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日-2日,“第二届中国产业链创新发展峰会--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论坛”在深圳举办。保力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销中心总经理邹懿发表《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梯次及利用》主题演讲。

以下是演讲的全文整理。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下午好!非常荣幸受大会主委会的邀请,我今天分享我们在新能源产业链最后的一环,就是电池梯次利用的建议或者策略。
我分为五个部分进行分享,首先是行业背景,第二是在梯次利用供应路线上做一些分享,第三是梯次利用的应用场景,第四是在梯次利用的布局和运营,最后是打一个小广告。
在今年两会上,首先把动力回收的话题放到政府的工作报告当中,同时发改委等多个部门就“十四五”循环经济的发展规划,确定动力电池回收行动是11个重点工程之一。新能源汽车的生产量一直在攀升,从16.5GWH增长到将近300GWH的规模,增长将近17倍,这期间带来大量动力电池回收梯次利用的机会,动力电池回收主要来源于四个比较大的驱动力。
驱动力一:废旧电池的污染性+资源性带来环保诉求和经济价值,我们利用废旧电池等再生资源缓解资源性的迫切需求。
驱动力二:退役潮与原材料价格高涨,动力电池回收需求增长。
驱动力三: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发展。国家出台相应的国家标准,包括从设计、生产、溯源、回收等相关标准。
驱动力四:“碳贸易壁垒”下电池回收成功动力电池企业出海。
预计2027年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达到1300亿元,5年CAGR达30%,我们推测未来2022-2027年三元电池的回收规模是16.5GWH到110GWH的规模,磷酸铁锂的规模从16.5GWH到51.4GWH的规模。
回收的技术与工艺。从回收体系来讲,我们从电池的生产到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再到梯次与回收,形成了一个回收体系。这是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流程。
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区段分为几个部分,首先是0-20%基本上是要拆解,20%-80%的阶段是做梯次利用,80%以上是做动力电池的使用。这是梯次利用的整个过程,包括旧电池到回收、拆解再到分拣分级再到重组和梯次的应用,这里所需的相关配套技术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包括一些关键技术,我们需要亟待突破,比如说高效率的智能拆解,现在电池回收的整个过程没有太考虑梯次回收,这和成本有很大的关系,包括低成本快速的分选技术等等。这是电池包的拆解流程。
回收目前是三大工艺,第一个是物理法,第二个是湿法,第三个是火法。这是典型的物理回收的过程,这是火法的回收工艺流程,主要是用高温炉进行燃烧再处理,再分解出来相关的元素。这是湿法通过强晒强选的方式进行回收。
应用及场景。20%-80%的电池有几个应用方向,第一个是储能,还有一些小动力的电池,对循环次数要求不是特别严格我们都可以来做,包括A0级车、低速车、物流车都可以使用。第二个是拆解回收,我们把废旧电池集中统一进行处理以及再造。这是动力电池常态化的闭环模式,从电芯到模块再到系统,再到应用以及梯次、回收的过程,像低速车、三轮车、电动摩托车都可以以及储能。

回收目前通过白名单的有80多家,做得好的不多,主要原因有多个方面,现在很多政策还有一些不规范,很多电池留在用户手上,并没有回收到车企、4S店或者布局的网点中,这是目前面临的问题,这一部分也亟待国家有相关的政策进行引导,一定要有正规的渠道回收,因为这个东西是有污染的,如果有个人手上被小摊小贩暴力拆解的话会带来一系列问题。
第二是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是回收的主体,它的优势是渠道优势。这是一个典型的动力电池企业回收的流程图。
第三是第三方综合利用企业为回收主体。
第四是动力电池大的产业联盟为回收主体,这可能会成为未来的重要主体。
这是四个回收模式的对比。
最后给大家报告一下保力新,我们是一家国家的高新企业,目前有15年的磷酸铁锂研发制造经验,我们有2105项专利,发明专利690项,国际专利42项,同时我们也是一个上市公司。
我们的业务板块主要有两大板块,一个是储能,一个是小动力。我们从电芯、模组到PACK再到整包都采用标准化的应用,电芯有软包、方型等等,在储能这个领域,我们划分得更细,小于5度电是便携式储能,从5-30度电是家储通信储能,30度以上是发电储能,这是我们重点布局的板块。这是我们产业的生产布局,这是大概的产业布局情况。
我们的客户在小动力这块走了差异化的路线,我们以小动力像两轮车、三轮车都是我们做的头部企业,储能主要是五大六小,配套国家的光伏和风能储能,我们和很多企业在合作,同时我们帮助一些传统做OEM的客户提供相应的服务。
最后是我们在锂电池生态的布局,首先电芯是核心,从三元到铁锂都有布局,从去年开始我们发现这个行业在变化,资源掌控对未来的电池很重要,所以我们沿着上下游进行布局包括两轮车的租赁、四轮车的租赁包括梯次利用再到拆解,这是保力新全生态链的战略布局,我的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