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汽车自从有变速箱以来,首先是手动挡。那么自动挡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呢?又是在何种情况下被发明的?
1939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首先在其生产的奥兹莫比尔轿车上装用了液力耦合器-行星齿轮组成的液力变速器。在40年代末50年代初,开始出现根据车速和节气门开度自动控制换挡的液力控制换档自动变速器,使自动变速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自动变速器采用电子控制系统始于60年代中期。我听到过一个说法。有个人左脚残疾,没办法学驾照。然后他就发明了自动挡。当然这只是小道消息。
一般的自动挡分为:P(驻车)、R(倒挡)、N(空挡)、D(前进)、M(手动)

图片来自网络
国内的自动挡开始普及,应该是在1950年以后。从最初的4AT,到后来的6AT,再到现在的8AT、9AT,双离合和CVT。这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随着现在私家车越来越多。大家的选择,从一开始的手动挡,到现在的自动挡。甚至现在B级车以上几乎都看不到手动挡。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自动挡比较省事。
在路上驾驶的过程中不需要一下一下的换挡。
第二、拥堵路段不需要长时间踩离合
众所周知,刚碰到拥堵路段的时候,长时间的半联动,会使得左脚非常累。
第三、新手起步容易熄火
如果是一个刚拿到驾照的新手,他在驾驶手动挡的时候,尤其是起步的时候,油离配合不好,非常容易熄火。

图片来自网络
这就使得出现一种情况。能买自动挡的绝不买手动挡。
那么手动的究竟是不是一无是处呢?它又有哪些自动挡不具备的优势?
第一、换挡随心所欲。
因为没有了电脑的控制,换挡转速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里。驾驶平和的正常两千多转就可以换挡。驾驶激烈的也可以三四千转。甚至四五千转。不用担心车会坏,因为在出厂之前车就经过测试。
第二、满足驾驶乐趣。
挡杆在自己手里。可以充分的体会到那种机械给你带来的乐趣。你可以一手扶着方向盘,一手扶着挡杆。在城市中穿梭。那种感觉真的棒极了。
第三、安全。
手动挡不像自动挡。自动挡完全是看你踩下油门的深浅,来决定挡位和降挡超车。手动挡完全在你自己手里。即便刹车和油门踩错了,也不会像自动挡那样猛的冲出去。
第四、紧急情况措施多。
比如在一个长下坡的过程中,你突然发现刹车失灵了。你完全可以采用抢挡来减速。曾经有一个节目做过测试。手动挡利用抢挡减速的停止距离。只有自动挡的1/10。

图片来自网络
那么现在钟爱手动的都是一些什么人呢?
第一、老司机,开惯了手动挡的大车司机或者一直开小车,手动挡的。他们因为习惯了手动挡。
第二、性能控,他们追求的是纯机械的质感。喜欢那种档位在手上的感觉。那样会让他们兴奋的。
第三、低端车用户,因为价格很便宜的低端车。即便是用了自动挡变速箱也不会很好。毕竟成本在那。
你喜欢手动挡吗?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