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车市场的快速增长,热管理系统的需求也相应上升。
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单车价值量有了显著提高。
据估算,新能源车热管理系统的单车价值量约为传统燃油车的三倍,传统燃油车的单车价值量大约为2200元,而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单车价值量则高达5810元(PTC)或6410元(热泵)。机构预测,到2025年,新能源车热管理系统的单车价值量有望比22年提升约1400元。
新能源车热管理系统的市场潜力巨大,有望成为未来汽车产业链的重要增长点。#新能源汽车##汽车热管理##热管理#

关注乐晴,洞悉产业格局!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概览
新能源车与燃油车的驱动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
在新能源车中,续航能力和电池寿命是关键因素,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可能对电池、电机等核心部件的性能和寿命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相比于传统燃油车,新能源车在轻量化和温度控制管理方面有更高的要求。
为了满足这些需求,新能源车在热管理方面有了新的增长需求。同时,新能源汽车在结构上也有所变革,取消了发动机、变速箱等传统部件,转而新增了三电(电池、电机、电控)和减速器等部件。
热管理系统也包括了电池热管理系统、汽车空调系统、电机电控冷却系统以及减速器冷却系统。

电池&电机电控
电池回路承担着动力电池的热管理重要任务,其具体功能包括制冷和加热两个方面。
于动力电池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因此需要通过有效的方式来控制其温度在适宜的范围内。
在这方面,电池包冷却管路系统发挥着关键作用。该系统连接电池水冷板的进出口端口,促使冷却液持续循环,从而确保散热效率和效果的实现。
目前,电池热管理方式多种多样,包括风冷、液冷、直冷、相变材料等多种方法。
其中,液体冷却技术通过液体对流换热的方式,快速将电池产生的热量带走,进而降低电池温度。液冷系统形式灵活多变:可以将电池单体或模块沉浸在液体中,也可以在电池模块间设置冷却通道,或在电池底部采用冷却板。不过,液冷方式对系统气密性有很高的要求。
液冷方式由于其更快的冷却速度和更高的换热系数,被认为是应用前景较好的电池热管理方案。它可以配合相变材料等技术辅助,进一步提升电池热管理的效能和效果。
电机电控回路承担着对驱动电机、电控单元以及其他电子设备的冷却任务。
由于电机电控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为了确保其高效运转和安全性,需要进行有效的降温。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方案是采用液冷技术来实现对电机电控的冷却,以确保其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运行。这种液冷方案能够有效地散发热量,提高整体的散热效果,为电机电控的正常运行提供可靠的保障。

空调系统
空调系统回路在新能源汽车中扮演着双重角色,既负责乘员舱内的制冷任务,也能对电池回路进行冷却。
新能源汽车无法在电池驱动下利用内燃机余热,所以需要通过PTC电阻加热或热泵空调获取热量,其中热泵的价值更高。
数据显示,2022年热泵系统在电动车市场的渗透率达到了36%,2025年渗透率有望提升至60%以上。
国内引进热泵技术的时间相对较晚,PTC在国内新能源汽车中仍占据主导地位。
据华经产业研究院的资料显示,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中,热泵空调占比29%,而PTC占比高达71%。
相关布局厂商中,松芝股份的热泵空调产品已被广泛应用于大中型新能源客车、新能源乘用车等领域,并与国内主要的新能源车企建立了合作关系。克来机电则布局了CO2热泵产品的相关核心零部件,其CO2高压管路系统已经开始实现收入。儒竞科技生产的新能源汽车电动压缩机变频驱动器、新能源汽车PTC电加热控制器作为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的核心配件。

汽车热管理产业链梳理
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系统相较于传统燃油汽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覆盖范围和实现方式都有较大的改变。
对于热管理系统中的零部件,如节能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都相对较高。
为了满足这些要求,在上游零部件中新增了Chiller、PCT加热器、四通阀等部件。同时,中游热管理系统中的热泵空调系统和电池冷却系统也进一步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
由于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的结构更加复杂,核心零部件也需要升级为价值更高的器件。
例如,机械压缩机被替换为电动压缩机,热力膨胀阀被替换为电子膨胀阀等。这些升级对于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整体来看,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的零部件主要包括电动压缩机及其控制器、电子膨胀阀、蒸发器、冷凝器、热交换器、PTC或者热泵冷凝器等。
这些零部件的协同作用确保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的高效运行,为汽车的驱动和续航提供了可靠保障。
汽车热管理系统产业链图示:

资料来源:行行查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产业的格局第一阵营将是传统燃油车热管理市场的外资寡头企业,依靠在传统燃油车空调市场的系统集成优势和客户资源,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占据中高端市场。第二阵营将是国内的优质零部件供应商,第三阵营将是家电企业的多元化转型,这些厂商在家用空调和家电加热器方面拥有丰富的技术和成本壁垒,通过收购实现外延增长,对海外市场也更加了解。
在新能源车热管理的上下游布局中,松芝股份、三花智控、银轮股份、盾安环境、拓普集团、华域汽车、东方电热等厂商都是重要的参与者。#财经新势力#
结语
热管理系统在新能源汽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有效解决因低温导致的续驶里程缩短问题。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长,热管理系统也将带来更多的价值增量。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热管理系统的需求也将持续增长,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更强大的技术支持。
关注乐晴,洞悉产业格局!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