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14 日,在常州,有一件大事发生,理想汽车第 100 万辆量产车成功下线。
江苏省长许昆林、省政府秘书长吕德明、常州市长盛蕾、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以及理想汽车董事长兼 CEO 李想,一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理想汽车由此成为中国首家达成百万辆量产这一里程碑的新势力车企。
李想在现场讲述了企业的成长历程。他表示,从第 1 辆车到第 100 万辆车,都带着常州的温暖驶向全国。
江苏城市论坛留意到,理想汽车已经完成“江苏理想”独立法人实体的注册,并规划在常州布局研发实验室等基础研究资源,以创新驱动发展,同时统筹推进工厂技改升级、零部件集群培育以及智能工业的发展。
盛市长在致辞中称,常州会格外珍视并精心呵护当下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良好态势,全面拓展并深化合作,共同擦亮“江苏理想”这一品牌。
理想汽车与常州携手已然八年,共同谱写了一段“双向成就,时代造就”的美谈。
2015 年 7 月,理想汽车在北京创立。
2016 年,李想带着 3 页 PPT 奔走于全国各地,为当时自己的创业项目车和家(后更名为理想汽车)寻求融资和生产基地。
在屡次碰壁之后,李想与常州相遇。
经过几轮商谈,常州同意为理想汽车投资高达 7.8 亿元,并通过“厂房代建+招投结合”的方式,促使理想汽车的第一座整车工厂落地。
2016 年 8 月,理想在常州开启主要生产基地的建设。
2018 年底,理想在常州正式投入生产。
2019 年,理想汽车常州基地开始量产。
2020 年和 2021 年,理想汽车分别在美国纳斯达克和香港主板完成双重上市。
2023 年,理想汽车以 3100 亿元的估值跻身《2023 胡润世界 500 强》,同时,理想汽车成为中国首家年营收超千亿元的新势力车企。
也是在这一年,理想在江苏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 200 亿元,年产量约 34 万辆,占全省的 32.5%,推动江苏省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 104.7 万辆,在全国所占比重为 10.9%。
理想汽车成长为江苏新能源汽车产量居首的车企,助力常州高质量迈进 GDP“万亿之城”。
作为链主企业,理想汽车积极推动供应制造的近地化战略。当下,在理想汽车的供应体系中,江苏省内的一级供应商有 144 家,其中位于常州本地的有 32 家;理想 L 系列的近地化水平已接近 60%,近地化零件品类达 36 种。
预计到 2026 年,将有 70%的关键零部件实现近地化供应,进一步推动常州汽车产业链的发展。
不仅如此,理想汽车通过联合上下游企业,直接和间接带动常州社会就业超 10 万人,培养了大批先进技术人才,促进了企业发展与地方经济规划的深度融合。
江苏城市论坛发现,常州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成功,并非是短期内发力的成果,而是源于提前规划和迅速响应的战略视野。
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常州作为全国三大乘用车制造基地之一,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的乘用车生产企业,整车生产规模超过 3000 辆。
2011 年常州成立了新能源汽车研究院,开始布局相关零部件产业。2012 年,常州先后开发了电源、电控和电驱动的 6 个项目。
2013 年前后,常州着手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
常州秉持“十年磨一剑”的长期主义理念,专注于发展新能源产业,奋力打造引领长三角、辐射全国、在全球具有影响力的新能源之都。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