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不知道,国内其实是有日本正宗K-car的,而且还是有手续可上路,它就是Subaru Vivio,国内也叫小公主。

什么是K-Car?K-Car也叫Kei Car,来自日语“kei jidosha”,也就是“軽自動車”的发音直译,与英文“Light Car”一个意思。因为岛国本身石油资源非常有限,所以提出了以燃油经济性为首要目的的国民车概念,经过多次修改规定,最终在1990年限定K-car标准排气量不能超过660cc,马力不能超过64匹,车身尺寸被限制在长3295mm / 宽1395mm /高1150mm。在日本本土,K-car车牌为黄色,购买K-car能享受各种政策优惠,不过由于生产成本并不低,脱离了政策优惠,K-car在海外市场便失去了竞争力,所以除了日本本土,很难在其他地方看见K-car的身影。

上世纪80-90年代,国内汽车工业发展初期,国内的贵州航空工业集团响应国家号召,转向民用市场。1992年,贵航集团拿下轿车项目,牵手斯巴鲁(当时叫富士重工)以技术转让的方式获得生产线,以CKD形式生产当时一款斯巴鲁微型车Rex,经过国产化改造,命名为云雀。由于多种原因,云雀项目在国内并不成功,销量远不及同期对手铃木奥拓,后来贵航小批量引进了日本本土Rex的继任车型Vivio,关于Vivio的信息非常少,有人说是整车进口,也有说是国内组装,但行驶证上,Vivio也是被称为云雀。

不像铃木奥拓或者北斗星,进入中国后增加排量,推出中国版专属车型,不论是贵航云雀还是斯巴鲁Vivio都采用原装斯巴鲁的658cc直列4缸发动机(云雀早期是双缸机器)。所以严格来说,Vivio就是国内唯一的原版K-car。

虽然斯巴鲁Vivio在国内的保有量甚少,据说当年销量也就几千台,目前仅存的可能也就百来台。但无可否认斯巴鲁Vivio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非常成功的车型,当年在日本创下300万销量,遥遥领先其他对手,也有出口到欧洲市场,在售期间推出超过90个车型版本,当中包括三门、五门、敞篷、拉力样式、复古样式等等。

而且斯巴鲁Vivio的机械规格十分高,采用前麦弗逊后双连杆独立悬挂,全系采用四缸高转发动机,从化油器,到电喷自吸单凸轮轴,到机械增压单凸轮轴,再最高性能的机械增压双凸轮轴版本都有,驱动布局有前驱和四驱。四驱增压型号还活跃于各大拉力赛场,被称为小号WRX。

国内Vivio的保有量虽然不多,但大家都十分会玩,通过海淘各种版本的外观套件和内饰配件,Vivio可以化身各种版本,比如说名为Bistro的复古版,或者是RX-R拉力版。就如文中主角,是一台登记于1998年的正规手续Vivio,搭载代号为EN07的自吸电喷单凸轮轴四缸发动机,原厂数据只有42匹,但红区高达9千转,而且齿比非常密,后段很有力,加上650kg的体重,提速十分有力,跟3缸奥拓简直是两回事。高转发动机的魅力真的很难抗拒,上转非常快,随随便便都可以上5-6千转,很有开小型赛车的感觉。

虽然驾驶感觉十分爽快,但机器始终是日久失修,漏油很严重,要修复只有两条路,要么修,要么换。修的话可能很费心,因为部分零件可能不好找,而且是最普通的自吸版,即便修好马力还是太小了。如果移植的话,首选是RX-R版的16气门的机械增压发动机,搭配四驱系统,马力是K-car上限64匹,但也只能掏二手机器,状况不明,价格甚高。于是,异种移植的想法浮现了,抛开K-car限制,找一台更大排量的发动机放进这个小身躯,想想都觉得兴奋,当然机舱空间和线路匹配都是个大难题。

如果排量不超过1.0L的发动机,其性能可能还比不上原装斯巴鲁发动机。而3缸机器虽然体积小,但绝对是不考虑的,剩下体积小的四缸机器真的不好找。最后找到了丰田1NZ-FE,1.5L体积很小,是用于日版雅力士和花冠等多款车型。最大马力109PS/6000rpm,最大扭矩141NM/4200rpm,对比原来的42马力,52牛米扭矩,足足放大了2.5倍之多。无意之中,又促成了一次丰田与斯巴鲁的联合。

移植工程需要解决的问题非常多,从装机器,调试,周边优化,再调整,足足花了超过一年时间才达到预期的效果,中间实在太多曲折的事情需要烧脑,包括供油系统、空调系统、冷却系统、传动系统等等,基本都是因为机舱小的问题导致的。幸好小公主足够简单,没有任何电子设备的问题需要解决。只要保证发动机能正常工作,其他一切都是最原始的。机器大了不少,一定会有人质疑车头重量问题,其实不用担心,因为1NZ-FE是全铝发动机,对比原来的铸铁机器甚至更轻,事实也证明,移植以后并没有给车头造成额外负担。

移植过后,由于扭矩大幅提升,原厂145 70/R12的轮胎有点吃不消了,顺带升级尺寸更大、更宽的轮胎轮毂。大扭矩直接带来驾驶感受的巨大转变,因为体重足够轻,就像是大排量肌肉车,提速都不需要降档,日常普通驾驶基本维持在2千转上下就够用,不论是在哪个档位,哪个转速区间,只要踩下油门,都有很好的响应性,感觉就像电车。当然了,失去了原来高转带来的刺激感和节奏感,换来的是绝对的动力。至于哪种更好,只能说个人喜好吧,有人喜欢大排V8,有人喜欢高转红头一个道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