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贸易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我国汽车出口金额达2667.8亿元,同比大增124.1%。
此前,中汽协发布数据,我国汽车出口在第一季度为107万辆,超过日本的95.4万辆,成为全球汽车出口最多的国家。
中国汽车产业的逆袭,离不开新能源汽车的贡献。就连汽车巨头们,都在羡慕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新能源狭义乘用车零售渗透率只有4.3%,2022年渗透率已经达到26%。乘联会预计,2023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850万辆,狭义乘用车销量为2350万辆,年度新能源车渗透率有望达到36%。
技术的进步推动汽车产业格局重塑,一批新的汽车“玩家”崛起。这些玩家中,既有传统车企也有互联网公司,甚至还有其他跨界者。
这些跨界新“玩家”并不擅长汽车的研发、制造,但为什么能够快速成功?背后离不开阿尔特这样的独立汽车研发公司。
新能源汽车背后的隐形大佬
公开信息显示,阿尔特为超过80家客户成功研发接近400款车型项目案例。理想、小鹏、蔚来、比亚迪、一汽、东风本田等知名品牌都是其客户,可以说,阿尔特已经是中国汽车产业链的重要一环。
新能源汽车兴起后,阿尔特的产业链价值更加明显。比如,一些造车新势力自身更加擅长软件研发和用户运营,硬件的研发就需要外部力量的协助。
事实上,一些跨界玩家的成功也得益于成熟的汽车产业链。反过来,在越来越多汽车新势力的参与下,研发设计逐渐专业化,效率也在不断提升。
据阿尔特董事长宣奇武介绍,在传统燃油车时代,汽车生产企业委外研发多为定制化项目,并且每一款车都需要做出大量的投入,以确保独有的商品概念落地实施,其实在定制化的外壳下,汽车研发企业做了很多相同类似的事情。

宣奇武表示,“阿尔特正在探索研发体系的内核,就是要做一个非常强大的标准化的技术中台,然后用非常小的代价衍生出多种定制化的产品或者服务。”
可以预见的是,阿尔特将汽车研发设计的能力标准化后,造车的门槛将进一步降低,有利于整个行业的繁荣发展。
从行业的视角看,造汽车越来越像“搭积木”,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的研发设计公司也越来越重要,成为行业不可或缺的力量。
高端零部件撑起阿尔特第二曲线
阿尔特的业务主要包含整车设计、高端零部件两个部分。
近三年,阿尔特整车设计的营收占比分别为97.93%、94.09%、85.91%,呈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其原因是,高端零部件的营收快速提升,从2020年的近1400万增长至2022年的1.29亿元,已经成为阿尔特新的增长点。
阿尔特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业务大体上还可以细分为两类,一类是汽车动力相关的零部件(如电磁式DHT、V6发动机、多合一动力总成等),另一类正在孵化的智能化服务平台(服务平台、智驾平台、智控平台、智舱平台等),未来也将有一部分会成为阿尔特的零部件产品。
2022年,阿尔特、宣奇武联合前华为荣耀手机总裁、多点Dmall、黑鲨科技、优点科技创始人刘江峰及香港Faristar (HK) Investment Holding Limited,共同发起设立壁虎科技,布局滑板式底盘。
滑板式底盘将电池、电动传动系统、悬架、刹车等部件提前整合在底盘上,实现车身和底盘的分离,设计解耦,是当前汽车行业最重要的革命性技术之一。基于滑板式底盘,车企可以大幅降低前期研发和测试成本,同时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打造不同的车型。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曾公开表示,“滑板式底盘”是未来新能源技术的发展趋势,滑板底盘的到来,甚至可以让汽车制造企业彻底将底盘研发外包,以更少的资金、更短的周期、更低的门槛造出新车。
滑板底盘技术的发展意味着阿尔特的行业地位更加巩固,其在汽车价值链中的贡献值会进一步放大。
去年11月,阿尔特与宁德时代、壁虎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展滑板底盘的可扩展性新能源汽车的业务合作。阿尔特的生态圈不断壮大。

结语
6月16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能源局五部门在江苏无锡、海南琼海、湖北荆门同时启动2023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活动时间为2023年6月至12月,共有69款新能源汽车车型参与。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政策暖风不断、技术快速发展,用户认可度也在不断提升。任泽平更是喊出“当下不投新能源,就像20年前没买房”的口号。
汽车之家的数据显示,国内新上市车型数量(不含改款)从2015年177款增长至2022年的311款,年均复合增长率达8.39%。

当下,仍然不断有新“玩家”觊觎新能源汽车赛道。而未来无论谁成谁败,“卖铲子”的阿尔特都将是大赢家。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