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3月新势力销量:除了它俩,剩下的都不及格

    汽车公社头像汽车公社头像
    汽车公社2023-04-04

    “我们要把活下来作为最主要纲领,边缘业务权限收缩和关闭,放弃部分国家市场,把寒气传递给每个人。”

    开篇,直接抛出一段略显消极的观点,来自于去年9月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发布的一封内部信。其中,重点提到全球经济将面临衰退、消费能力下降,华为应改变思路和经营方针,保证度过未来三年的危机。

    而就在上周,十分微妙的是,华为2022 年度报告发布会上,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再次强调华为不造车,而是会继续坚持“帮助企业造好车”的战略,并表示为任正非签发的有效期为5年的内部决议。

    之后,他也不留情面的指出:“有些部门、个人或者合作伙伴在滥用华为品牌,这件事在查处过程中,华为30多年构筑的品牌不会被谁滥用。华为没有造车,也没有任何品牌的车。严禁华为品牌作为汽车品牌。会对旗舰店等内部宣传物料进行整顿,回归到战略上来。”

    至此,矛头直指倾注汽车行业巨大精力的余承东。

    更为讽刺的是,上述声明发布当晚,余承东位于华为心声社区实名发帖:“这个时代变了,这只会让我们更加艰难!对于一个行业只有深入洞察,深入理解,才能把握住正确的方向,标记一下,若干年后大家都会看明白的,留给时间去检验吧!”

    一时间,双方之间有了些暗暗交锋的味道。

    殊不知,2023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高层论坛上,身处风波中的余承东首次露面,整场发言下来,从中听出的只有他深深的无奈。

    至于花费较大篇幅阐述这些的根本目的,抛开华为本身的“家事”不谈,还是想从侧面证明中国车市的残酷。瞬息万变之下,已然孕育出了愈发繁多的残酷厮杀与竞争,稍有不慎便会陷入泥潭。

    这不,刚刚结束的3月,问界交付量相较曾经的高点缩水严重,仅剩3,679辆;整个一季度的表现同样不容乐观,仅为11,659辆。当然,问界的处境,也像极了大多新势力造车的缩影。

    进而,有了今天文章的标题。

    具体拆分来看,真正值得褒奖的两家只有埃安与理想,3月前者共售出新车40,016辆,历史首次突破4万辆大关,整个一季度共售出新车80,308辆。后者3月共交付新车20,823辆,整个一季度共交付新车52,584辆。

    就整体来说,二者均位于各自所处的细分市场,通过还算精准的产品定位与差异化竞争,拿到了不错的反馈。中国车市如火如荼的“价格战”,对于埃安、理想的影响不算太大。

    相比之下,3月蔚来虽然交付新车10,378辆,整个一季度交付新车31,041辆,乍一看表现的并不是太差,但相比曾经外界的预期,尤其是ET5将稳定月销破万的输出,只能说差强人意。

    与之类似,3月哪吒虽然交付新车10,087辆,整个一季度共交付新车26,176辆,乍一看还足够令其欣慰,但仔细研究其销量结构,便会发现冲高之作哪吒S的羸弱,依靠的依然是哪吒V与哪吒U的苦苦支撑。

    进入2023年以来,碍于种种原因,用“一落千丈”形容小鹏,无疑显得莫名恰当。3月,这家新势力造车仅交付新车7,002辆,整个一季度仅交付新车18,230辆。

    无论小鹏G9也好,小鹏P7i也罢,身处目前的大环境中,都很难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爆款,不知即将到来的小鹏G6能否打破僵局。

    之后的极氪,3月共交付新车6,663辆,整个一季度共交付新车15,234辆。而作为旁观者,对于这家举吉利集团之力孵化出的独立新能源品牌,更想语重心长的说:“请好好考虑极氪001的成功究竟为何,千万别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无法自拔。”

    反观零跑,3月共交付新车6,172辆,整个一季度共交付新车10,509辆。对于它颇为尴尬的是,即便将自家目前2023款在售的零跑T03、零跑C11、零跑C01,纷纷赋予了一份非常具有诚意的价格,甚至推出了零跑C11增程版,但依然无法获得潜客的认可,品牌声量的弱势或许才是症结所在。

    而剩余的岚图、极狐、创维,只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中国车市的内卷程度令它们无所适从。不过相较那些已经“消失不见”的品牌来说,能够留在赛道中,它们就还有着向上的希望。

    写到这里,不禁再度感叹:“随着比亚迪与特斯拉两位大魔王,纷纷开始大打特打价格战,中国车市早已变得血红一片。而今天文章主角能做的,将是在充满荆棘与野兽的丛林中抢肉吃。成,则继续向前;败,则彻底消亡。”

    换言之,留给新势力造车们抢占突围席位的时间与机会都不多了。

    也恰恰基于如此背景,上月几家已经赴资本市场IPO的新势力造车,纷纷发布了2022年财报,各自的创始人在之后的电话会议中,针对2023年做了具体的展望,整体较为乐观。

    其中,最值得分享的两位当属李想与李斌。前者的目标则是获得30-50万元价格区间SUV市场20%的份额。

    后者则更加具体的直接表示:“综合来说,全年销量目标是相比去年翻倍,这也将有利于毛利率提升。如果原材料价格按目前趋势达到我们预期的下降速度,我们不改变2023年Q4蔚来品牌实现盈亏平衡的目标。”

    随后,继续补充:“NT2产品全部发布后,可把所有产品分为三类:ET5+ET5 Touring+ES6,目标月销20,000辆;ET7、ES7、ES8,每款车每月2,000-4,000辆,合计8,000-10,000辆左右;EC6、EC7主要表现设计、品味的追求,月销1,000-2,000辆,目前的产品组合可支持每月30,000辆的销量目标。”

    由此可以肯定的是,无论理想也好,蔚来也罢,野心已经被全盘托出。相比之下,开年各家新势力造车抛出新的销量预期,已经成为既定规律。而下面一段话,则来自哪吒CEO张勇。

    “2023年应该不会太好过,会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缺芯贵电、消费信心不足、竞争日趋激烈。但我们仍心存美好,脚踏实地,以更丰富的产品线,更人性化的服务,更迅速便捷的交付,来实现25万辆的交付目标!”

    的确,回看2022年,哪吒取得了还算不错的成绩单,累计交付量成功突破15万辆,或许也是催生其喊出“25万辆”底气的来源。可作为旁观者,依然想说,或许有些过于乐观,尤其是结合其整个一季度的累计交付量。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埃安,既然这家新势力造车所喊出“保50万辆,争60万辆”的目标,无疑也压力巨大。至于剩下的所有人,包括理想,类似的难题也明晃晃的摆在它们面前。

    最后,文章临近尾声,站在当下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节点,更想说:“2023,远没有想象中乐观。”

    .万次阅读
    42评论
    56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