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广汽三菱未来走向终落实锤。10月24日,广汽集团对外发布公告,拟对广汽三菱实施重组事项。据公告显示,广汽三菱将成为广汽集团全资子公司,助力埃安增产扩能。另外,广汽三菱汽车销售公司将由广汽集团与三菱汽车、三菱商事共同持股,持续为广汽三菱车主提供备件和售后服务。
据了解,广汽埃安将利用广汽三菱长沙工厂增产扩能,明年6月建成后广汽埃安将形成60万/年的产能,为实现2025年产销100万辆的战略目标奠定基础。虽然三菱汽车退出中国令人唏嘘,但广汽集团通过此番重组可以盘活内部资源,聚集到新能源优势板块,长期来看更有利于提升集团整体竞争力。

广汽埃安增速超预期,亟需扩建新产能
广汽埃安作为广汽集团自主品牌“双子星”之一,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短短几年间,就从新能源行业的一员小将迅速跻身为行业的中坚力量。
近期,埃安表现依然抢眼,8月份,埃安终端交付首次突破5万辆。在刚刚过去的9月,埃安月销量再度突破5万辆,1-9月累计销量达到35.1万辆,同比增长92.51%。这也意味着,今年前三季度广汽埃安就实现了接近同比翻倍的销量增速。
在其他新势力产能过剩的当下,埃安却正面临着产能不足的考验。随着市场需求的提升,埃安今年有望实现“保50争60”万辆的年销量目标。据了解,目前广汽埃安两家工厂正在加紧排产,但目前满载年产能仅为40万辆。
埃安实行AION和昊铂双品牌运营,AION S(图片|配置|询价)和AION Y系列持续走俏,昊铂GT、昊铂SSR还有即将上市的昊铂HT市场热度不减,再加上正式进军海外市场,盘活广汽三菱产能或许只能解决燃眉之急,再增加一座新工厂的计划也该陆续提上日程。
三菱工厂改造升级,埃安产能快速“回血”
广汽集团在公告中称,本次对广汽三菱进行重组,可最大限度盘活及利用广汽三菱核心资产,解决广汽埃安产能瓶颈,节省新建工厂时间及投资成本,抓住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市场机遇,促进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持续稳定发展。
根据规划,广汽三菱拟将评估值约为4.42亿元(含税)的可利用设备等出售给广汽埃安,并将评估值约为17.80亿元的土地、厂房以拟约1.3亿元/年的租金出租给广汽埃安。
从集团和埃安的角度来看,已停产数月的广汽三菱工厂转交到广汽埃安手上,不仅可消化集团过剩的燃油产能,同时还能节约扩建新工厂的时间,达到快速“回血”的效果。此外,接手广汽三菱长沙工厂,埃安还可以充分利用区位优势,节约人力、物流等后续经营成本。长沙的新能源产业发展优势明显,如今,长沙拥有比亚迪、上汽大众、北汽福田等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企业,汽车测试场地完备,产业链配套完善,为今后埃安的发展赋能。同时,埃安也将为长沙的汽车产业以及当地的经济发展增添活力。
可以说埃安接手广汽三菱工厂是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据悉,埃安总共计划投资17.23亿人民币进行工厂改造,并在2024年初推出AION系列全新车型,通过扩大产能和持续推出新产品,最大化发挥资源整合优势,迎接2025百万销量目标的实现。
合资品牌顺应时代潮流,加快智能化电动化转型
用户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从公告来看,广汽三菱汽车销售公司将由广汽集团与三菱汽车、三菱商事共同持股,持续为广汽三菱车主提供备件和售后服务。值得一提的是,广汽集团通过这次重组,有效避免了广汽三菱解散清算,通过盘活集团资源、尽力吸收原工厂员工就业,也会相应带来品牌效益的提升。
广汽集团作为传统汽车领域向新能源科技企业转型的重要代表,面对汽车行业的电动化大潮,积极推进提质增效和企业转型升级,并对经营困难企业进行纾困转型,也彰显国企使命感与责任感。
其实,对于合资品牌面临的压力,广汽集团早已有所布局。广汽三菱迎来重组是广汽集团为顺应时代潮流、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一步。广汽三菱汽车退出中国市场,更有利于广汽集团轻装上阵谋发展,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除了广汽三菱之外,在广汽集团其他合资品牌方面,也在新四化转型方面奋起直追。从此前广汽集团发布的2023半年度报告来看,今年广汽丰田和广汽本田两大合资品牌均推出了备受市场欢迎的全新电动化新品。
其中,广汽丰田搭载第五代智能电混技术的锋兰达系列,以及同样搭载双擎混动系统的威兰达系列和雷凌系列成为了新的销量担当;广汽本田搭载第四代i-MMD插电混动系统的全新雅阁 e:PHEV以及全新一代皓影 e:PHEV,也成为同级车型市场中可油可电、无续航焦虑的不错选择。
坚持走“自主+合资”路线不动摇的广汽集团,自主领域表现抢眼,合资领域正在发力,品牌电动化转型已见成效,未来可期。
结语
一个时代的落幕,也是另一个时代的开端。在新能源的时代浪潮冲击之下,任何车企都难独善其身,顺应时代趋势,加快转型升级,才有机会应对飞速变化的市场。广汽三菱重组、“绩优股”广汽埃安因势利导,是时代大潮中的一小步,也是广汽集团降本拓量提质,加快集团高质量发展的一大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