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探索驾驶全新维度,AR技术带来惊喜体验

    老缪聊科技头像老缪聊科技头像
    老缪聊科技2023-07-12



    当驾驶者的角色由人类扮演时,

    AR技术会是辅助驾驶的绝佳选择。



    文 | 青崖白鹿


    (VRPinea2023年7月12日讯)“这将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我愿意押上我人生所有积累的战绩和声誉,亲自带队为小米汽车而战!”这是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在小米启动造车项目时,对外界的回应。近几年来,除了原有的各家车企在励精图治之外,不少互联网大厂也开始纷纷下注汽车行业。


    如果说,智能驾驶技术的崛起,是近几十年来汽车行业面貌最为重大的改变之一。那么,车载AR技术的应用,或许将开启这一改变的第二篇章。通过AR设备,将各种辅助驾驶的虚拟信息,直接叠加在驾驶员视野中的真实空间之上,为驾驶员提供前所未有的驾驶体验,已经逐渐成为概念车型设计打造的一种主流趋势。不出意外,AR技术大概率会在未来驾驶场景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未来驾驶场景中的AR技术效果图)

    AR智能骑行眼镜

    在探讨汽车行业AR技术可能的发展之前,我们或许可以先行讨论一下AR智能骑行眼镜。相较于汽车上的AR配件,自行车或摩托车的AR配件,发展方向或是呈现形式就比较单一了,基本上都离不开“骑行眼镜”这个大的范畴。

    去年正式发布的李未可AR眼镜“Meta Lens”,就是一款号称让AR眼镜走出户外的智能骑行眼镜。据官方介绍,该眼镜为一体式双目AR眼镜,具备独立联网、供电、运算能力,拥有独立声学系统,无需外接手机或主机。其可实现基于光波导方案的AR显示,可以让骑行者在正常骑行过程中,实时查看导航信息、接收资讯以及第一视角拍摄骑行场景。

    (李未可AR眼镜“Meta Lens”宣传图)

    几天前,在德国柏林举行的BMW Motorrad Days(宝马摩托车日)上,宝马推出了摩托车智能骑行眼镜“ConnectedRide”。据介绍,该智能骑行眼镜集成了单目AR显示模块,可以在摩托骑手骑行过程中,直接在镜片上提供车速、导航及档位等信息。

    (BMW Motorrad ConnectedRide宣传图)

    相较于汽车而言,非极端天气下,自行车、摩托车可能会是体验出行乐趣的更优选择。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了“交通工具”的属性之后,骑行会是感受环境、了解城市的更优选择。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副可以提供实时导航、路线指引,安全警示,实时通讯甚至是随行拍摄功能的AR骑行眼镜,就会是一个十分不错的有益补充了。

    当然,镜片起雾引发骑行风险,AR信息导致注意力分散,AR画面在人流密集、车况复杂的路口遮挡道路等问题,都需要重视。这也是AR智能骑行眼镜厂商们在尝试规避、解决的问题,在镜腿上设置“一键隐藏AR信息”的快捷按键,是目前将为成熟的一种解决方案。

    车载AR技术


    AR智能眼镜


    说回到汽车驾驶场景中,此前,奥迪汽车发布过一款名为Activesphere的概念车型。据介绍,该车采用Magic Leap的AR驾驶用户界面(UI)技术。通过Magic Leap 2 AR眼镜,驾驶员可以在具有70°FOV(视场角)的MR视觉界面上,实时查看行程数据、路况、位置以及导航信息等。

    (奥迪Activesphere概念车AR效果图)

    通过佩戴AR智能眼镜的方式,实现AR的辅助驾驶。可能在驾驶员视线范围、佩戴习惯等方面存在问题,但基于眼镜上搭配的眼动追踪模块以及大角度摄像头,将在安全驾驶方面发挥巨大作用。视线不集中,双手离开方向盘的不良驾驶习惯,都会被精准捕捉,然后提醒驾驶员注意安全驾驶,进而避免潜在危险,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AR-HUD


    最初的HUD(抬头显示)技术是通过投影,在前挡风玻璃的显示器上投射简单信息,如车速和转向信号等。随着AR技术应用的不断成熟,HUD也逐渐实现向AR-HUD的演变。AR-HUD技术可以将虚拟信息叠加在真实场景之上,实现更丰富的信息显示和更高的互动性。加载该技术之后,导航指示、车速、车道偏离警示等信息都能直接叠加在驾驶员的正面视角范围之中,提高驾驶安全性和便捷性,为驾驶员提供更直观、智能的驾驶辅助。

    (AR-HUD概念效果展示图)

    面临的挑战


    首先是想要做到成熟应用的技术挑战。车辆行驶过程会面临复杂多变的外界光线环境,并不像实验室当中那样可控。因此,即便设计的系统算法很优秀,意想不到的杂散光线可能还是会影响最终成像质量。这在高速行驶且易发生危险的汽车驾驶场景中,是不被允许的,安全无小事,再小的安全隐患也可能造成无限大的危害。

    这要求,AR技术不断创新,实现更高精度的位置和环境感知能力,以确保虚拟信息与现实空间的互不干扰。此外,驾驶人员的适应性、接受度也应纳入考量范围,相应的驾考培训、交通法规等,也应做出相应调整与完善。

    其次,同时也是更为关键的发展方向上的挑战。前文有提到“不出意外”一词,“无人驾驶”成为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就是这个“意外”的一种可能性。如果无人驾驶成为未来驾驶场景的主流方式,那么,基于更好辅助人类驾驶员的车载AR技术,重要性可能就会下降一个台阶。

    (无人驾驶网络概念图)

    但这种情况,也并不意味着车载AR技术将毫无用武之地。无人驾驶模式下,驾驶员的角色将不复存在,也就是说,整车都是乘客。AR技术也能作为车载娱乐的新方式,摇身一变发挥自身在娱乐体验方面的独特作用。让乘客突破汽车本身较为逼仄的狭小空间,实现巨幕观影体验,打造智能出行“第三生活空间”。

    (AR车载娱乐体验效果图)

    结语


    在消费需求和技术升级的双重驱动之下,AR技术无疑是未来驾驶场景中的一只潜力股。作为智能出行概念体系下,最直观也最容易被人感知到的人机交互方式,AR有望成为未来驾驶场景中的核心要素。

    当然了,站在现在看未来,未来具体会如何只是一个模糊的光影。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未来驾驶场景怎样发展,AR技术都将占有一席之地。


    本文属VRPinea原创稿件,转载请洽:brand@vrpinea.com

    次阅读
    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