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造车,又有新变化
- 增程式动力技术成为小米汽车的新选择
- 增程式技术路线引发了新能源技术的讨论
- 尽管被认为是过渡技术,增程式动力车型却受到企业追捧
- 增程式动力技术在市场上的表现如何?
大家好,我是一名专业的稿件作者,擅长各类媒体的写作,包括报纸、电台、广播、电视台、互联网等等。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有关小米的新动态——小米汽车计划开发增程式动力产品。虽然这一消息尚未得到官方证实,但小米招聘官网的信息显示,增程系统设计开发工程师的职位已经出现。这个消息引发了舆论对于新能源技术路线的讨论。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主要有纯电动、插混(含增程)和燃料电池三条技术路线。传统上,增程式技术一直被认为是一种过渡技术,因为它的技术门槛较低,并且不够环保。一些汽车行业的专家也对增程式技术持保留态度。比如,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前首席执行官冯思翰表示:“从客户价值的角度看,增程式混合动力是一项过渡技术。”长城汽车首席增长官李瑞峰也称,增程式技术是“拿落后的技术割韭菜”。
然而,尽管被认为是“落后”的增程式动力车型却意外地受到了企业们的追捧。目前已经有理想、问界、岚图、深蓝、零跑、哪吒等品牌相继推出了增程式动力车型。甚至有评论表示,“没有一家造车新势力可以拒绝增程技术”。甚至长安汽车旗下的阿维塔也计划推出增程式动力车型。这一现象让人不得不思考,为什么增程式技术会在市场上如此受欢迎?
要理解其中的逻辑,我们需要回到市场。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终端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我国增程式乘用车销量达到了一个令人瞩目的数字。增程式动力车型的销量表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这可能是因为增程式技术相对于纯电动技术来说,具有更多的优势。首先,增程式车型可以克服纯电动车的续航焦虑,因为它具备了额外的燃油发动机,可以给电池充电,从而延长行驶里程。其次,增程式车型在充电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地区具有更好的适应性。此外,增程式车型还可以充当备用发电机,为户外等场合提供电力。
当然,增程式技术也有一些局限性。一方面,增程式车型的燃油发动机会带来额外的油耗和污染排放。另一方面,增程式动力系统相对于纯电动系统来说,结构更加复杂,会增加车辆的成本和维护难度。但这并没有阻挡企业们对增程式技术的热情。
对于小米汽车来说,选择增程式动力技术可能是为了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寻找自己的差异化竞争优势。虽然纯电动技术已经被众多厂商采用,但增程式技术仍然相对较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供市场上的稀缺资源。同时,小米以其科技实力和品牌影响力,有望为增程式技术注入新的活力。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