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上海俨然成了中国豪车“密度”最高的城市。
为了和网上风言风语的韩国人赌口气,展示国人的富裕、国家的强大,“沪爷”“沪少”集体出动,开着豪车上街炫富,着实威风了一把。
法拉利、迈凯伦、兰博基尼、迈巴赫...... 认识的不认识的各种豪车,在上海新天地、安福路、武康路等地鱼贯而行,还有一些难得一见的限量版古董车、老爷车,看起来有钱都买不到的那种。
甚至,连江浙一带的富豪都受到鼓动,开着豪车赶去上海“声援”,扬我国威。据说,价格在500万以下的豪车都没资格参与这次活动:
免得在韩国人面前“丢人”!

上海不愧被称为“魔都”,豪车排成长队把马路堵成“车展”,一辆车抵普通人一套房的富豪们从早到晚“三班倒”,敬业程度堪比996,确保韩国游客无论几点出门都能被震撼到,如此魔幻的一幕,也只有在上海能看到了。
可结果,无论从韩国友人的反馈,还是从国内舆论的风向看,这场“豪车秀”实际获得的效果却未必能如人意。

四大一线城市中,最喜欢炫富的非上海人莫属。
这不是夸张!前些天,上海地铁9号线,因为人多拥挤,一男一女发生争吵,结果衣着光鲜的女子怒声质问男子:
“你有几套房?你有几套房?你不要丢上海人的脸!”
要是在广州,吵架的时候就不会有人问:你有几套房子收租?你有几套房子收租?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金钱和财富带来的优越感,深深地刻在很多上海人的骨子里,无论是挤地铁的市民,还是开豪车的富豪。
挤地铁的市民的逻辑是:一个人的素质,和名下房产的数量挂钩,房子越多,就越长脸,吵架都能占上风;
开豪车的富豪的逻辑是:一个城市的形象,和街头豪车的数量挂钩,车子越多越豪,就越长脸,在外国友人面前就越威风。
两者的底层思路,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可是从实际效果来看,上海街头“豪车秀”并没有达到预想的目的。韩国友人讨论的热度非常高,但是评论的内容普遍不怎么好——
“就这么想得到韩国人的认可吗?”
“我们知道上海富翁好多啊!为什么偏偏做这么掉价的事?”
“疯了,这样更加显得廉价!”
......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那就是:“思考的方式很廉价”,体现的是内心深处的“自卑”。
这...... 折腾这么大动静,起到的完全就是反作用嘛!
还有一位韩国网友的评论很中肯,值得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中国独有的魅力,他们自己都不知道。”
韩国人为什么来上海旅游?吸引他们的是街头的美食,低廉的物价,黄浦江畔的美景,历史积淀深厚的洋房等等。韩国游客回到家,最想和家人亲友分享的,绝不是“我在上海街头见到一堆跑车”。
要看豪车,去4S店就可以,何必千里迢迢跑来上海。

为了帮大家更好理解韩国人的心理,避免有人说韩国人这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买不起豪车说豪车有啥了不起,这里做一个类比:
2024年,印度首富穆克什·安巴尼的小儿子阿南特·安巴尼结婚,堪称人类历史上炫富“天花板”!整个婚礼花费支出高达5000亿印度卢比,约合43.5亿元人民币——
婚礼的请柬,一张价值5万多人民币;
赠送每一位伴郎一块限量版名牌手表,售价约25万美元;
印度总理、英国前首相、美国前国务卿和加拿大前总理等多国政要悉数到场;
美国歌手蕾哈娜、贾斯汀·比伯等国际一线巨星登台献唱......

赠送伴郎每人一块名牌手表。
整个婚礼持续了小半年时间,地点横跨印度、意大利、法国等多个国家,豪横的程度,令人叹为观止,绝对可以载入世界纪录。
你知道中国网友对此是怎么看的吗?非常神奇,和韩国网友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出现频次最多的一条评论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其他精彩的评论还包括:
“这又如何呢?能让印度举国脱贫吗?”
“富豪穷奢极欲,普通印度人连个干净点的厕所都没有。”
“撕裂的社会,极穷和极富...”
“好暴发户,就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又土又豪。”
印度首富小儿子的奢华婚礼,非但没让国际社会感受到印度的现代、文明和富裕,反而强化了对印度这个国家社会撕裂的固有认知。提起印度,大家首先想到的还是脏乱差,强奸案频发,贫富严重分化,而不是婚礼想要展现出来的那个样子。
富的肆无忌惮,穷的歇斯底里。

