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国内后颠覆了当时人们对于越野车的认知。
哈喽!各位小伙伴们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一台越野穿越常青树,丰田陆巡的LC80,
这台车全面的修复历时八个月左右才完工,期间的整体工程量基本上是我们目前最多的一台车了。
话不多说,上篇先把车辆机修部分中的底盘修复等内容发出来,喜欢LC的车主这次有眼福啦。

车辆到厂以后基础的检测和路试做完,就可以进入拆解和问题点标记环节了。

这种带大梁的车子要彻底的进行修复,一定是要将车身和大梁进行分解施工的。
分解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钣金面的锈蚀损伤情况。
老的日系车发动机方面的问题不是很大,更多的还是车身或底盘件的老化问题。
当然了,也和既往的使用工况息息相关,不能一概而论。

开始将底盘和车壳分离前,先将附件逐一拆下。

一些好拆的附件拆下后,就可以将车身与底盘连接的紧固螺栓和胶套拆下,分离两者。

换个视角看一下,工程量会大一些,但是整备的效率和质量也因此得到了更全面的保障。

根据这个年份的车子来讲,存在些渗漏点非常正常,主要是检查一下之前的拆修痕迹,进一步的锁定车辆原先可能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标注和解决。

厚实的油泥呈现,油泥的出现总归是车辆问题的体现,但是有些时候一些油泥还具备了些许保护作用。

随着拆解的进程,更多的问题出现,维修还是更换需要根据具体问题和要求进行选择。

大梁上的附件拆除完毕后,基本上就剩下底盘件需要进行处理了。

这些油泥的年岁应该是比较旧了,没有太多新鲜的油泥。

减震胶墩基本上是废了,毫无疑问需要进行对应系统的更换。

老款的G和80一样,前部都有这个大“铁蛋”,嘿嘿。

检修时候发现了之前应急加工的垫圈,谁能看出来这是啥牌子的?

大梁的分解基本完毕,等待它的将是全面的浴火重生。

梁体前部的油泥厚重程度相比较后部严重很多,这也是正常现象。

油泥夹杂泥沙的混合物,在梁头上还好,如果是在发动机基体表面存在很多油泥的情况下,随着发动机运转时候产生的高温,这些油泥会变得类似胶水一样粘结很多元器件并加速老化。

相比较大梁而言,车壳底部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它更多存在的问题是锈蚀,处理锈蚀前我们需要将底板表面处理干净后再施工。

先拿干冰进行基础的灰尘和油泥清洁。

开始进行干冰清洁作业施工,干冰在非做功工件的表面处理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

过了一遍以后就有了非常明显的效果。

尤其是相对平整的表面处理起来的效果最好。

原车的轮拱内装甲存在开裂情况,干冰对于这种自身存在韧性的部位清洁能力就比较差了,人工手动处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等待处理车壳底部的时候我们看一下,底盘和大梁的大部分配件已经分解完毕。

