为方案;长安汽车加速自研智驾,纵目科技订单减少;小米虽持股,但未能带来协同效应,反而凸显其技术脱节。

    战略决策失误

    面对主业萎缩,纵目科技2024年开始发展机器人业务,推出自动驾驶充电机器人FlashBot闪电宝。然而,该机器人成本高昂,前期场景方多为免费试用,商业模式未实现。且低速园区机器人与乘用车智驾技术路线差异大,公司资源过度倾斜,导致主业进一步失血。2023年投入300人团队拓展此业务,却未得到市场认可,成为压垮现金流的最后一根稻草。

    资本泡沫的破灭

    纵目科技三次IPO失败,2017年新三板挂牌后数月摘牌,2022 - 2023年科创板冲刺撤回申请,2024年港交所IPO申请6个月后失效。IPO失败暴露了其资本逻辑的脆弱性,也让投资人失去耐心。持续亏损、客户集中度过高、造血能力欠佳等问题,使公司在资本市场遇阻,资金链断裂风险加剧 。

    纵目科技的危机,是自身问题与行业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也为整个自动驾驶行业敲响了警钟。在这个竞争激烈、技术迭代迅速的行业,唯有持续创新、合理规划战略、保持稳健财务,才能在浪潮中站稳脚跟。

    期待这件事最后有个好的结果,尤其是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