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时间,新能源汽车发展非常迅猛,汽车开始朝着智能化大方向发展,什么是智能化呢?很多厂家都是将一些常见的功能归集到大屏幕当中,通过一个屏幕来控制车辆,然后美其名曰智能化。

所以现在我们看到很多汽车厂家屏幕越做越大,越做越多,但将功能归集到大屏幕当中真的是一件好事吗?未必见得。对这种所谓的智能化,欧盟就不买单。
欧盟拟推出新规:配备物理控制装置才能获五星级安全评级。
根据一些媒体爆料,欧洲新车评估计划(Eure NCAP)计划于2026年1月开始推出新的规则,新规要求汽车制造商停止使用触摸屏来实现转向灯和雨刷器等基本功能,要求其评估的车辆必须配备物理控制装置才能获得五星级安全评级。
虽然这个新规并不是强制的,但如果汽车厂家将转向灯、雨刷等一些功能置于屏幕当中,它的安全评级就可能下降,无法做到五星级。

Euro NCAP是由瑞典道路管理局、国际汽车联合会和国际消费者研究与测试创建,虽然它并不是一个权威的国际机构,但它在汽车安全评级上面得到了多个欧盟国家政府的广泛支持,从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欧盟汽车安全评级的标准。
Euro NCAP 的评级分为6个等级,等级越高,代表着汽车的安全性越高,越容易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这个评级评价的因素主要由成人乘员、儿童乘员、弱势道路使用者和安全辅助的百分比分数组成,并以星级的总体评级给出,6个评级从低到高具体如下。
0星级:符合型式核准标准,可以合法销售,但缺乏关键的现代安全技术
1星级:碰撞保护有限,几乎没有防碰撞技术。
2星级:名义上有碰撞保护,但实际缺乏防碰撞技术。
3星级:至少提供一般的乘员保护,但并不总是配备最新的防撞功能。
4星级:碰撞防护等各方面整体表现良好;可能存在额外的防撞技术
5星级:整体防撞性能优异,配备全面稳健的防撞技术。
根据这个评级标准,目前很多车辆的评级都达到四星级以上,部分汽车厂家可以达到五星级。

但是最近几年随着汽车智能化的不断发展,很多汽车厂家都将各项功能归集到屏幕当中,这反而降低了汽车的安全性。
将基础功能归集到中央屏幕,潜在的风险比较大。
将很多功能归集到屏幕当中,虽然可以让汽车变得智能化,也更加美观,最近几年深受特斯拉、大众等一些汽车厂家的欢迎。
但将各项功能归集到中央屏幕当中最致命的缺点是,可能导致车主在开车的过程当中分神。
比如车主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如果突然遇到下雨,那就需要开启雨刷,按照传统的机械按键,车主不需要离开视线,只需要用手触摸拨杆就可以,而现在有些车辆将雨刷功能移到屏幕上之后,车主就需要将视线转移到屏幕上开启雨刷功能,从而导致注意力从道路上分散到屏幕上,随时可能存在事故的风险。
再比如现在有些厂家将大灯的开启功能置于屏幕当中,平时倒是没有什么,但如果长期在高速上行驶,从白天到黑夜,这个过程就需要开启大灯,但如果一直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还要将注意力转移到屏幕上打开大灯,这就可能存在很大的危险。
对于这种风险,我相信汽车厂家也知道,但为什么最近几年有越来越多的厂家倾向于把基础功能移到屏幕当中呢?
除了追求所谓的智能化之外,最核心的一个原因是可以节省很多成本。
如果采用机械按钮,厂家得购买更多的零件,配备更多的控制器,这样会增加车辆的生产成本。而直接将这些功能归集到大屏幕当中就可以节省很多零件,降低制造成本,这完全是把成本至于安全之上。

汽车基础功能回归机械按键或将是大趋势。
虽然将各项功能归结于中央屏幕当中看起来高大上,但这完全把安全因素给忽略了。
当初很多厂家这么做,只是为了考虑美观以及简化,但却忽略了一些特殊场景可能潜在的安全风险。
对于这种设计,其实很多车主都不太习惯,尤其是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很多人更是手忙脚乱,其潜在的安全风险是比较大的。
也正因为如此,Euro NCAP才计划推出新规,如果从2026年开始这项新规政策实施,这意味着那些将大灯、雨刷器、转向灯置于屏幕当中的汽车将无法获得五星级安全评级,最多只能获得四星级,这势必会影响车辆的整体评价,进而影响销量。
一旦这项新规实施,将迫使汽车厂家做出改变,不能将所有的功能笼统地归集到中央屏幕当中,而是要将一些最基础的功能回归到机械按键,让车主操作更人性化,也更加安全。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