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厂+高通平台,那么音质子系统就值得期待,这是多年手机音质测评总结出来的经验。iQOO新上市的Neo9S Pro+就符合这个设定条件。在下文中,这款机型将被缩写为9SPP。

虽然iQOO Neo系列定位并不高,但它够卷,它和X系列旗舰机型采用相同的第三代高通骁龙8平台。其内置音频I/O控制器,可以提供优秀的基础性能。
高通也提供了完整的软硬件结合的无线音频解决方案,通过使用配套的外围芯片技术以及软件编解码,可以实现音质和稳定性兼顾的蓝牙无线音频体验。高通还有一套叫做骁龙畅听认证机制,获得认证的手机或者耳机,都能实现更好的使用体验。9SPP支持aptX Lossless,而骁龙畅听认证是aptX Lossless的前置条件,意味着9SPP已经获得骁龙畅听认证,但奇怪的是,高通网站上查不到9SPP的认证信息,之前的X100 Ultra也是如此,不知道什么情况。
9SPP采用 originOS 4,系统内置的音乐APP,分为在线和本地两大块。本地播放支持主流的编解码,能自动匹配词图,匹配成功率和封面质量相比1年前有了明显进步。界面还是老样子,就不发截图了。
UAC2.0[USB Audio Class 2.0]音频设备兼容性测试项目
测试机型 | UAC2.0设备 |
iPhone 系列 | 自动切换采样率 |
三星Galaxy Z Fold3 | 48kHz或192kHz锁定 |
华为P40 Pro | 48kHz锁定 |
华为P50 Pro | 96kHz锁定 |
华为P60 Pro | 48kHz或96kHz锁定 |
华为Mate40 Pro | 96kHz锁定 |
华为Mate40 Pro+ | 96kHz锁定 |
华为Mate50 Pro | 低于48kHz 时48kHz锁定 |
vivo X60 Pro | 自动切换采样率 |
vivo X60 Pro+ | 自动切换采样率 |
vivo X70 Pro+ | 自动切换采样率 |
vivo X80 Pro | 自动切换采样率 |
vivo X80 Pro天玑版 | 48kHz锁定 |
vivo X90 Pro+ | 自动切换采样率 |
vivo X90 Pro | 48kHz或96kHz锁定 |
vivo X100 Pro | 48kHz或96kHz锁定 |
vivo X100 Ultra | 自动切换采样率 |
vivo X Fold | 自动切换采样率 |
vivo X Fold 2 | 自动切换采样率 |
vivo X Fold 3 Pro | 自动切换采样率 |
vivo S19 Pro | 48kHz或192kHz锁定 |
iQOO 7 | 自动切换采样率 |
iQOO 8 Pro | 自动切换采样率 |
iQOO 9 Pro | 锁定于第一次播放的节目采样率 |
iQOO 10 Pro | 自动切换采样率 |
iQOO 11S | 自动切换采样率 |
iQOO 12 Pro | 自动切换采样率 |
iQOO Neo 7 | 48kHz锁定 |
iQOO Neo 8 Pro | 48kHz或96kHz锁定 |
iQOO Neo 9s Pro+ | 自动切换采样率 |
一加9 Pro | 48kHz锁定 |
一加10 Pro | 48kHz或96kHz锁定 |
一加11 | 48kHz或96kHz锁定 |
一加12 | 48kHz或96kHz锁定 |
一加Ace 2V | 48kHz或96kHz锁定 |
一加Ace 2 Pro | 48kHz或96kHz锁定 |
一加Ace 3 Pro | 48kHz或96kHz锁定 |
OPPO Find X3 Pro | 48kHz锁定 |
OPPO Find X6 Pro | 48kHz锁定 |
OPPO Find X7 Ultra | 48kHz或96kHz锁定 |
小米10 Pro | 自动切换采样率 |
小米11 | 自动切换采样率 |
小米11 Ultra | 自动切换采样率 |
小米12 Pro | 44.1kHz锁定 |
小米12S Ultra | 48kHz锁定 |
小米13 Ultra | 48kHz或384kHz锁定 |
小米14 Ultra | 48kHz或384kHz锁定 |
努比亚 Z50 Ultra | 自动切换采样率 |
红魔8 Pro+ | 48kHz或384kHz锁定 |
注:此表格删除了一些旧机型。
9SPP支持UAC2.0设备,接入设备后会自动识别并供电驱动,并作为默认的音频输出设备使用。和当前其他手机一样,9SPP也存在USB设备取电限制的机制,用来防止USB无限制的取电影响手机的使用体验。所以,部分标版大推力的小尾巴,可能受限于取电限制而无法正常工作,会出现无法识别或识别了无法发声等故障现象,还有的是小声时正常工作,大音量时变哑巴。对于规范取电的设备,9SPP表现友好,支持全局的采样率自动切换,因此可以避免SRC的发生,从而保障音质最优化。
无线蓝牙音频测试

