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自动驾驶无疑是汽车行业最受瞩目的领域之一。然而,英伟达汽车部门负责人阿里·卡尼在接受英国汽车媒体Autocar采访时,却抛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观点:完全自动驾驶汽车在2030年前不太可能在公共道路上全面投入使用。这一言论瞬间引发热议,毕竟大家都在期待自动驾驶的普及,可英伟达为何如此笃定呢?

英伟达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地位举足轻重,其先进的计算系统和软件被众多知名汽车制造商采用,为下一代汽车的自动驾驶技术提供支撑。即便如此,卡尼仍对完全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前景持谨慎态度。他直言,尽管目前部分汽车已能在特定条件下提供有限的辅助驾驶能力,但要实现真正的自主驾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技术层面来看,完全自动驾驶面临着巨大挑战。英伟达正在研究类似带有视频功能ChatGPT的大语言模型用于自动驾驶,可这类模型所需的计算能力极高,不仅需要更强大的算力、更高的内存带宽,还得配备更多如激光雷达和雷达等传感器。同时,为保障安全,冗余算法必不可少,且这些算法要并行运行,这对计算能力的要求简直是“雪上加霜”。如此高的技术门槛,短期内真能突破吗?

当前辅助驾驶系统靠预先定义动作的软件规划运作,可真正的自动驾驶汽车必须表现得更加自然。卡尼提到,现有的系统容易让汽车出现不自然的顿挫行为和“幽灵刹车”,这不仅让乘客体验感极差,还存在安全隐患。难道乘客愿意在这样的“颠簸”与“惊吓”中使用自动驾驶吗?下一代自动驾驶汽车需要学习驾驶员行为,让驾驶变得更平稳,而这又谈何容易?

安全更是自动驾驶无法回避的关键问题。卡尼强调,自动驾驶技术必须稳步推进,任何一家公司的失误都可能让整个行业倒退数年。只有技术被证明真正安全,才能推向市场。毕竟,谁也不想把自己的生命安全交给一个还不成熟的技术,不是吗?

除了技术和安全,基础设施也是一大阻碍。完全自动驾驶汽车的普及,不仅要求车辆自身具备强大的计算能力和硬件平台,还需要道路等基础设施同步智能化。但建设智能化路侧基础设施成本高昂,短期内要让所有城市达到这样的条件,简直是天方夜谭。没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撑,完全自动驾驶又如何能畅行无阻呢?
综上所述,英伟达断言2030年前完全自动驾驶难上路,是综合考量了技术、安全和基础设施等多方面因素。虽然自动驾驶技术一直在进步,但要实现全面普及,还有诸多难题亟待解决,这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