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轮增压是一种通过增加发动机进气压力来提高燃烧效率的技术。在不牺牲燃油经济性的前提下,涡轮增压摩托车相比传统摩托车具有更高的动力输出。
但是涡轮增压摩托车的造价要比传统车型昂贵得多,此外,对发动机和其他部件的耐受力要求很高,而且维护和保养成本也要高很多。所以,涡轮增压引擎摩托车并不能适应市场发展趋势而遭淘汰。发展到今天,绝大多数量产摩托车的设计都更注重其轻量化、操控性能以及安全性能。
截止目前,曾经拥有涡轮增压技术的量产摩托车大致有:
本田 于1981年生产的CX500/650TURBO
雅马哈于1982年生产的 XJ650TURBO
铃木于1982年生产的XN85TURBO
川崎于1983年生产的750TURBO (ZX750E)

一辆 1985 款川崎 ZX750-E2 Turbo(又名 GPz 750 Turbo)在 2023 年格林威治优雅车展上的里程表显示为 43 英里
川崎于1978年上市的一批涡轮增压的车型Z1R-TC
雅马哈于1982年生产的XJ650TURBO
以及川崎于1984年推出的750turbo(ZX750E)。
然它们都已远离市场40余年。目前全球量产摩托车型中,仅川崎H2使用了增压引擎,而且是唯一使用机械增压引擎的车型。
当然,全世界不乏一些改装爱好者,喜欢尝试在摩托车上改装涡轮增压系统,以实现更高的动力输出。比如,号称地表最强的铃木隼改装涡轮增压后,马力高达650匹!极速超过425km/h!

铃木隼改装涡轮增压测测试场
下面,笔者将介绍一款改装涡轮增压的案例,并附小视频,以飨读者:
这次改装的主角雅马哈MT-10,车主的出发点纯粹是为了改装乐趣。
改装涡轮增压器并不件容易的事。最初,负责改装的团队给这台MT-10安了一个涡轮增压套件,但由于设定增压指标过高,导致引擎出现了故障,不得已将车子肢解。
第二次作业,改装团队注重提高可靠性和稳定性,包括降低压缩比、改进进气管位置、安装外部排气阀、改进新的中冷器和隔板,问题得以解决。最终,涡轮增压引擎动力输出在230到260匹之间。
另外,为了加强行车稳定性和舒适性,设计加长了后摇臂,并增加了一个小巧的靠垫,以确保骑手急加速时不至于从摩托车后方飞出去。
从结果来看,这次改装是成功的。
附:MT-10摩托车涡轮增压改装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1.过度增压引起引擎故障
问题描述: 车主过度调高增压,导致引擎故障,包括活塞出现孔洞,过热等问题。
解决方法: 进行全面的引擎检修,包括更换活塞、调整压缩比等,以确保引擎可靠性。
2.排气管和进气管位置问题
问题描述: 原有涡轮增压系统中排气管和进气管位置存在问题,导致热气进入引擎。
解决方法: 重新设计排气管和进气管,将进气管远离排气管,并通过改变位置避免热气进入引擎。
3.中冷器效率问题
问题描述: 原有中冷器效率不佳,可能影响引擎性能。
解决方法: 定制新的中冷器,并测试其效率,通过安装电动风扇保持冷却效果,以提高整体性能。
4.压缩比调整问题
问题描述: 原车辆的压缩比较高,与涡轮增压系统不匹配。
解决方法: 与活塞制造商协商,设计并安装定制的低压缩比活塞,确保与涡轮增压系统兼容。
5.外部排气阀问题
问题描述: 为提高可靠性和性能,需要安装外部排气阀。
解决方法: 安装新的外部排气阀,以便在需要时释放过多的气压,防止引擎损坏。
6.合规性问题
问题描述: 在测试视频中,并未在专业的封闭场测试,骑手穿着短裤、T恤和运动鞋,存在安全隐患。
解决方法: 提醒骑手关注安全问题,并强调“安全第一”的理念,确保骑行过程中的安全合规。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