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两者并不矛盾,短期(改善性)创新,一定是“生活方式驱动”,长期(颠覆性)创新,一定是“智能化驱动”。颠覆性创新引领方向,改善性创新完善既有产品体验。
正如乔布斯说:“消费者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直到我们拿出自己的产品,他们就发现,这是我要的东西!”
说到这里,我很想和大家一起回顾一下手机的发展历史:

想当年,乔布斯创立了苹果公司,只有一个按键的苹果手机让大家难以想象,一经推出市场,让大家着魔,甚至有人为拥有一台苹果手机而卖肾。可以说苹果的颠覆性创新,引领了那个智能手机时代。
同样的诺基亚手机,曾经的按键机的王者,在落败后,一度发出这样的感慨:
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

我觉得诺基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用户觉得自己手机不结实,掉地下会摔坏,那么诺基亚就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可靠性,甚至可以砸核桃;用户觉得自己手机9个按键排布不够用(炫酷),那么诺基亚就将电脑键盘搬到手机上;用户觉得手机不防尘、不防水,用久了容易坏,那么诺基亚加强防水防尘性能;用户觉得续航太短,那么诺基亚手机可以续航20天。。。。。。。
等等这些创新,都是改善性创新,但是也难以挽救诺基亚一代手机王者的落幕。因为生活方式驱动的创新,大多是用户体验出来的,说白了是已经存在的,那么其起到的作用只能是改善性的。因为普通消费者只是体验,永远不会主动去思考,我所用的下一代科技产品应该向哪里前进。


对于汽车来讲,也是一样的。
燃油车时代,各大整车厂还在为提高车辆使用经济性深挖车辆潜力,为此孵化出了诸如“风阻系数”、“汽车轻量化”等专业。但是电动车每公里2-3毛钱的颠覆性优势,让燃油车无地自容。

燃油车时代,各大整车厂还在为车辆的动力性比拼,为了追求那个最快的感受,付出了太多。燃油车的性能天花板,布加迪威龙,零百加速2.5秒。但是这样的燃油车价格超过两千万。同样的电动汽车,价格百万的比亚迪U9,百公里加速2.36秒。完全是技术降维打击,碾压的状态。

这样的颠覆性创新,并不是“用户生活体验”出来的,而是技术驱动。面对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一定是“智能化驱动”的。
智能化是汽车下一个变革最大的力量!
我一直认为,下一个十年,人类前进的方向主要是三个:
- 元宇宙,我们通过物联网的连接,在物理地球外建立起我们的“数字孪生地球”;
- 人工智能,AI技术,我们可以更加高效的感知世界、信息处理和沟通交互;
- 星际探索,就如同我们的空间站,月球基地计划,如同马斯克的火星探索计划一样,拓展我们人类生存的边界。

汽车的自动驾驶功能,是“人工智能”落地最大的应用场景之一。不同于“大语言模型”处理逻辑和文字的东西,汽车的自动驾驶是实打实的在感知周围环境,决策并执行动作,反馈作用于所感知的环境。实打实的感知并反馈作用于物理世界!这是一大突破!
基于自动驾驶的成熟应用,未来的出行理念会被重新塑造:人们出行前首要思考的问题将从“我怎么到达目的地”变成“我在路上做什么”。由于司机的双手、双脚、双眼将从驾驶过程中释放出来,使得娱乐、社交、消费、工作等在出行的过程中被彻底打开,交通工具称为人类移动的第三空间,届时整个商业模式也将彻底改变。
所以,消费者并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生活方式驱动的创新只是基于现有的技术的改善,而汽车智能化会带给人类未来出行难以想象的变革,汽车发展方向一定是“智能化驱动”的。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