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车市半年盘点|自主强势、合资谋变 市场格局重构势在必然

    金融界头像金融界头像
    金融界2023-07-05

    财联社7月5日讯(记者 刘阳)随着汽车“新四化”的快速发展,当今的中国车市正经历百年未遇之大变局。二天前的7月3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高光时刻”——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达2000万辆。

    “达成第一个1000万辆,我们历时15年时间,而第二个1000万辆,仅用了1年零5个月。”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表示,这映射出中国新能源汽车在产业化、市场化的基础上,迈入规模化、全球化的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正成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威尔森7月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国内新能源市场销量约56万辆,同比上涨72.3%,增幅明显高于乘用车市场;当月新能源市场的销量占总体乘用车销量的31.9%,相比去年同期上涨7.3%。乘联会同期数据表明,今年5月,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再次超过五成,达50.3%,同比增长4个百分点;1-5月累计市场份额为50.0%,提升3.5个百分点。

    “电动车的快速发展正在促进自主品牌汽车的竞争力从量变向质变转化。”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表示,50%市场份额是品牌竞争力从“量变”到“质变”的分水岭,“所谓的品牌向上突破,一是份额、二是价格,两个指标同时上升,就说明了市场竞争力在增长。”

    通过对新能源汽车进行持续加码投入,以比亚迪、吉利汽车、长安汽车、长城汽车、奇瑞汽车为代表的自主品牌的表现持续向好。7月4日,乘联会综合预估6月乘联会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74万辆,环比增长10%,同比增长30%。在6月销量排名前20位的新能源车企中,自主品牌有14家,占比达70%。其中,比亚迪以单月251685辆的业绩匹马领先。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电气化、智能化进度加快,感受到前所未有压力的合资品牌亦在“觉醒”。以6月新能源车批发销量首次进入前20名的上汽通用为例,其6月交付7503辆,同比上涨105%,环比上涨217%,创下了上汽通用新能源车交付量历史最高。

    “上汽通用在第二季度推出了基于Ultium奥特能平台打造的别克ELECTRAE5和E4,在主流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E5收获了非常积极的终端反馈,E4也将很快开启交付。”通用汽车全球执行副总裁兼通用汽车中国总裁柏历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纯电动未来势不可挡,通用汽车将不断加大在电动车和自动驾驶领域的投入,各大品牌未来都将推出纯电产品阵容。据柏历透露,雪佛兰品牌未来在中国面向新能源与燃油车市场都将推出全新车型。

    除主动向电动化转型外,盘活燃油车“存量”市场,亦成为主流合资品牌的标准动作。5月,全新别克君越上市,新车欲“以油电同享的智能科技,迎接新智能汽车时代的到来”;广汽本田全新雅阁专为中国市场推出插电混动车型,甚至其燃油版最高配和插电版最低配基本实现同价,而且插混最高配也较之前的油电混动略有降价;东风日产将超混电驱奇骏定价限制在20万元以内,做到“油电同价”“四驱两驱同价”。此外,来自豪华市场,刚上市不久的奔驰全新EQE纯电SUV,其指导售价较奔驰同级燃油车GLE SUV指导价降低了21万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已经完成新能源转型的比亚迪一直用“油电同价”的策略争夺燃油车市场,引发奇瑞、长城、吉利等品牌跟进。在这种情况下,合资品牌势必也将打破此前沿用的燃油车时代的定价体系。这也意味着,合资车企开始放弃原本的溢价空间,正式吹响合资品牌“油电同价”乃至“价格重塑”的号角。

    “随着汽车竞争进一步深化,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合资品牌用最简单直接的价格手段争抢市场份额。”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认为,从长期来看,合资品牌仍需要在电动化和智能化上加速跟上自主品牌的步伐,但短期内的价格手段可以带来一定的销量提振作用。

    在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上,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谈及竞争形势时表示,未来合资品牌的发展状况取决于企业是否愿意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方面加快、加大投入。“不能小视合资品牌,虽然自主品牌在某些方面取得了暂时领先,但这只是先行者红利,往后在大家都发力的情况下,才是‘见真章’的时候。”

    本文源自财联社记者 刘阳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