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5日,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对货拉拉进行约谈,并对满帮集团、滴滴货运、快狗打车等进行了提醒。官方要求各平台公司要提高思想认识,落实主体责任,并切实保障货车司机的合法权益。除了货车领域外,网约车已成为了百姓出行的重要方式之一,虽然与传统的出租车相比,网约车具有出行便捷、费用便宜等优势,但对于网约车司机和出行乘客来说,平台方仍可以做的更好。

当前网约车困境
一是平台抽成过高。笔者在广州出行时,一位司机大哥道出苦水:“滴滴平台的抽成只要不超过30%就是符合国家规定。随着越来越多的司机涌入到平台中,平台有了更大的话语权,因为平台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客户,许多司机为了生存,也只能同意平台抽成比例,有次我载客人从广州到深圳,客人总共花费300多元,平台抽成大概100元,剥削非常严重。”而笔者打车从天河客运站到广州大学城校区,一共花费了51.73元,下车时看了一眼司机大哥的手机,他的收入大概是42元。

乘客支付51.73元,司机到手大概42元。
二是部分网约车平台为盈利将成本转嫁给网约车司机。该司机坦言:“广大消费者在滴滴出行生活充值旗舰店等抖音平台购买的优惠券,卖劵收益是属于平台盈利,但是劵中的优惠价格却需要从司机的盈利收入中扣除,因此,极有可能出现司机辛辛苦苦拉了一单,在除去成本后根本就赚不到钱。”但是笔者认为,现在电车的普及极大地降低了网约车的出行成本,毫无获利虽然表述夸张,但权获利减少现象必然存在。

三是平台监管不力,部分网约车司机转嫁成本。部分司机存在巧立名目,变相收费情况,一旦乘客上车,司机便会以网约车平台抽成过高乘客须自行支付高速公路通行费、出城之后无法继续接单乘客须支付返城费用为理由,向乘客强行收费。一旦乘客拒绝,司机便会恶语相向,服务态度极差。更有甚者,直言:“不怕差评就怕没钱。”百般骚扰乘客。

司机以收入少为借口,让乘客支付高速公路通行费。
多方合力,走出困局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皆为利往。因利益而产生的问题,最终也必将随着利益的公平分配而解决。
一是网约车平台要承担起社会责任。衣食住行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网约车平台制度的修正定能对群众的出行产生巨大的影响,平台要做到真正让利,不能将消费者享受的权利转嫁到网约车司机身上,要有国之大者的担当,不光要让群众享受到方便、快捷、便宜的出行,更要助力解决社会就业难题,让网约车司机成为新型职业,享受到平等的职工福利待遇和拥有稳定、多劳多得的收入,对工作产生自豪感。

二是网约车司机要有职业道德感,用心用情做好服务。随着网约车数量的增加和出行人数的增长,不少司机和乘客都把乘坐网约车当成了一锤子买卖,不较真不碰硬,司机嫌钱少,乘客怕投诉后会遭遇麻烦,双方都不愿“坦诚相见”。只有当司机愿意用心服务好每一位乘客,乘客也愿意客观评价每一次出行体验,双方才能不断进步,“从谏如流,是为君之道。”要想司机服务好,不光要有乘客真实客观的评价,更需要司机有虚心接要的品格。

三是政府要加强监管,该出手时就出手。“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当社会上出现违反规定的苗头时,相关部门一定要主动出击,引导平台和从业者摆正位置,履职尽责,合法经营,绝不损害消费者利益。

#网约车行业现况##比亚迪e5能跑网约车. ugly##网约车的新情况##网约车司机的内心独白##辅助 跟网约车的一样吗?风韵、妥妥、聚的都可以吗#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