LDAC的频响曲线

LDAC的频响曲线[48kHz]

LDAC的频响曲线[96kHz]
测试项目 | LDAC 44.1kHz | LDAC 48kHz | LDAC 96kHz |
噪声水平, dB (A): | -117.1 | -117.1 | -116.9 |
动态范围, dB (A): | 103.9 | 103.9 | 103.6 |
总谐波失真, %: | 0.00147 | 0.00135 | 0.00147 |
互调失真, %: | 0.00265 | 0.00241 | 0.00241 |
立体声分离度, dB: | -110.4 | -110.3 | -107.8 |

LDAC频率扫描

LDAC频率扫描[96kHz]
9SPP支持SBC、AAC、aptX、aptX HD、aptX Adaptive、aptX Lossless、LDAC、LHDC 主流的无线音频编解码方案,和X系列的机型一样,其中aptX Lossless和LHDC采用的是白名单制度,其他的是开放性支持。不过蓝厂在加快aptX Lossless的白名单更新,例如最近测试的Bose QuiteComfort Ultra 和 STAX SPIRIT S5,都在白名单内,蓝厂的技术人员曾表示,最终目标是解除白名单,实现全开放。从实际体验来说,aptX Lossless的体验确实也是最好的,在信号好的时候就使用无损编解码,信号差时会平滑过渡到有损的aptX Adaptive,真正意义上的做到了音质、稳定性和延时兼顾。如果你有意搭配aptX Lossless耳机使用,请事先确认该设备是否在白名单内,可以咨询一下vivo售前服务。
音质测试选择仍然是LDAC,因为 LDAC的普及度高,也是最具实际使用价值的高音质编解码方案。测试过程很顺利,所有采样项目顺利通过,指标上表现也很优秀,与X100 Ultra的大差不差。对通讯质量敏感,会积极的根据信号质量调整数据传输码率,实行的是音质优先策略。
又到高通骁龙8三代平台的吹捧时刻,基于该平台的手机,不管有无畅听认证,都能实现比以前更好的通讯稳定性,以前用起来容易断流断链的耳机,现在会有明显改善,在信号污染严重的区域内,基于三代8平台的机型,都能明显减少卡顿/断流/爆音等负面影响。而9SPP也受益于这种平台的进步,如果搭配的是骁龙畅听认证的耳机,负面体验将更少出现。
有线音频
按照惯例,我们使用专业声卡进行录入的形式,结合常见的分析,提供直观的测量结果。9SPP的输出电平为-12.5dB。

Type C转耳机口-频响曲线

Type C转耳机口-总谐波失真

Type C转耳机口-互调失真
测试项目 | 44.1kHz/16bit | 48kHz/16bit | 96kHz/24bit |
噪声水平, dB (A): | -94.7 | -95.2 | -106.0 |
动态范围, dB (A): | 94.8 | 95.3 | 108.3 |
总谐波失真, %: | 0.00072 | 0.00075 | 0.00049 |
互调失真, %: | 0.00619 | 0.00582 | 0.00320 |
立体声分离度, dB: | -88.3 | -88.8 | -89.5 |

Type C转耳机口-频率扫描

Type C转耳机口-频率扫描[96kHz]
测试很顺利,所有采样规格通过,9SPP的有线音频的表现与X100 Ultra接近或略差。9SPP可以使用Type C转接3.5毫米的转接线来使用传统的有线耳机,也可以直接使用模拟型的Type C口有线耳机。与低阻高灵敏度的小耳塞可以形成合理搭配,组合实现的音质可以满足基本的听音需求,听感偏清瘦但很干净,细节尚可,在当前常规设计中,算是优等生。
总结
9SPP 对UAC2.0支持友好,蓝牙方面除了aptX Lossless的白名单制度,也没什么槽点,有线输出的音质相比竞品也小有优势,基本上就是有线输出品质略差一点点X100 Ultra。大概是3000这个价位下,音频子系统表现最好的机型了,应该没什么之一。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