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冬天是否需要原地热车

    我是所长V头像我是所长V头像
    我是所长V01-08

    进入冬季,驾车出行前,不少车主又开始纠结一个问题,那就是要不要“热车”?是打着车立马开车就走?还是原地怠速“热车”,到底热多久才合适?交警提示广大车主,冬季驾车出行前,“热车”有讲究,不当“热车”不仅损坏车辆还影响行车安全。

    北方的初冬,天气转冷,特别是清晨时段,室外温度较低。车子经过一夜的长时间停放,发动机内的机油又流回发动机下部的油底壳内,发动机的上半部是处于没有机油、缺乏润滑的状况。如果冷车时直接点火行驶上路,对还没润滑到位的发动机内部有损害。

    简单“热车”可让积攒在发动机底部的机油充分流到发动机各个部位,大约在发动后30秒左右,机油才会抵达发动机最需要润滑的活塞、连杆及曲轴等部件,避免了部分零件因缺少机油润滑造成干磨,保证发动机的润滑。

    此外,气温较低时,机油粘度增大,流动性变差,润滑效果降低。此时,如果直接启动车辆行驶,发动机各部件之间的润滑效果不足,易导致磨损加剧。“热车”正是通过让发动机在低速运转下逐渐升温,使机油逐渐流动并达到良好的润滑效果。

    所以说“热车”还是有必要的,这样相比冷车状态直接加大油门起步来说,对发动机的伤害要相对小很多。因为发动机大部分的磨损,都是在机油缺失或润滑不良以及温度不够的时候产生的。另外,发动机的冷却水会随着发动机升温,燃油车的暖风利用了冷却水的温度,车热后才会有暖风吹向车内。

    相比原地“热车”,车辆行驶起来后反而能更快提升发动机的温度,来达到发动机理想的工作温度。所以,“原地热车+低速缓慢行车热车”的组合“热车”,是相对更科学的方式。

    首先启动车辆后先原地“热车”几十秒,几十秒到一分钟的时间基本能够让机油流到各个部位。然后低转速缓慢行驶,避免暴力操作,等待水温上升到90℃的时候就可以正常行驶了。

    这样对车辆有很好的“热身”作用,秋季温度低,轮胎、悬挂这些其实也需要“热身”,如果原地“热车”就照顾不到了。如果车辆几个小时前启动过,观察水温表,只要余温尚存,可以直接着车开走。当然,如果车窗、挡风玻璃等处有霜,需先除霜,等挡风玻璃视线清晰时,再开始行驶中“热车”。

    次阅读
    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