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芯驰科技董事长张强:积极布局出海业务,将推全新高性能MCU芯片

    首席智行官头像首席智行官头像
    首席智行官2024-01-23

    近日,在一场芯驰科技的年度活动中,该公司董事长张强发表了一场演讲。除了对芯驰的发展阶段进行总结,他还对当下汽车市场及汽车芯片现状发表了观点。

    总体来看,他认为2023年中国汽车市场呈现出三大特征:自主品牌成为引领者、出海势头强劲,新能源的爆发。这些都为本土汽车芯片提供了非常好的发展空间。

    MCU芯片已应用于主动悬架

    相比起手机芯片年度出货量数以亿计,车规芯片公司市场出货量通常是2000万到3000万。

    这其中,主控计算类芯片和车的数量级一致,MCU芯片的出货量更高,单车装配量约为16片到30片。据张强介绍,芯驰目前已经将计算类和MCU控制类的车规级芯片,同时做到了量产。

    「2023年,中国自主品牌占总销售量的60%,只有中国的整车厂强了,才能带动Tier1,进而带动汽车芯片本土化发展。」

    目前,芯驰的合作伙伴包括一汽、上汽、理想、长安还有广汽、奇瑞等多家主机厂。张强表示,在合作过程中,芯驰通过前置设计研发工作,大幅缩减周期。

    同时,芯驰也希望通过布局多类型芯片,增加客户粘性。「例如启辰VX6,同时使用了芯驰的座舱芯片和网关芯片,此类合作可以大大缩减客户研发的进度,因为同一个SoC系列芯片,底层的软件包括中间件,包括操作系统都是相类似的。」张强说道。

    另外,芯驰的MCU控制芯片也完成了国内首个应用于主动悬架的项目量产,该公司与明然科技已在奇瑞的星途瑶光、瑞虎9主动悬架上实现量产。

    「悬架控制器CDC系统实现了汽车在颠簸路段始终保持平稳的驾驶体验,不论是国内还是海外,CDC系统过去都是高端的车才拥有的配置。芯驰将本来属于高端车的CDC系统搬上了标配车型,极大提升了标配车型的驾驶体验。」

    汽车出海提供了更大机遇

    2009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一的汽车产销国,经过14年的时间,如今有变成了全球第一的汽车出口国——2023年,中国的汽车出口量已经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第一的整车出口国。

    张强表示,根据行业内的普遍预计,到2030年中国汽车出口会超过一千万辆,这是芯驰和所有车厂的共识。

    「汽车行业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供需关系决定了竞争激烈程度,出口的增加也会大大缓解紧张的供需关系。如果中国主机厂有了更大的市场,中国的Tier1和芯片企业也会有更大的市场。」

    他认为,出口车对耐热、耐寒、耐用等方面的测试非常严格。一旦使用不合规的芯片,很可能导致召回或者品牌形象受损,甚至叫停采购合作。芯驰的芯片功能安全、信息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方面都得到了认证。

    目前,芯驰正在积极布局出海业务:芯驰有两条路径,第一条是通过国内车厂出海实现芯驰出海,另一条是与BBA、大众、日产丰田、丰田等海外公司合作实现出海。第一条路径芯驰已经在做了,第二条路径通过BBA和丰田、本田的合作,也已经在布局中。」

    将推出新一代高性能MCU产品

    2023年新能源的爆发,为汽车芯片行业创造了新机会:一是对高性能芯片的需求会更高,二是对芯片的总需求会拉大。

    目前,芯驰合作的新能源量产车型主要是理想、东风日产、上汽,很快还会落地奇瑞的新能源车,涵盖了国内的头部企业的同时也会在出口的车型中占据一定的份额。

    未来,芯驰还将在高性能MCU产品上深化布局,将推出新一代产品。

    2025年,芯驰的目标是要达到国内市场份额20%。同时也在大力发展出海业务,因为芯片公司需要面对的是全球市场,必须获得全球客户的认可。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