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汽车市场无疑经历了一场跌宕起伏的“大戏”,演绎着“冰与火”的交响乐。各类数据层面,市场呈现出令人惊叹的增长和蓬勃的生机,然而,行业的盈利困境和频频爆发的“黑天鹅”事件也将寒意扑面而来,彰显出行业深处的脆弱与不确定性。

2024年,尽管面临着外部经济的不确定性,中国汽车市场的整体表现依然亮眼。
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量已达到585.9万辆,同比增长19.3%。这一显著成绩不仅进一步巩固了中国作为世界第一汽车出口国的地位,更彰显了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市场上的强大实力和卓越竞争力。

中国汽车出口市场呈现出显著的多元化特征,其中俄罗斯成为中国汽车最大的出口国,销量接近117万辆。与此同时,中国汽车出口至阿联酋和巴西的销量同比实现了翻倍增长,显示出中国汽车品牌在这些新兴市场中的强劲竞争力。

在中国新能源车出口国TOP10榜单中,比利时脱颖而出,成为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的最大出口国。与此同时,中国新能源车在墨西哥、阿联酋和巴西的销量同比实现了翻倍式增长,展现出强劲的国际市场竞争力。然而,英国、泰国和澳大利亚市场则出现了销量下滑的趋势。
当前,国际市场环境更加复杂严峻,逆全球化和脱钩断链的思潮盛行,我国汽车企业出海所面临着贸易壁垒和限制措施频发、海外投资审查和长臂管辖加严、海外市场环境和政策法规多变的复杂、严峻局面。
【鲲轮有话说】
2025年,价格战的火药味依然浓烈,但其形式和焦点将发生新的转变。整体来看,当前汽车市场供需失衡的局面仍未得到根本解决,车企之间的价格竞争也因此愈发激烈。具体表现在产能过剩问题、品牌过剩情况严峻和价格区间失衡问题。以价格区间失衡问题为例,中国市场目前的价格区间失衡情况较为严重,自主车企和新势力集中在5-30万元的市场段,而合资品牌则多集中于20万元以上的价格区间,导致整体市场呈现出严重的“分层”现象。在这一背景下,车企的市场策略不得不调整,尤其是在面对销量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如何通过不断创新和调整价格策略,在维持利润的同时增加市场占有率,成为每个车企的当务之急。

*本平台所有内容,由鲲轮天下自身创作、搜集的图文及音视频等资料,版权归鲲轮天下所有;
从公开渠道搜集、整理的图文及音视频等资料,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平台删除。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