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像牲口一样活下去, 威马汽车的创始人沈晖面对危机,曾经如此发微博。这更像是一种态度,但终究没有逃过申请破产重组。

也许大家都不知道,当下申请破产重组的威马汽车,才是国内造车新势力的鼻祖之一。当年是碾压“蔚来、理想、小鹏”的存在。
说到威马就不得不提它的创始人沈晖,这个人有着光辉的履历,作为汽车行业的老兵,毕业于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并且是拿到的全额奖学金,不是自费后者走门路进去的那种。1994年开始,沈晖便在多家跨国企业任职。,他才30岁,就成为了汽车零部件厂商博格华纳集团合资公司总经理。后来受到吉利老总李书福邀约,成为吉利集团副总裁,在吉利任职期间他最大的业绩应该就是主导收购沃尔沃,完成了中国汽车工业史上最大的海外并购。

不得不承认沈晖是一个优秀的职业经理人,但他并不满足于此,勇于挑战。45岁,他开始着手创业,成立了威马汽车公司。2015年确实是造车的好时机,威马汽车成立的时间几乎与蔚来、理想、小鹏相当。再加上沈晖本人深耕汽车领域多年,威马汽车以高性价比和高品质为目标,在设计、研发、制造、销售等方面不断提升能力,先后推出了多款车型,并获得了上海国资投资平台、上汽集团、腾讯投资、百度、红杉中国等知名机构的投资。
与蔚来、理想、小鹏的路线不同,威马汽车由于当年拿到的融资情况比较乐观,拿到的造车资质也比较早,再加上沈晖本人执着于自建工厂,先后在温州和黄冈建立了造成工厂。他曾不止一次的表示做实业就是要重资产,这也为后来威马几年后的危机埋下了一定的伏笔。


2018年9月份,威马汽车首款量产车型EX5上市
相信关注新能源车的老炮肯定知道威马的这款EX5,当年15万的起售价,炫酷的外观,尤其是车标还会点亮。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要知道,当年的新能源车可没有现在这么便宜。

连续数月位列造车新势力单一车型销量冠军。
威马汽车2019全年销量排名新势力排行榜第二,仅次于蔚来。而此时理想汽车首款量产车型2019年11月才上市,此时威马汽车风光无量。紧接着,在2020年9月初,威马更是拿到了100亿的巨额融资,创造了中国汽车有史以来最大单笔融资额,融资规模累计达到350亿元,估值一度高达470亿。(这才是新势力真正的鼻祖啊)
可是一直没有搞懂,2021年这么重要的一年威马遇到了什么困难,到底干了些什么。拿到了那么多的融资,却没有在产品端有更好的研发,没有拿出更有说服力的产品。反而销量在跌倒第四,甚至最后连第四都没有保住。
巨额的投入,却没有多大的产出。市场就是这样,优胜略汰。尤其在新能源车企这个大市场下,竞争多么激烈。先前的新势力造成已经死一大片。在2022年,威马危机显现,车卖的不好,资金链就周转不起来,新能源车企涉及的上下游产业太多。这一年威马没有新车推出,却关掉了许多门店。你要知道,没有4S店的车,是不会有人买的。买车毕竟是大件,怎么也得摸一摸、看一看,开一开。 这样下去,必然是恶性循环。
慢慢的,一些被拖欠货款的供货商开始停止向威马汽车供货,甚至还有一些和威马合作的企业开始起诉威马。
面对危机,创始人沈晖发布全员内部信,信中直言威马汽车正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沈晖在信中表示,为了应对资金压力,公司管理层带头主动降薪一半,同时公司整体运营费用也将进行精简。
可是面面重重压力之下的,威马汽车走至今日,没有逆风翻盘,无奈申请破产重组。
纵观威马汽车的发展史,高开低走,占尽了天时地利,却未能熬到今日新能源车大火的大好局面。且不说比亚迪这种已经发展大佬级别的车企,对比当时的蔚来、理想、小鹏,威马汽车可以说是不遑多让,甚至对有些车企还是遥遥领先。
造成如今威马汽车局面的原因,可能如下:
1.威马重资产建厂,但产能利用率仅为12%。据查,威马两座工厂的产能为年产25万辆,但根本用不了这么大产能,也就造成了资产浪费。
2.上市失败,据说这个是最直接的原因。也可以看出来,新能源车企业确实是个烧钱的行业,前期威马融资总额达350亿,市值估值已达470亿。确仍然不够烧的。
3.产品研发能力和,产品力不足。除了明星车型威马EX5系列外,其他车型要么没上市,要么没有让人印象深刻。且面对产品自燃等,公关严重不足。
4.产品研发投入过低,钱都投在了建设工厂上,导致了产品研发投入的钱少了,甚至还出现过吉利告威马抄袭胜诉的案例。
5.一个好的产品经理不一定是好的CEO。
未来威马走向何方?
1.融资。威马整体还具备一定价值,且企业自身并没有躺平,还想积极自救。如果能融到新的资金启动公司运营,未必不能翻身。尤其是当下,新能源车大火的情况下。
2.被收购。比如小米汽车这类的。拿着庞大的资金下场造车,且自身在软件实力出众,如果收购威马汽车,当即拿下了造成资质,且还有现成的整车工厂和技术。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