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零跑的千亿梦

    1967年出生的朱江明是浙江义乌人,毕业于杭州大学(后被并入浙江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后来被分配到浙江电子工业学校的校办工厂,从事通信设备电源产品的开发与设计。

    因为工作,朱江明当时结识了杭州通达电子设备厂的技术科科长傅利泉,后者虽然是中专毕业,但能力卓越,和朱江明志同道合。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朱江明在1993年响应傅利泉的号召,和几位朋友筹集5000元的资金,创办大华电讯设备厂,主营调度通信设备,朱江明主要负责技术工作。

    1999年,大华通信设备业务遇到瓶颈,正当朱江明和傅利泉思考如何转型时,一个机会悄然而至——在帮助客户建立无人值守的变电站期间,对方提出把相关图像信息传到电力局监看的需求。

    当时没有公司提供这项服务,朱傅二人认为是个蓝海市场,便主动揽下新业务,为客户开发出远程图像监控系统,并在2001年正式进军安防领域,海康威视也于同年在杭州成立。

    次年,在朱江明的带领下,大华开发出首台自主研发的8路嵌入式硬盘录像机(DVR),成功从企业调度机厂商转型为安防设备供应商。

    在安防市场上,海康威视和大华被称为“双雄”,牢牢把控住市场份额前二的位置,但由于技术、客户使用习惯等因素,大华一直屈居海康威视之下。

    朱江明和傅利泉心里有一个千亿营收梦,但当时全球安防产品的规模都不到千亿,不可能实现这个梦想,两人开始向外寻找机会。

    2010年,大华试图进军手机市场,连公司名字都已经取好。但经过一番调研,大华觉得跨界难度太大,便放弃了这个想法。“后来小米成功,我才意识到自己错过了。当年大多数手机创业团队都在深圳赛格市场做组装,自己焊板子,真正投入资源做研发的并不多,可能只有小米、OV。如果我们真的做了,也许能成功。”朱江明谈到。

    所以当新能源汽车浪潮滚滚而来时,朱江明不希望再次错过。2015年,和朋友一起在西班牙旅游时,朱江明看到一个高端社区停着好几辆两门两座的电动代步车—雷诺Twizy(图片)。回国和傅利泉交流后,两人认为新能源车大有可为,是他们实现“千亿营收梦”的可靠选择。

    一来,虽然大华没有造车经验,但大华在电子设备和软硬件的技术积累可以应用到新能源汽车上,二来,中国政府同年六月出台政策,鼓励更多企业参与新能源汽车的制造。

    于是2015年12月24日,朱江明、傅利泉和大华股份等主体共同出资1亿元,正式创立了新能源汽车品牌零跑。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