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比亚迪直接开启了价格战,秦plus和驱逐舰05都官降了。在入门级家用车中,价格往往就决定了用户的购买意向,为了争抢市场份额,我们也很好奇其他品牌打算怎么做。
今天邀请了6位资深一线销售,大家来聊聊各自受到的影响和推出的政策。
话题拆分:
1.春节后的销售情况怎么样?相比年前进店量、销量是增长还是降低了?
2.你们店和秦plus形成竞争关系的车型是什么?目前的价格行情怎么样?
3.秦plus降到7.98万,对你们影响大吗?是否有客户提起这件事?
4.自家品牌有什么应对政策和措施?
5.除了价格,还有哪些原因会导致跟秦plus的对比中战胜或者战败?
PS:比亚迪的车型文章也在约了,他们的销售这几天忙坏了。

节后刚复工的前几天(初七、初八、初九)客流量还是比较大的,每天接近20批,和往年基本持平,每天都有5-6台的销量。
店内和秦plus形成竞品关系的车型是五菱星光,本来价格还很稳定,年后秦的官降刚出来,五菱星光立马也有了6000的优惠,顶配也降到了10万以内。
秦plus降价对我们影响还是很大的,有好几批客户本来都是准备提星光的,看到秦的优惠后就倾向比亚迪了,虽然还没有提任何品牌的车,但是明确告知已经不再考虑星光了。
针对秦降价的应对方案就是给出6000元价格优惠,未享受到该优惠的客户增加一年整车质保。
抛开价格因素,品牌原因导致的战败也比较多,客户觉得比亚迪刀片电池技术更好一些,从而会选择秦,但也有客户觉得星光尺寸和空间更大一些,就会选择星光。

春节后的销量情况比预期要好,进店量和销量都在增长中,我们分析主要原因油车客户年前更多,年后电车恢复正常。启源A05其实第一时间就调整了价格策略,相比1月有明显提升,目前提升了200%。
我们店是长安启源A05和秦plus是竞争关系,目前A05的优惠接近2万,还算有性价比。
秦降价后,到店客户还没有提起过这个事,但可想而知对我们肯定会有影响,因为比亚迪这边刚开始打亮价格,受到的震荡还没扩散出来,后面肯定是针尖对麦芒的。
店里的应对措施是立即打亮目前的优惠价,抓紧上热度,在比亚迪秦plus价格还未在我们区域爆火之前,先抢到一批订单。
目前秦plus主要胜在比亚迪品牌在新能源中的金子招牌,再加上秦plus上市已经几年,车型趋于成熟,早就在客户心中有了一席之地。但实际市场上不输秦的车型有很多,对自己品牌而言,还是要做好产品、服务、性价比甚至营销,还能有更强的竞争力。

春节我们是初九开始正式上班的,到现在为止每天三个订单的样子,照这个趋势下去基本可以完成本月销售目标。进店量相对于年前是降低了的,不过客户意向度是增加的,进店就是想要购车的,目标比较明确,就看买那个品牌车型了。
秦Plus降价之前直接竞品就是帝豪L Hi·P插电混动,降价以后直接把价格干到四代帝豪身上了,但是目前帝豪L Hi·P也降价了(如图),仿佛一开年就要卷起来,看谁先撑不住!

开年正式上班这几天倒是基本没听过客户对比7.98秦plus,不知道是客户还不了解,还是根本不看那个车型。具体的影响看3月才能知道,领导倒是比较慌比亚迪这个价格屠夫的。
自家品牌的应对很简单,降价、降价、还是降价,之前不降价都不怎么卖得动的帝豪L Hi·P,此次降价之后也没吸引到多少人,感觉和之前一样,没什么波澜。
除去价格之外,能战胜的就是客户认可吉利品牌和做工用料,战败就是客户对比亚迪的三电系统更信赖。

