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马路上跑的汽车,随便拉一个出来,都能在车辆的引擎盖上找到“几条线”,其实这些棱线是有着很长远的历史的,将汽车行业的历史拨回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那时候的汽车前盖上便已经存有棱线了。如今的汽车,前盖上有两条棱线是最常见的,当然也不乏一些四条或者非常规的棱线。那么这些凸起的棱线究竟有何作用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增强机盖强度。这是设计这些棱线的首要目的,这些棱线的出现,可以说是为机盖做了塑性,就好比添加了加强筋一样。试想一下这样大面积的一个铁板,如果没有这些棱线全是“平平无奇”的形状,会不会很轻易的就会变形呢?答案是肯定的。这样做不仅能够加强机盖的强度,就算发生正面碰撞时,也能保证其不会轻易变形。

美观。笔者认为这是第二重要的条件的,在解决了基本问题之后,下一步肯定要追求更好的啊,第一步肯定是先把自己弄漂亮,增强机盖强度是首要条件,之后必要会要求美观。不论是几条棱线,都比什么都没有要强,不仅增强了车辆前脸视觉上的立体感,在增强车辆力量感方面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辅助视线。这一条相信大家是最深有体会的,在科目二过“S”弯的考试项目中,就是靠左右两条棱线供我们参考的。也有人说机盖上这个两条棱线也有起到调整/发射光线的作用,可以避免光线反射对驾驶员视线造成影响。关于这一点,笔者个人认为是有道理的,但并没有人做过测试,厂家也并没有给出过相关说法。因此具体有无这种作用,就说不好了。
空气导流作用。这一点和车尾的扰流板作用差不多,物体在高速运动时,“冲破”的空气一部分会以风阻的形式展现出来,另一部分则体现在气流对车辆运动状况的影响上,机盖上的棱线便是为了更好的导流空气,从而起到稳定车身的作用。
这些棱线的作用不论是为了增强机盖强度,还是为了美观、导流亦或者辅助驾驶员视线,都是为了将汽车本身变得更好,因此可不能小瞧了这些棱线。汽车作为一个高度科技化的工业产物,其实每一种设计都有其自身的作用,一颗小小的螺丝钉,或许就蕴含着不止一代人的智慧。
对于汽车机盖上的棱线,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说出你的观点。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