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亚迪在扩大市场份额、完善产业链布局上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作者 | 陈秀娟
设计 | 韦克效
在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如日中天的比亚迪,自然不会落下在商用车版块的发展进程。
近日,比亚迪正式宣布收购西安西沃客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沃客车”),并已完成工商变更。西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官网发布的公告显示,比亚迪以约1.66亿元成功受让西安高科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西沃客车100%股权。
企查查显示,西安西沃客车有限公司的原股东西安高科集团有限公司退出,新增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为股东并全资持股,首次持股日期为2023年10月18日。同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主要人员均发生了变更。
此次收购也意味着,比亚迪在扩大市场份额、完善产业链布局上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作为国内首家欧系高档客车合资企业的西沃客车,成立于1994年3月,由西飞工业集团和沃尔沃客车对等出资组建,拥有丰富的产品和经验,产品涵盖多种类型和用途的客车,包括城市公交、长途客运、旅游观光等。
曾凭借B10M、B7R、B12M、9800等热门豪华客车,一度引领国内豪华高档客车市场。数据显示,自成立到2000年,其累计销量超过1 600辆,占据当年中国豪华客车市场的主导地位。但随着乘用车市场兴起、客车市场收缩以及产品竞争力下降等多重原因,西沃客车在经历过高光时刻后又陷入低谷,期间股权经历数次变更。
2011年,沃尔沃退出西沃客车,由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接手全部股份;2017年,西沃客车与开沃汽车达成战略合作,2019年7月,后者增资入股90%后完全掌握控制权;两年后,开沃汽车于2021年12月17日退出,由国企西安高科(集团)公司100%持股,实控人为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在历经合资、国企、私企等一系列的股权变更后,西沃客车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寻求接盘无疑是其最好的出路。
公告显示,此次交易的附加条件包括:不接受联合受让;意向受让方注册资本金不低于40亿元;受让方需承诺按照高新区产业用地规划进行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建设,投资规模不低于50亿元人民币。
在如此苛刻的条件下,比亚迪选择接手,想必西沃客车与其业务发展需求相匹配。
事实上,自2003年收购西安秦川汽车厂后,比亚迪在西安的投资布局不断扩大。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曾表示,西安是创新创业的福地,人才、土地等资源要素丰富,地理位置、交通运输、产业集群等优势明显。
2014年,比亚迪西安工厂投产,年产能达30万辆;2017年,比亚迪旗下的新能源客车基地落户西安,年产能规划5 000辆;2018年,年产30万辆的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二期项目启动;2021年12月,比亚迪总投资150亿元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项目,签约落地西安高新区;2022年9月15日,比亚迪西安三期工厂正式启动总装仪式,三期工厂建设完成后,比亚迪西安基地总产能将达90万辆/年。

在历经近20年的深耕与布局后,比亚迪在西安已经形成了乘用车、商用车、动力电池、汽车金融、轨道交通等全产业链业务。目前,西安已成为除深圳以外,布局最全、业务合作最广的城市。
数据显示,2022年,比亚迪在西安累计实现产值1 827亿元,同比增长超155%。其中,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实现产值1 362亿元,同比增长超220%;生产整车100.8万辆,同比增长超145%。同时,比亚迪旗下西安众迪锂电池有限公司实现产值296亿元,同比增长3.3倍,成为当地又一家百亿级企业。这意味着,比亚迪首个年产破百万辆、产值千亿级的汽车产业集群即将到来。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在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风生水起,比亚迪在商用车市场的表现则略显逊色。数据显示,1~9月,比亚迪新能源商用车累计销售9 383辆,其中,新能源客车累计销售2 808辆,同比下降29.09%。当期的新能源客车市场整体销量为2.54万辆,比亚迪在新能源客车市场的份额为11.05%,未来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随着“蓝天保卫战”的持续推进,大中型客车作为新能源城市交通的核心将被广泛推广,城市公交将成为新能源客车核心主力市场,比亚迪自然不会在这一核心市场上有所怠慢。
有分析认为,比亚迪收购西沃客车后,可借助其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提升在客车市场的竞争力。同时,比亚迪的产业链也将更加完善,可实现资源共享,优化配置。
据悉,随着工商变更的完成,西沃客车已成为比亚迪旗下全资子公司西安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的一部分,二者共同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除加快拓展国内新能源客车市场外,比亚迪纯电动大巴早已在海外市场拓展。作为首个全面进入欧、美、日、韩等汽车发达市场的中国汽车品牌,比亚迪自2011年推出商用电动大巴以来,截至今年9月,已向全球客户交付超过7.8万辆电动大巴,足迹遍布全球70多个国家、400多个城市。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