当然,上海街头“豪车秀”还存在另一种可能。
“沪爷”“沪少”开着豪车集体出动,并不是一种炫富行为,而是人家平常的生活状态。趁着阳光明媚天气好,车主们约着一起出门散散心,遛遛车。
有些车主就是这么对媒体解释他们的行为的。并且,上海武康路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在韩国游客涌入之前,就一直是各种豪车出没的热门区域。
在普通人眼中,富豪在日常生活中的很多行为,都会被看成是“炫富”。其实吧,王思聪在酒吧一晚上消费百万,就和普通人花几百块钱吃一顿火锅差不多;“沪爷”“沪少”开豪车上街,也和普通人扫一辆共享单车骑着玩没什么两样,算不得炫富。
但问题是,富豪们开着百万豪车集体出动,甚至还当街撒红包,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真有点不合时宜。普通人都在消费降级,勒紧裤腰带,而富豪们该吃吃,该喝喝,好像啥事都没一样。
他们的一辆车,就是很多人一辈子都赚不到的钱,踩一脚油门,就是很多人一天的工资。这足以刺痛很多人的神经。
说好的过紧日子呢?敢情过紧日子的只有我自己啊!在这个社会上有一群人,无论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他们似乎永远不会受到影响。
网上有些调侃的声音,非常有意思:
“少爷小姐们原来都要睡到下午才起床,现在为了在韩国人面前长脸,都改到早上起床啦!”
“沪爷这辈子吃过最大的苦,就是早上7点穿着羽绒服坐在敞篷跑车里炸街撒红包了。”
“沪爷”“沪少”们掌握着巨额的财富,享受着令韩国友人羡慕的低物价,过着风平浪静的惬意生活。看看别人,再看看自己,这对比,这反差,这刺激,就问你受得了吗?

去年11月,中国对韩国等9个国家实行免签政策。韩国人只要有护照,无需签证就可以在华停留15天。
离韩国直飞只要2小时的上海,一下子成为韩国游客的首选目的地,周五下班飞到上海过周末,成为韩国年轻人的新潮流。
吃羊肉串,喝青岛啤酒,再来一笼生煎或者小笼包,吃饱喝足后逛逛南京路步行街、外滩万国建筑群,打卡网红建筑武康大楼,而且还一定要去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朝圣”,韩国人好奇地通过味觉、视觉等各种感官感受着上海这座繁华的大都市。
对本地人来说,这的确是对外展示城市形象的大好时机。
问题是,要如何展示?展示什么?
这里分享一位网友的故事——
他去日本玩,结果迷路了,于是向一位日本小哥问路。这位日本小哥给他指了路,怕他没听明白,半路走错,竟然亲自领着他走到了目的地,可把网友感动坏了。
这样的事,估计也就发生在日本,要是换作泰国,当地人就算愿意领你去,你还真不敢跟着人家走,被卖到诈骗园区怎么办?
所以说,展示城市形象的不一定是摩天大楼、豪华跑车,有时候一个善意的小小举动,就会让人对一座城市的好感度大大提升。
最后再讲一个我自己的故事——
五六年前,我去澳门旅游,过马路的时候,只要是没有红绿灯的地方,无论是汽车司机还是摩托车司机,一定会礼让行人,远远停下车让你先过去。这让我对这座赌城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游玩回来,飞机落地上海,当时已是深夜,还下着小雨,我一手打着伞,一手拉着行李箱,正准备过马路的时候,一辆黑色的小汽车鸣着喇叭冲过来,吓得我赶紧后退几步。当汽车开过去,还差点把地面的积水溅我身上,把我气的!
后来再想想,只怪我傻,在澳门玩了两天,就以为所有的司机都会让行人先过马路,习惯了。上海的那位司机,一下子把我拉回到现实:
也不看看你在哪里!
现在五六年过去了,不知道上海的司机有没有学会礼让行人。
至于那些豪车车主,如果他们开车经过某个路口的时候,能主动让行人先过马路,一定会在外国友人心中为上海这座城市大大加分,效果一定比开着豪车集体炸街更好。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