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关于HEV(混合动力汽车)的三个问题

    物质决定思想认识头像物质决定思想认识头像
    物质决定思想认识2023-01-24

    1 为什么传统汽车强国要研发 HEV

    2 HEV 有什么优点

    3 为什么中国不主张发展 HEV



    1 为什么传统汽车强国要研发 HEV

    HEV相比于EV,PEV,普通燃油车,技术难度大,需要雄厚的科研力量支撑。

    HEV,主要分为欧美的48V轻混系统,和日系的混动系统。欧美的48V是为了满足市场排放标准的混动系统,噱头比实际应用效果要大,实际省油效果一般。HEV的真正玩家与唯一巨头是日本的丰田,它的专利技术遍布整个HEV领域,专利的封锁使得其他车企难越雷池一步,而另辟蹊径的技术又明显没有丰田的优秀。丰田的THS(Toyota Hybrid System)和本田的i-MMD系统,这是世界上唯二的两家真正的互动系统,可以有效的实现运转效率和油耗双赢的系统。

    Figure 1:Toyota THS II

    传统汽车强国,如日本,欧美等拥有悠久的汽车制造历史,完善成熟的汽车工业体系。所以,传统汽车强国愿意投入巨额资金来支持研发,销售HEV,是因为它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发达的汽车工业体系使得它们的投入能够较快的得到回报,快人一步的研发也使得它们抢占了专利技术和市场。归根结底还是利润驱动,研发HEV这种现目前的最优解,能最快获得利益。


    2 HEV 有什么优点

    HEV的效率更高:从能量的转换效率来讲,燃油车之所以低效,主要问题在于内燃机的高效率工况区间狭小,而汽车本身的工况范围又太大,在混合动力情况下,电机驱动的加入,让内燃机可以工作在驱动、发电等不同的工况,由于电动机宽泛的高效率区间,内燃机的大部分非理想工况被电动机代替,从而让内燃机-直工作在高率区间,实现了动力系统整体的高效率。

    HEV更节能:既然效率得到了保证,那么油耗自然可以控制下来,这同时意味着使用成本的降低。混合动力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能够实现10%-40%的节油效果。《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也明确了混合动力乘用车的百公里平均油耗: 2025年为5.3L, 2030年为4.5L,到2035年为4L。

    HEV更实用:作为混合动力车型,普遍采用的小功率电机配合小电池组的策略,让成本增加可控。EV目前最大的障碍就是电池组的巨大体积和高昂成本。HEV的售价仅仅比相应的纯燃油车型高出10%到 20%,同时日常使用习惯和燃油车相同,对用户来讲,没有适应成本。

    Figure 2:中国HEV销量变化


    3 为什么中国不主张发展 HEV


    HEV不是新能源汽车:

    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 2020年)》主要政策,在2012年沿用新能源汽车名词,分类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主要特征是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显然,只加油的HEV不属于这个范畴。

    HEV不符合中国国情:

    1、中国是一个贫油国家,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在2015年超过了60%,推广HEV不能解决我国对石油的依赖。

    2、世界范围内的石油资源紧缺制约整个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虽然HEV省油,但终究烧油,石油枯竭的那天,HEV和燃油汽车没有本质区别,推广HEV无异于饮鸩止渴。

    3、全球气候恶化加剧,极端气候频发,无论是出于自身利益考量,还是道德立场,逐步禁绝燃油汽车在情理之中。HEV虽然省油但仍然排放尾气,对于环境没有益处。

    4、推广HEV不能推动电动汽车的普及。国家投入数千亿补贴新能源汽车产业,目的在于推动充电设施的普及,但HEV不需要充电桩,所以补贴HEV和国家的战略目的不符合。同时,一些不良商家给燃油汽车进行简易改装,就宣称是HEV,欺骗消费者的同时骗取国家的补贴。

    5、中国是汽车消费大国却不是汽车消费强国,但世界汽车产业即将因为石油资源的枯竭发生重大改变:没了汽油,再高端的发动机也跑不起来。这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也是中国汽车产业实现弯道超车的重大机遇,所以国家投入了巨大成本来支持本土汽车企业发展电动汽车,也涌现出了如宁德时代这样的电池巨头。正如前文所说,HEV具有技术壁垒与高昂的研发成本,同时它只是过渡时期的替代品,因此国家不主张发展HEV。

    Figure 3:宁德时代NEV-P50模组生产线

    次阅读
    7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7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