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TBOX高低温试验箱
电动汽车电池在低温和高温环境下的具体性能变化如下:
低温环境:
电解液粘度增大:在低温下,电解液的粘度显著增加,甚至部分凝固,导致锂离子的迁移速度变慢,电导率降低,最终引起电池容量减少。
SEI膜增厚:负极的固体电解质界面(SEI)膜会增厚,阻抗增大,锂离子在SEI膜中的传导速率降低,从而降低充放电效率。
电极材料活性降低:低温环境下,正极材料活性物质的反应速度减慢,导致电池的输出功率和容量下降。
机械损失增加:低温会导致轮胎橡胶变硬、气压降低,轮胎的滚动阻力增加,从而影响车辆的动力性能和续航里程。
热管理问题:电动汽车在冬季需要使用空调系统来保持车内温度,这会增加能耗,进一步影响电池的续航能力。
高温环境:
化学反应加速:高温条件下,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变得更加活跃,可能导致锂离子降解加速。
电解液黏度增加:高温会导致电池内部电解液的黏度增加,减缓锂离子的移动速度,导致电池的充放电效率降低。
空调使用频率和强度增加:高温还会增加车内空调的使用频率和强度,进一步消耗电池电量,从而减少续航里程。
阳极被动释放层破坏:当温度超过40摄氏度时,阳极的被动释放层开始破坏,导致液体电解质消耗,缩短电池寿命。
无论是低温还是高温环境,都会对电动汽车电池性能产生负面影响,显著影响其续航能力。低温环境下,电池容量和功率都会下降,而高温环境下则会加速化学反应和电解液黏度变化,进一步影响电池性能和安全性。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