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网约车加价现在已经尽人皆知,以前都是等乘客上车了再讨论加价问题,现在还没上车就说加价50元,不加就不走,真的是服气了。
近日,一喂顺风车车友群有网友吐槽,他们一家三口在烟台机场打网约车回栖霞,司机接单后来电表示要加价,张先生不同意,取消订单后又连续打了三辆网约车,但都是这种情况,无奈之下,张先生选择了乘坐出租车回家。因为取消了订单,平台上没有投诉渠道,张先生维权困难。

临时加价的事情,在最近的投诉中非常常见。价格战的不断扩展终于迎来了反噬,现在司机不加价不走,乘客一加价就举报。司机不接单,乘客坐不上车,不知道最终是谁赚了收益。不过回头看来,这应该也是网约车行业的自作自受吧。

如果是在价格合理的情况下,司机无端涨价,那我无条件地痛斥司机破坏市场的行为。然而现在的情况是,一口价订单增多,平台高抽成不变,订单运价迟迟得不到上涨。虽然有小部分顶端司机依旧过着月入破万的生活,但大部分司机其实赚不了多少钱,从他们的工作时长来看,这确实是他们应得的。
司机私自涨价肯定是错误的,但现在的问题是司机除了私自涨价,还有什么方式能提出抗议呢?

想要罢工,但现在司机太多,你罢工损失的那点订单,还不够其他司机半天的量呢。想要和有关部门投诉,但这个事件处理时间太长了,司机根本等不到平台的涨价。想要自己过的轻松点,就必须过上刀尖舔血的日子,被封号就换平台,这也是对平台的一种无声抗议。
这件事看似是司机和乘客的矛盾,实际上是平台和司机的矛盾。平台之间打价格战,司机赚不到钱,然后平台通过优惠券、阴阳订单等手段,让司机误以为是乘客故意使用低价订单打车,然后司机就开始反击。

平台罪大恶极,司机只能忍受剥削,最好的办法就是换平台。既然平台觉得运力多,可以随意剥削司机,那就换个平台,反正现在的订单都被头部公司转来转去的,司机到哪都饿不死,哪个平台赚的多就去哪个平台跑就行。
不过话又说回来,像这样的生活,究竟还要过多久,才能恢复正常呢?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