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小叶
编辑|小叶
前言
此前,汽车圈权威机构发布了中国车主图鉴,可以发现中国43%的车主中,大部分汽车的使用年限都不足三年,五年内更换更是常态。
然而据权威调查,美国的汽车平均使用年限超过11年,日本甚至接近13年,寿命是中国的好几倍。
这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难道是我国汽车质量太差了吗?

一、中美日汽车使用年限
根据J.D.Power发布的报告,我们可以看出全国范围内汽车的使用寿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中日本以12.67年的使用时长遥遥领先。
而紧随日本之后的就是美国,我们一直期待的中国汽车平均使用寿命却不足五年,43%的车主在三年内就会更换自己的座驾,这是普遍的国内现象。
那么这些车的使用寿命真的只有五年吗?其实不然,当我们走进小县城,就会发现大多数家庭都不会过于频繁地更换自己的爱车。

在农村的路上,我们可以看到04年的丰田,还有06年的本田,第六代的凯美瑞更是满地跑,由此可见,汽车的使用年限远不止有5年。
来自美国的一位老人欧文用他的亲身经历向我们展示了汽车的极限使用年限,欧文是一名自驾游爱好者,在他在世期间,经常开着自己的爱车旅游。
欧文在1966年的时候刚刚25岁,那一年他刚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辆车,是一辆价值4150美元的沃尔沃,提车第一周,他就开车驾驶了2400公里。

别人都惊讶于他的里程,纷纷询问他去了哪里,欧文也只是笑了一下然后说道:一些值得放松的地方,在这之后,他就开始了长时间的自驾游。
欧文在2014年的时候,已经驾驶他的爱车沃尔沃走过了半世纪的时光,这期间,沃尔沃相伴欧文走过了480万公里的旅程,更换了3台发动机。
这一数字也让他创下了驾驶沃尔沃行驶最高里程的世界纪录,同时创下了汽车使用年限最久的记录,众人都对这一经历表现出了好奇。

后来,沃尔沃公司还联系到了欧文本人,和他合影留念,并且免费赠送了他一台沃尔沃780作为纪念,欧文的经历也让我们对汽车质量有了新的理解。
美日汽车也是为数不多的车龄超过10年的国家,但不可否认,中国的汽车产业确实发展起步较晚,但是近几年的发展也是进步得十分明显。
那为什么汽车的使用年限还会差出如此大的距离?这又和什么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

汽车使用年限的差异
为何中美日的汽车使用寿命会形成如此强烈的差异?如果一辆车的质量没有问题,那么造成这种差异性的原因还有哪些?下面可以推理一下。
首先就是各个国家的人们驾驶习惯,在欧美人的眼里,车就是一个可以代步的工具,至于是不是豪车,价值值不值得炫耀,这都是其次需要考虑的因素。
但是在中国人看来,车却是一个可以炫耀的工具,无论是谈生意还是见客户,就连过年回家见亲戚都需要豪车来撑场面,拍朋友圈都需要露出车标。

所以,在国人这里,很多人赚了钱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换车,这也导致了外部呈现出中国汽车使用寿命不长的现象,这和用车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
其次就是国内外的道路情况,在2018年更新的数据中显示,全球交通拥堵情况最严重的50个城市中,中国就占了9个,连美国都只有2个而已。
抛除人口数量带来的影响,中国和美国用车情况受到较大影响的,当然离不开交通情况,中国人平均每个家庭都有一辆车,多得还不止一辆。

这也导致在原本人口基数就大的情况下,中国的汽车数量同时增多,导致交通情况也是不容乐观,换个角度想,我国汽车也会长期处于“闲置”状态。
这样做不但会加速积碳的生成,对汽车的寿命也会造成影响,从而导致使用年限降低,除此之外,我国的道路情况也会对汽车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我国的积洼道路也占据了极大比例,对汽车车身和轮胎来说,都是加速报废的“催化剂”,如果车主对车子的重视程度不太高,这一情况也会更突出。

再者,汽车的保养也是相当重要,外国人在买了自己的新车后,会对它十分重视,而国人受到观念的影响,不会花费太多的钱在汽车的养护上。
有些车主甚至为了省钱,还会选择去不专业的汽车店进行修理维护,对于保养时间也会一再推迟,这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汽车的使用年限。

最后,除了车主自身的原因和大环境的作用下,厂家和市场不断推出新的车型也是造成使用寿命短的重要原因之一,基本上,汽车商家每年都会上新。
3-5年推出一款新车,并配上基础功能和使用体验都有更好的效果,会不断刺激消费者去消费,很多更新的新技术也是吸引人不断换车的原因之一。
更新换代快,自然汽车的使用时长就受到了影响,除了这些外部因素外,大环境下的政策规定是否会对使用年限造成一定的影响?

