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新国标电动车引来骂声?奇葩规定沦为笑柄,限速15km/h你能接受吗

    大海科普321头像大海科普321头像
    大海科普3212023-03-04

    电动车作为最便捷的交通工具之一,深受大众喜爱,但电动车新国标从去年开始实施已经一年多了,网友们却总对新国标各种议论和质疑。

    甚至吐槽,开骂,这是为什么呢?这个新国标到底规定了个啥?

    新国家标准规定,电动自行车必须具有踩踏的功能。普遍认为,电动车需要踏板的原因是国家希望将电动车划入可管理的非汽车行列。

    如果电动车没有踏板,完全靠电力行驶,那它显然不是机动车了。所以踏板是必须的,这样电动车才有自行车的主要特征。

    但对于电动车来说,踏板显然是“鸡肋”。踏板对电动车车主用处不大。这就是为什么这项规定最受批评的原因。

    许多人认为该规定是不必要的、用处不大的,而且还存在安全隐患。电动车转弯时,踏板可能会摩擦地面,或者人的衣服可能会被踏板夹住,造成伤害。

    其次,就是速度,对于新国标电动车速度吐槽并不比脚蹬少,根据新国标规定,电动车出厂时速限制在25公里以内,并且时速达到15公里必须要有像“闹钟”一样的提示音

    许多人抱怨这种速度。 15 公里/小时。比自行车的平均速度还慢, 速度慢是降低电动车风险的因素之一

    但不是降低风险的唯一途径,专家为什么非要用最损害车主利益的方法来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呢?

    最后,新国标要求电动车高度限制在1.1米以内。这意味着从地面到车身最高点的高度不得超过这个高度。

    但有经验的人都知道,1.1米是4、5岁孩子的身高,已经很矮了。这样的高度很难容纳电动车中一些配件的安装,例如后视镜、车把和其他前端突起。

    满足这些要求的唯一办法就是去除这些必要配件,放弃后视镜等配件。这无疑降低了安全性,也让厂商和车主束手无策。

    在大部分农村地区,由于路况、经济水平等原因,电动车仍然是比较主流的交通工具,而且限速会带来不便,这就是为什么大家抵触国标电动车的原因。

    其实并不是因为违反了国家规定,而是因为他们不人性的政策制定。所以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未来真诚地希望制定相关规定,我们不仅可以从科学的角度出发,而且可以结合公众需要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事实上,很多交通事故都是由不遵守交通规则引起的,电动车或汽车车辆本身并不是交通事故发生的决定因素。

    出台新国标的初衷,主要是因为电动车的交通事故发生频率越来越高。但你必须明白,这与电动车本身关系不大,而与驾驶它的人有关。

    除非司机遵守交通规则,杜绝横冲直撞、闯红灯或变道,否则任何电动车都会发生事故。新的标准让限速和质量下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交通事故的严重程度。然而,此乃治头痛脚之药,非治本之良方。

    国家有 14 亿人,但买得起汽车的人不到 3 亿。这意味着超过 10 亿的人口,电动车是他们的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需要能力范围内自由选择交通方式。

    因此,有网友认为,应该加强对电动车违反交通规则的处罚力度,规范车辆的使用。

    当然,公共交通服务和运营是高度复杂的公共事务,非常考验管理人员的智慧和技巧。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积极配合,更不用说政府管理水平和交通法规意识的提高。

    大家认为是不是这样呢?那么大家所在的地方实现新国标电动车标准了吗?你们会购买新国标电动车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互动啊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