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悬架能够通过调节悬架高度及软硬度带来非常优越的驾驶舒适性,但由于成本较高,目前主要应用于豪华车、高端电动车和高端商用车,市场渗透率较低。
受益于供应链国产化降本,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以及国内高端自主车型的不断推出,空悬将加速从高端乘用车向下渗透。预计到2025年国内乘用车空悬渗透率将提升至15%,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94.6亿。
另外,随着国家对安全及环保、限载等政策的推进,预计国内中重卡、轻卡安装空气悬架的指导性政策或逐步出台,预计到2025年,国内商用车空悬渗透率将提升至9%,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4.1亿。#新能源车##汽车##空气悬架##自动驾驶#

关注乐晴,洞悉产业格局!
空气悬架行业概览
悬架系统是指车身或车架与车轮的连接装置,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之间的力和力矩,并且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力,衰减由此引起的振动,保证汽车能平顺行驶。
空气悬挂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空气压缩机形成压缩空气,并将压缩空气送到弹簧或减振器的空气室中,以此改变车辆高度。

空气悬架系统主要由空气供给单元、空气弹簧、电子减震器和控制单元构成。
空气悬挂系统零部件架构更为复杂、特别是空气弹簧的使用大幅增加了汽车悬架系统成本。
空气弹簧能够通过簧内气压变化来改变车身的高度以及弹簧刚度。
减振器可以通过阻尼系数的连续变化来调节悬架软硬。
搭载空气弹簧+可变阻尼减震器的主动式空气悬挂系统将为汽车悬挂系统的确定性替代方向。
空气悬架控制器(ECU)是核心部件,担负着整个系统的“大脑”的功能,能够针对驾驶员需求、车辆状态和路面形态,通过控制空气弹簧的充放气以实现车身高度的自适应调节。
空气悬架系统工作时,ECU通过高度传感器实时检测车身高度,获得车身垂直加速度,同时通过速度传感器检测车辆行驶速度。

空气悬架产业链和市场格局
空气悬架产业链方面来看,上游主要零部件供应商,主要由减振、导向、联接及控制系统等分散的组件构成的小总成。中游主要为空气悬架系统集成商,目前国内集成商较少,包括天润企业和上海科曼等。下游是乘用车、商用车和新能源汽车整车厂商。
市场格局方面来看,空气悬架上游核心零部件和中游系统总成供应商以国际厂商为主,主要由大陆集团、威巴克等海外供应商占据主导地位,为豪华品牌配套空气悬架,同时也与国内的蔚来、领克、极氪、红旗、智己、小鹏等品牌合作。
本土供应商已经实现多点突破,空气弹簧、空气供给单元、ECU控制器、传感器等核心部件已经实现国产化。但是ECU基本来源进口,国内厂商孔辉科技、恒润、拓普集团、中鼎股份等也有定点项目。

孔辉科技2021年年终开始量产空气悬架系统,为岚图Free/梦想家/追光配套空悬系统,为理想L9配套空簧总成,2022年交付约7万台;拓普集团2021年开始研发空气悬架系统,截至2022年12月新增7个正式定点项目,预计2023Q3陆续批量。
整体来看,空气悬架主要由国外供应商主导,国内厂商通过自主研发、收购等方式已经在多个核心零部件上实现国产化,在集成环节国内供应商和部分主机厂均有尝试以实现最大化降本。
空气悬架产业链覆盖情况:

资料来源:盖世汽车、国元证券
结语
空气悬架系统能确保底盘与地面保持足够的间隙高度,从而有效保护电动车电池,已经逐步成为新能源车的主流配置。
部分新能源高端车型包括特斯拉Model X、蔚来ES8、自主品牌旗舰红旗配套均搭载了空气悬架系统。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高景气度以及汽车智能化加速推动,成本下探有望进一步打开空悬系统市场空间,空悬系统装配率或将大幅提升,行业有望迎来黄金发展期。
关注乐晴,洞悉产业格局!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