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车企销量大涨背后的“水分”:大企业采购成短期冲量利器

    用户5210511113142头像用户5210511113142头像
    用户52105111131422023-10-18

    近期,市场上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一些以往销量不佳的车企突然迎来了销量的大幅上涨。然而,这种销量的上涨并非完全由消费者购买所驱动,而是背后存在着一些“水分”。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这些车企的车辆并非完全没有销售出去,而是销售的对象有所不同。仔细观察或关注某个车企,你会发现其销量大涨的月份通常是因为进行了大降价、推出了新车铺货,或者是员工内购大优惠。然而,这其中最大的一部分其实是其他企业的集体采购。虽然这也算是销售出去了,但这种模式显然不是长久之计。


    车企要想真正在市场上立足,必须抢夺C端市场,让消费者真正接受和认可旗下的车型。这种依赖大企业采购的模式只能作为短期内的应急措施,用来撑起销量的门面。

    然而,这种模式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旦大企业采购的需求减少,这些车企的销量就会立即下滑,原形毕露。因此,车企必须寻找更为持久和稳定的发展策略,才能真正赢得市场的认可。

    至于哪些车企在今年使用了这种找大企业采购的模式冲销量,这需要我们进一步的观察和分析。但无论如何,车企都应该明白,真正的竞争力并非来自于短期的销量上涨,而是来自于产品质量、品牌影响力以及消费者的口碑。

    #今日头条##汽车#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