不同的报废政策
中国汽车的平均寿命只有4到5年,也和报废政策脱离不开关系,1997年,根据我国规定的报废标准,将私家车划分到了其他车辆范围。
这一规定背后所蕴含的意义无疑是深远的,虽然中国汽车的销量位居世界前列,但是汽车的回收制度却并不完善,这也对一些车主造成了困扰。
从颁布的汽车强制报废规定来看,1997年,汽车报废的年限为十年,到了2000年,这一时间被提高到了15年,这么看来,我国大多数车都没到报废标准。

到了2012年,这一政策又做出了新的调整,将私家车的报废制度调整到了“驾驶里程达到60万公里”的标准,也给了极大的上升空间。
反而观察发达国家,里程和汽车使用的年限却没有固定的标准,报废红线也没有明确指出,但是与之相对的,是他们更为严格的年审标准。
就拿日本来说,当一位车主喜提新车,那么他在提车的前三年时间里,要经过每两年一次的核检,这还不算什么,核检项目足足多达60多项。

我们都知道日本的汽车制造业很发达,但是相比于制造业,他们的服务行业收费更高,比如汽车的核检项目,这60多项汽车核检可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这些费用的总和一次有10到20万日元不等,换算成人民币就是5000到10000块钱,虽然时间是每两年一次,但对比国内的300出头也是一笔大花销。
于是,在日本买车的代价也水涨船高,买车的花销已经很大,谁知后续的花销更大,这也导致买了一辆车的日本家庭,对汽车简直“爱若珍宝”。

在严格的年检要求下,还发展出了一个全新的流水线,汽车修理厂的师傅们不仅是一流的,其他方面的技术也要精通,如更换滤清器和机油等。
同时,我国汽车市场的井喷式发展,也让汽车销售数量直线上升,但是使用寿命却直线下降,这么说,难道我国的车开15年以上真的不行吗?

国产车耐用性真的差吗?
看了以上的差异后,也许有人会认为,国产车寿命这么短,肯定也离不开质量问题,国产车的耐用性就是不如外国车,那么国产车的质量真的有问题?
其实答案并不是肯定的,国产车的耐久性不一定就不如外国,要知道,中国汽车在进入市场前,都是通过抗造、耐磨、使用时间久等优点出名的。
比如从前的上海,当时上海市内所有的出租车型号都是夏利,而奔跑在南京街头的出租车,却都是清一色的上海淘汰下来的夏利汽车。

在当时的报废标准规定下,行驶里程达到25万公里的就已经算报废标准了,但是淘汰下来的汽车还会拉到周边城市再继续使用3年及以上。
这也说明了中国汽车的品质真的不掺有一点假,再比如当年的群众“爱宠”——奇瑞QQ,可谓是风靡了大街小巷,走到哪里都能看到这个胖墩墩的车。
而它的“白菜价”也让很多家庭实现了汽车梦,作为中国出名较早的汽车品牌,奇瑞的发动机一直被认为是业内的翘楚。

奇瑞品牌更是放话:发动机享有十年和百公里保用政策,一句话吊打了当时多少的汽车品牌,这也是国内唯一一个敢放出如此狠话的汽车品牌。
因此,国产汽车的使用寿命这么短,不一定全是品质的原因,在大环境的推动下,汽车品牌也开始“内卷”起来,让它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

结语
汽车的本质还是一种交通工具,它不应该被当成炫耀的资本,汽车的高低贵贱并不能体现出人的高低贵贱,究其根本,它的价值都是人赋予的罢了。
对于汽车的保养和使用,若是想让你自己的爱车陪伴自己时间再长一点,日常的重视和维护是少不了的,这样不仅可以省钱,还免去了经常换车的烦恼。
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