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纯电越野背后的骗局与技术难度分析

    车主之友官方平台头像车主之友官方平台头像
    车主之友官方平台2022-08-29

    没有人愿意做一场有去无回的远行,单程票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不能承受之痛,当然如果你愿意做楚门,生活在为你量身定制的世界里,供他人消遣娱乐,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文章开头,我先明确阐明我的结论,以免浪费大家的时间:

    现阶段纯电越野技术尚不成熟,有一些技术难题尚未解决,因此,纯电越野车局限性很强,尚不具备用于民用越野车辆日常使用,仅供特定越野场地内的体验使用。

    纯电越野的概念提出

    纯电动车作为新时代的动力解决方案,很好解决了很多城市通勤的问题,在两点一线的城市通勤场景下,纯电动车的优势相比纯燃油车更大,成本更低,动力更好,且在拥堵路段拥有比纯燃油车有更好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污染排放。于是趁着这股纯电动车的新风,按照燃油车的框架衍生出了纯电MPV、纯电SUV、纯电越野车等车型。作为国内越野车的领军企业,长城汽车在纯电越野车这步棋上,下得十分谨慎,魏建军造了这么多年的越野车,太清楚什么时候应该造什么车,在专门造越野车这件事儿上,因为精准的定位,坦克一路走得顺风顺水,但面对纯电越野车,仍然保持了大车企该有的冷静和谨慎。坦克CEO刘艳钊在和媒体沟通的闭门会议上,明确表示,坦克品牌到今天离不开消费者的支持,所以纯电越野车,坦克必须一步一步来,要对消费者的安全充分负责。

    越野车的使命

    越野车是用来干什么的?以JEEP威利斯、路虎卫士等车型所代表的越野车,在开发之初便是为了满足一个基本的需求,在军事场景下,帮助人更加快捷安全地抵达步行很难到达的地方,快速、机动、灵活、可靠,且通过能力强。随着科技的发展,在现代社会,越野车优异的能力被保留了下来,于是越野车的作用变成了承载着很多人的诗和远方。很多人将SUV和越野车搞混,的确在某些情况下,SUV和越野车有重叠的地方,但SUV就是SUV,这三个字母拆开就是运动型多功能车辆,大多数情况下,SUV的用途就是一辆多功能车,集大成,却无精专。越野车则属于专用车辆,不是集大成类型的车型,需要长途穿越能力、需要很好的通过性、需要极高的可靠性、也需要强大的动力系统支撑和四驱能力。很多人用SUV去做越野车做的事情,出了问题,还要怪在车上,其实是对车辆能力认知的错误。

    纯电越野车不得不解决的问题

    随着我国整体技术设施建设越来越发达,良好的铺装道路已经成为很多人自驾游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道路状况,但是对于越野车来说,这显然只是过程而非此行的目的,驶下铺装路面后的道路对于越野车来说,才是开始。

    复杂路面通过能力

    越野车在进行测试的时候,几个基本的通过项目包括:炮弹坑、交叉轴、侧坡等等,这些都是越野场景下经常遇到的路况,但是这些路况需要有足够的离地间隙,底盘足够好的防护,以及轻量化,纯电越野车因为不得不在底盘布置电池,因此在这一项有先天缺陷,电池的重量会让车的通过能力变差,更容易陷车,及时通过空气悬架将车辆升起,底部的电池也更容易与凸起的岩石发生刮擦,电池包就算当时没有明显的破坏,发生挤压位移之后的电池包也存在大量的安全隐患,在日后的使用中有起火的可能。所以在较为安全的位置布置电池,是纯电越野车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因为如果对电池包进行额外的加固,又会进一步增加重量,让通过性更加恶劣,或者不得不使用轻量化的材料增加成本。另外如果是非机械结构的四驱,脱困能力也不会让人满意的。

    涉水

    尽管很多纯电车辆都声称拥有IP67的防水能力,但是在越野场景下,可能会有比较长时间的涉水,纯电车的电气化零部件更多,诸多单元并非所有零部件的设计都是满足长时间浸泡条件的,而经常经过涉水路面会让电器零部件因为潮湿导致故障,虽然有可能在当时驶出了涉水路面,但腐蚀和受潮则是长时间的,潜在的故障会让后面的行程出现更多不确定性。

    持续大扭矩输出

    这是最关键的一点,目前的电机技术,在持续大扭矩输出时,电机会出现瞬间衰减,甚至会因为过热而导致永磁铁退磁,在通过复杂路面时,比如持续爬坡等场景下,如果电机出现突然动力衰减的现象是非常危险的,可能会导致翻车事故车毁人亡。更何况纯电动车往往会有较大的整备质量,3吨重的车如果翻滚起来,车里面的人可能就不好了,就算拥有再威武的外形,又有什么用呢?不过是装样子而已,让人耻笑。使用多电机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情况发生,多电机轮番交叉输出,但成本高昂,且仍然只是缓兵之计,只能应付简单的长距离攀爬。

    越野场景下电量消耗惊人

    能耗是非常关键的指标,越野车为了可以长途穿越,往往油箱都比较大,甚至还有车主会额外再加挂副油箱以进一步增加续航里程。无人区没有了燃料绝不是好玩的事情,对于燃油车来说尚且如此,而短腿的纯电越野车更是致命的缺陷,即使纯电越野车告诉你它的续航里程可以达到600公里,但如果在越野场景下,这一续航里程将会大打折扣,电机的持续高能量输出比普通状态下的输出要额外消耗更多的的电力,实际续航里程可能都不到200公里,而再遇上低温天气,续航里程则会再进一步降低,成为真正的短腿选手。

    真的一无是处吗?

    纯电动越野车,并非完全一无是处,在特定应用场景下也能充分发挥出强大的能力,短途的快速突击、无人化自动载具等非民用场景下,纯电越野车有很大的用武之地,如果非要民用量产,则适合在特定的越野区域内量身定制的越野场地中进行越野场景体验,也不乏为一种解决方案。或者下下策则是,徒有一副越野车的外形,而不具备真正越野车的综合能力,虽然一时可能换来不小的热度,但当用户真正体验完和预期存在巨大差异之后,则对品牌是巨大的损伤。因此仅是为了收割市场而“造概念、追风口“,而罔顾用户出行安全的纯电越野车,并不可取。

    解决之道

    越野电动化不同于城市SUV和轿车,有其特殊性,必须一步一步来,纯电当前技术还不能做到安全、可靠、高效地越野。可以先走越野+新能源的技术路线,而不是纯电+越野的路线,当前最适合的技术路线是在纯燃油越野车的基础上叠加电驱动技术,打造HEV、PHEV,等车型,减少电池尺寸和电池容量,让电动机起到助力的作用,电池不是单纯布置在底盘,而是选择更高一些的位置,减少因剐蹭而导致的电池包移位和破损。足够大的油箱尺寸可以携带的燃油可以充分保障续航里程,油加电的组合还可以进一步提升续航里程。电池尺寸减小后,对整车的整备质量变化不大,通过性相比携带沉重电池的纯电动越野车更强,内燃机也不存在电动机长时间大扭矩输出的衰减效应。坦克300和500的HEV、PHEV解决方案,是目前技术条件下,成本增加有限,综合效果较均衡的越野车电气化解决方案。坦克架构也为越野车的电气化加持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支持,未来,随着技术的逐步突破,纯电越野车也终将会到来,电池轻量化、车身结构轻量化、更加模块还集成化的车身零部件、全新的电机系统等都将是实现纯电越野车的必经之路。

    次阅读
    106评论
    85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