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威马汽车申请破产重组”、“创始人跑路”的新闻刷爆了朋友圈,而近几年来陆续“死掉”的新能源车企不在少数,经营不善、PPT造车、骗钱骗补......新能源车企的各种“死法”让人触目惊心。
回归到充电基础设施行业,在充电市场如火如荼的发展中,我们也看到了不少运营商们的潮起潮落,眼看TA“起高楼”,眼看TA“楼塌了”。我们也应个景,整理了充电运营商的N种“死法”,希望充电运营商们加以警惕,避免身陷泥沼。

选址研判失误
说来道去,对于充电站来说,保证其未来稳定运营、保证营收的最关键要素就是选址,选址往往起着定生死的作用。

好的场地意味着有稳定的流量、易寻得、产权清晰等等。对此,充换电研究院曾多次分享相关内容,如果你还未查看,可以点击下方链接阅读详情:
注意!充电站选址,这些地点一定要谨慎选择!
充电站「调研选址」究竟怎么做?全篇划重点!
看完少走弯路!充电站「投建选址」6大经验分享!

选择劣质设备或不靠谱厂家
除了选址,在场站运营中,充电设备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如果运营商因为不了解产品或是因短期的蝇头小利,选择了劣质或低廉的产品,将会为接下来的运营问题埋下很多伏笔。单个充电站内一般都是选购统一的厂家设备,一旦设备质量不过关,这些设备很可能会陆续歇菜,在还没有扭亏为盈的时候就罢工。这时产品的售后服务的重要性也会体现出来,而这些低廉的充电设备是否能提供及时且保质保量的售后服务,我们对此要打下一个大大的问号。

另外,合作厂家一旦经营不善破产清算或倒闭跑路,这都是对站场的运营极为不利。以上种种也最终均会导致充电用户的体验满意度降低,最终导致站场运营失败。充换电研究院建议运营商在选择充电桩设备时,要综合考量充电桩品牌、配件、参数、产品故障率、售后服务、质保、保险等指标。

价格战
随着充电基础设施数量也在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价格战”也愈演愈烈。“免费充电”、“免服务费充电”、“1分钱充电”等活动频繁出现,不仅有平台方推动,我们看到也有不少运营商投入到“价格战”中。但充换电研究院认为,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加入“内卷”的结果最终只会卷死自己。运营商应坚守高质量的充电服务,将价格稳定在合理的区间,并综合提升站点的竞争力。

充换电行业自媒体人老崔说充电曾针对“价格战”分过这样一段话:“价格战,一定是暂时的事情。如果你的实力够强,子弹够多,底蕴够深厚,有整体的判断,价格战将会帮你淘汰一些鱼龙混杂的竞争对手。事实上,价格战来临之后,许多人撑不下去就会将场站作为资产变卖,这样的事情比比皆是。”

融资欠债
融资建站是运营商投建充电站的方式之一,但有的运营商在融资建了一个站后,还未等正常运转便立刻去投下一个站。这种情况下,会使得运营商在没有稳定盈收的前提下,欠下的债务像滚雪球一样越越滚越大,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无法继续下去。
其根本在于盲目建站,没有合理的规划。所以我们建议所有投资者,入行需谨慎,步步要扎实,且行且珍惜。


盲目建站
盲目建站不仅存在于融资建站,在不少个人投建者中也能看到不少案例。这些投资者最大的特点就是资金多、但对充电行业不熟悉,只看得前景一片大好,但没有考虑种种因素,不会选址、不懂得产品、不明白运营,最终大把资金向东流,造成资金、资源的严重浪费,也会打击到投资者的信心。


完全脱管,运营摆烂
有一些运营商认为充电站建成后就可以做“脱管掌柜”了,丝毫不重视站点的运营。但我们要知道,一个站点要做得好,除了选址、选择好的设备外,还需要投入精力或人力去做定期的设备维护或不定期的流量运营。
一旦成为“脱管掌柜”,以一种摆烂心态,寄希望于充电站的自运营,设备故障率也会增高,最终导致站点优质客户的流失,让起初的投建的一腔热血化为黯色泡影。

孰死孰生?未来见分晓
未来,我们定将继续看到一些人出走,一些人涌现,而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法则也将继续适用于充电运营行业。
谁能稳扎稳打,坚持初心?谁能以长远眼光看前瞻问题?谁能笑到最后?
时间会给我们答案。
希望那个人,是你。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