几十年前的四活塞卡钳服役至今,需要一场大保养了。

放眼望去岁月的斑驳印迹难以褪除。

排气管的筒身壁比较薄,喷砂和抛丸的时候需要额外注意砂粒和丸体料子的大小。

这些油泥只有刷过的人才知道有多难刷,不想再多看一眼。

彻底蜕变前再放一些大梁的旧照,否则大家记不清蜕变后的差异,哈哈。

车体一些锈蚀穿孔的部位需要整体切割完毕后重新焊接整段板材上去。

大家平时作业也要记得注意安全哦。

补料根据车体情况进行选择,经常会用到的就是镀锌钢板多一些。

防锈处理差不多三层,装甲结束后还有一层注蜡。

底盘装甲喷涂前,需要将底板对应的面轻微打磨一下,粗糙的表面更利于装甲的附着。

装甲喷涂中,基本上常规来讲需要两遍,额外重点的部位有时会用到三遍,
不过每次干固后都要进行轻微的打磨后再喷涂。

初步喷涂完毕的效果,遮蔽做好的情况下,喷涂界限还是非常清晰的。

一些非平面的部分喷涂就是需要更加细心的去处理。

机舱方面线束老化的比较厉害,磕碰的损伤也比较多,这个后面再处理它。

轮拱上端接触的部件比较多,时间长出现这种剐蹭或者摩擦情况也正常。

这是车体两侧的踏板支架等附件,已经完成了喷砂处理,再一遍防锈后就可以装车了。

同样等待翻新的管路。

优先处理完毕的机舱轮拱部分。

这块儿面可是机舱内的核心,一定要换新。

原车的机舱内线束老化明显且后接情况比较多,杂乱无序,需要重新进行接驳。

上面的棉就是机舱后端车体防火墙前段的这个棉啦,作用非常多的。

到货的一部分机修配件,拍完后入库等待使用。

接驳线束中,完毕后波纹管加隔热胶带伺候。

需要进行单独更换的拉杆胶套,这类型的胶套压进压出还是比较容易的。

全新的离合器套件和一些对应的油水等耗材。

特写来一张。

需要进行对应替换的管路,橡胶件的修复基本上没有意义,换新妥贴一些。

喷粉完毕的部件进入烤箱当中等待烘烤。

出炉,完毕后将原车旧胶套进行更换即可完美使用。

这台车需要进行喷塑处理的部件就多了,烤箱最近得遭点罪,哈哈。

但是出来后的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同时喷塑和电泳的效果,耐候性等各方面,
都要比简单喷喷油漆在上面好很多,完全不是同一种工艺。

不知道第几批的配件一览。

不知道第几批配件+1

不知道第几批配件+2(哈哈哈,偷懒了)

转向机打散进行全面的养护修复,发现内部的活塞密封环已经硬化断裂了。

筒身内部情况,有点小惨,还好不是发动机缸体。

半轴轴头&转向机翻新完成,等待回装。

清洁完毕后的对应各类型部件。

全新原厂配件进行重新的装配。

拆下的油箱进行翻新前要深度清洁一下,完了以后喷涂装甲上去。

刚好,底盘大梁部分的配件也都电泳处理完毕了,不过感觉日系的板材是要消薄一点,
整体质感照德系处理后的感觉还略微有差距。不过已经很好了对于之前的状态来讲。

细节呈现,相比较那种单纯的喷涂自喷漆或者油漆而言,电泳或喷塑的表面并不光滑,但是涂层更加厚实且充满韧性,抗划伤能力和抗腐蚀能力都要好很多,且在处理前的磷化等工艺,也具备了一定程度防腐性。

刹车分泵的修复好像没有过多展示,一会儿我找到了贴在后文里面。

踏板的支架也处理完毕了。

挡板的处理质感非常的棒。

大力鼓的表面塑粉这次出来的效果是亮黑的,下次试试亚黑的,来点不同尝试。

修复完毕的底盘大梁部件一览。

相对细节的照片。

不传之秘。

原厂的分泵相互配件套装一览。

卡钳的活塞,胶圈,皮塞等部件,都在上图啦。

新旧活塞的对比,肉眼看不到太多数据上的变化。

卡钳修复主要还是对老化橡胶件的一个更换,这里不多赘述。

后桥的尾牙。

前文提到的油箱,清洁完毕后也做了打磨和装甲喷涂。主要是用来防止砂石的飞溅,
厚度要比车壳底板还要厚实。

近景来一张。

底盘件也陆续进入回装步骤。

其实没有多少东西,这台车还是比较机械的,不过装配时候也得比较注意,否则再拆了进行大调整,就费老劲了。

后内嵌驻车制动套件的全面更换。

到了现在才有的发动机部分预示着这台车一篇内容是发不完了,哈哈。

油底的油尺套位置渗油。

看到油封我就想到很早之前去配油封的时候,油封店老板说的话,油封还是德国日本的好。
有没有在国内从事油封或者密封相关行业的小伙伴,告诉我一下目前我们处在什么水平?

这是出力了,“孩子”实在是封不住了。

进气口的密封圈老化严重。

机油泵的集滤器被胶条挂上了,应该是之前打胶给多了,掉进去一部分。

原车气门室盖修复前。

修复后,质感无敌。

差速器密封垫片。

这一扣就不知道什么时候再见了,嘿嘿。

刹车系统的安装紧固螺栓和轴头的处理都得到位。

完了,忘记这是哪里的配件了,哈哈。

火花塞新旧对比。

点火线这个毫无疑问需要进行换新了。

“铁蛋”的养护也做完啦,回装。

各类型的螺栓和垫片进行更换对比。

新旧的离合器套装对比。

机舱的回装也在陆续进行了。

还有一些需要优化的小附件。

安装全新的密封皮条。

玩80的朋友可以猜一猜这是个什么部件。

优化继续进行中。

底盘整体状况还是非常不错的,质感相比较原厂的工艺而言,部分地方实现了超越。

整体质感一览。

来一张竖图。

上篇内容到此为止,后续的内容图片整理好后我会第一时间发布,敬请关注。
结语
谢谢各位小伙伴赏脸观看,非专业笔者,行文难免有错误和偏颇之处,还望见谅。
喜欢这款车型同时喜欢车辆修复内容的小伙伴们记得踊跃发言呦。
私信的时候留下你的车型和庾待解决的问题,或者联系方式,谢谢支持。
本图文由作者(汽车拯救计划)原创首发于懂车帝和头条号,引用文章记得联系我呦。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