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新能源汽车辐射成“**刺客”,你还敢长时间驾驶吗?

    车护家头像车护家头像
    车护家2023-06-09

    “某小区业主为了避免受到辐射,拒绝通信公司在小区内建立基站……”

    “某纯电动网约车车主,因头晕脱发,控诉车辆制造商”

    纯电动汽车,作为一个新生的产物,近年来开始大规模上市并且得到运用(不接受“电动车比燃油车诞生更早”的抬杠),而新生的产物自然会有一个被消费者接受的过程。

    一些朋友觉得吐槽电动车续航、能量补充速度太过于老套,于是“开发”出了一种全新“吐槽模式”:“电动车辐射高于燃油车,并且电动车的辐射有害,甚至会致癌!”


    由于新能源汽车相对于传统燃油汽车来说,所用的能源方式不同,多了一块“大电池”,那么长期驾驶新能源汽车的司机们会有风险吗?


    新能源纯电动汽车整车动力来是由车载电池和驱动电机产生的,电池能量传递给电机的逆变器、电机控制器、与其相连的动力电缆以及电机本身上会流过很大的电流,加之变化导致的输出功率变化会带来大幅快速的电压电流波动,从而造成电磁辐射风险。

    通常来说,强度大、波段小的电磁波对人体影响最大,但必须要加一个前提,就是电磁波照射的时间长度。


    如果把电磁波比作水,那么强度可以比作是水流的流量,波段比作流速,时间长度通用,这样就很容易理解了,我们观测水流对堤坝的冲击的时候,一定是流量大、流速高、时间长的水流对堤坝的冲击影响更大,抛开任何一个因素谈冲击伤害都是片面的。


    所以我们在谈论电磁辐射对人体影响的时候,就必须要综合强度、波长和时长三方面来考虑。


    我们生活中的大部分电器、新能源车发出的都是工频电磁辐射,很多人说这种电磁辐射对人体没有影响,但其实并非如此,这个地方我们必须要明确它的强度和时长,强度大到一定程度的工频电磁辐射照样影响身体健康,长年累月照射的低强度电磁辐射也一样会对人体带来一定的改变,前者类似于海啸,后者类似于水滴石穿。

    我们的生活中会有长时间接触的电器或设备,例如电热毯、电脑、电视机、冰箱、鱼缸给氧泵等等,这些离我们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当中只有电热毯、电脑、手机距离近一些。


    至于新能源电动车,普通人乘坐虽然距离较近,但是时间比较短,所以对人体伤害不大。但是如是是长期驾驶新能源车的司机,健康风险这个问题还是需要重视一下!


    2022年低碳经济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面对能源枯竭和环境破坏的难题,也呼吁着我们去开启可维持人类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和平相处的新代步工具——新能源汽车。

    随着低碳理念普及,新能源汽车越来越被多个家庭认可,购买群体日益扩大,而电动车的辐射从新能源车走向市场就开始饱受争议,电动车的辐射,是否比燃油车更严重?电动车的辐射,对人体、尤其是孕妇是否有害呢?


    因为在我们生活中所有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存在辐射。

    而辐射又分为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两种形式。我们常听到的辐射致癌致畸,其实指的就是电离辐射使物质电离,直接杀伤细胞,破坏分子间化学键,使DNA、蛋白质等发生改变,对人体内的组织产生极大破坏所致。


    而常见的电离辐射包括CT检查、安检仪等。而非电离辐射是指能量比较低,并不能使物质原子或分子产生电离的辐射。今天我们所讨论的电动汽车上存在的主要辐射源——电磁辐射,就是一种非电离辐射。


    在电动汽车运行过程中,电能从动力电池组经动力母线输送至车体内各用电装置。此时车厢内乘客将暴露在电动动力总成部件(如大功率电缆、逆变器和电机)产生的电磁场中。那么电动汽车的电磁辐射是否会对孕妇到底有没有影响呢?


    答案是肯定的

    下期介绍辐射防护小知识,不见不散呀~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