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观点 | 拐点将至?工信部吴锋:支持L3及更高级别自动驾驶商业化

    懂车帝视线头像懂车帝视线头像
    懂车帝视线2023-09-28

    文:懂车帝原创 彩丽美

    [懂车帝原创 行业] “今年上半年,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乘用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42.4%,较去年同期增加接近10个百分点。”

    9月28日,全球智能汽车产业大会(GIV2023)在安徽合肥正式开幕。在此次高层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汽车管理处处长吴锋表示,智能网联汽车融合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种创新技术,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方向。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汽车管理处处长吴锋

    吴锋指出,当前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效,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产业规模快速提升,2022年我国搭载辅助自动驾驶系统的智能网联乘用车新车销售达700万辆,同比增长45.6%,市场占比提升至34.9%。今年上半年,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乘用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42.4%,较去年同期增加接近10个百分点。

    二是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车用操作系统、大算力计算芯片等实现装车应用,跨域融合域控制器技术实现突破,高性能激光雷达感知范围达到250米;多款具备增强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新车型陆续发布,多家车企已做好量产L3级车辆的准备

    多家车企已做好量产L3级车辆的准备

    三是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稳步拓展,全国已建设17家国家级测试示范区,7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16个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各地加快测试示范部署与基础设施建设,50余个省市发布道路测试实施细则,全国累计开放超过2万公里测试道路,发放测试牌照超过3700张,道路测试总里程超过7千万公里,部署路侧通信单元RSU8千多套。

    吴锋认为,整体来看,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已经从小范围测试验证转入技术快速发展、生态加速构建的新阶段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已从小范围测试验证转入技术快速发展、生态加速构建的新阶段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当前在政策法规、技术发展路径和商业化模式以及产业管理协同方面仍存在部分问题。对此,吴锋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一是加强标准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建设,加大在功能安全、网络安全、操作系统等重点领域的标准研制力度,加快新能源汽车与信息通信、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标准领航效应,加速技术落地和产业化发展进程。

    二是支持关键技术创新突破。支持龙头企业牵头、大中小微企业协同创新,补齐车用芯片、工具软件、新型电子电气架构等底层技术短板,加快关键芯片、高精度传感器、操作系统等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应用,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内生动力。

    三是深化测试示范和试点应用。加快C-V2X、路侧感知、边缘计算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智能网联汽车运行条件。会同公安、交通、住建等部门加快启动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支持L3及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商业化应用。探索开展城市级“车路云一体化”示范应用,推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示范案例。

    四是推动行业规范有序发展。进一步加强组合驾驶辅助车辆管理,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强化产品安全管理。持续规范OTA升级备案活动,强化企业管理能力,保证产品生产一致性。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力量,搭建交流平台,积极宣传引导,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产业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支持L3及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商业化应用,吴锋表示,“目前这一工作的初步准备已基本完成,进入最后发布程序。”

    万次阅读
    74评论
    47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