春节后冷冷清清,不过这也在预料之中,每天客流5组左右,大约也就占到年前的一半。店里直接对比秦PLUS或者是比亚迪的不多,很多买新能源的客户不会来看本田。不过能明显感觉到,整体的价格和成交一直都在受到影响。
前两天有个看致在的客户,谈了一下午,申请了好几轮价格,最后订单都写了一半了,结果朋友一个电话打过来,让他去看看比亚迪,客户本来还对新能源有点顾虑,听朋友这么一说,觉得看看也不是不可以,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秦PLUS的这波降价对燃油车的冲击肯定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入门的A级车,不过这种影响要过一段时间才能体现出来。目前到店看车客户只有一两个主动提及了,实际上虽然有些客户嘴上没提,车也能看中,但是对让价的预期高,观望的情绪也很重。
目前厂家和店里都没啥应对,也不知道咋应对,甚至还收价格了。
战败给比亚迪的客户,除了价格就是新能源的驾驶感受和配置了,尤其是内饰,比较起来感觉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有一些对比过比亚迪最后买了广本的客户,还是对新能源不是特别信任,在燃油车的大幅让价下,也觉得性价比不错。

今年春节后的销量惨不忍睹,整个2月份甚至可以说历史最差,每天就一两个订单。进店量相比年前小幅下降10%左右,销量暴跌状态……
按照产品来说和秦plus形成竞争关系的是朗逸(图片|配置|询价)plus,按价格来说却是朗逸新锐。目前本地区价格行情相比1月份都上涨了1万左右。涨价的主要的原因有二:厂家2月份补贴减少;经销商经过1月份亏本冲量以后,不愿意、也没钱再亏损卖车。
去年12月开始,比亚迪经销商开启了降价冲量,秦PLUS优惠1万的时候,对朗逸的影响特别大,相对应的朗逸车型在零售占比中越来越少,销量越来越低。查了一下本店历史数据,秦PLUS在998的时候,本店朗逸零售销量占比35%以上,销量100+台/月,1月份朗逸销量已经跌倒了35台,占比15%左右。现在降到了798,朗逸未来更是艰难。
时代抛弃你从来不会和你打招呼,客户选择秦PLUS后也不会浪费时间来大众看车。
自家品牌的应对?目前来看没有,猜测后面也不会有。只剩下经销商领导们在想:为什么朗逸卖不动了?
关系好的几个销售顾问针对798秦PLUS上市后怎么应对进行了小范围讨论,觉得朗逸相比秦的优势项目中,能拿出手的就是品牌了,可是品牌这个事还分怎么看,在一定的级别或者新能源领域,大众品牌也不是比亚迪的对手,越讨论越绝望……

过年以后的销量嘛……就是一坨……其实2月份销量也是意想之中,毕竟历年来都这个样子,每天就一个订单甚至一个都没,进店客流跟年前差多了,说腰斩也不为过……
本品牌和秦plus同价位以及形成竞争关系的是轩逸经典,目前轩逸经典价格相比1月份还上涨了5000块左右。造成这个原因无非两点,厂家这个月商务政策改变导致返利减少,店里1月份以价换量以后,也知道这个月销量降低,也就不愿意亏损卖车。
秦plus降价对我们来说还没啥感觉,因为买轩逸经典的客户压根不会考虑秦,在这些客户看来,又得保养又得充电又得加油,保费还贵,就算官降,这些问题也逃不过,倒不如买个燃油车稳稳当当开,相反,买秦的客户也不会来看轩逸经典,因为对他们来说,轩逸经典配置又低又没绿牌,一点也不划算,之前有一个轩逸经典的客户(其实就是来看看,属于买秦的准客户),来到店里看完车以后一顿吐槽然后扭头就去提了秦……
目前没有应对政策,讲真轩逸经典也就这样了,再便宜估计也够呛了,也就是只吃这个价位的市场,但是在国产车在这个价位一直发力的状态下,离着被淘汰也不远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