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宣布将于2月10日19:30在深圳总部召开智能化战略发布会,重点推介"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此次发布会是比亚迪继2024年“整车智能战略”发布后,在智能化领域的又一重要布局。
比亚迪希望通过“天神之眼”系统,在2025年实现60%以上车型搭载高速NOA及以上智驾系统,推动“智驾平权”,让智能驾驶技术不再局限于高端车型,而是普及到更广泛的市场。2024年初,为推进智能化领域的发展,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表示,比亚迪将投入1000亿元,用于实现整车全面智能化进阶,赢得未来的技术话语权。近年来,比亚迪在智能驾驶领域通过内部赛马机制不断革新,并陆续推动端到端大模型架构、多传感器融合感知、无图NOA等技术完成实车搭载。
比亚迪智驾团队现有5000人以上,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其中核心算法团队超过1000人。比亚迪内部对智驾的定义与其他车企有所区别,比亚迪认为其他车企的城区智驾属于狭义自动驾驶,而比亚迪要做的是广义智能驾驶,也就是狭义自动驾驶 + 璇玑架构 + 电动化,可以实现超人类驾驶辅助。
公司在L2级智能驾驶搭载量位居中国第一,“天神之眼”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量产交付,同时还成为全国首个获得L3级测试牌照的汽车企业。
比亚迪将其车型梯队划分为三个主要类别:第一类是高端豪华品牌,如仰望、腾势、方程豹等,这些车型全系标配城区 NOA 或至少具备高速NOA能力;第二类是王朝和海洋系列的旗舰车型,这些车型入门配置高速 NOA,中高配可选城区 NOA,价格区间大致在 10 万至 30万元之间;第三类是低价格带主流车型,如海鸥(图片|配置|询价)等,这些车款入门配置L2级别功能,中高配可选高速 NOA,以确保价格敏感消费者能够接受。
中国市场对自动驾驶需求爆发,加上供应链成本优势,使得硬件成本大幅降低。预计到 2025年,中国L2+级别(城市道路加高速公路)的渗透率将达到 30%,到 2026,年可能突破 50%。这种快速增长意味着自动驾驶功能将从高端车型逐步下沉20 万甚至 15 万元以下车型,为比亚迪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