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以无人驾驶量产为目标 易航智能发布NOA行泊一体方案

    中青报客户端头像中青报客户端头像
    中青报客户端2022-05-27

    2022年的自动驾驶赛道更加火热,一边是资本对细分市场的高度认可,融资信息此起彼伏;另一边当前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也呼唤自动驾驶对物流行业加快赋能。

    但与此同时,高级别自动驾驶量产产品周期长、复杂度高、开发流程和标准的不统一,让自动驾驶技术公司在推进量产时面临挑战。

    近日,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易航智能NOA (领航辅助驾驶)行泊一体方案率先量产上市。“易航智能NOA行泊一体方案,相较已经上市的方案成本降低了50%以上,并且除了高速公路之外,在城市环线、城市快速路也能带来沉浸式的驾乘体验。”易航智能创始人兼 CEO 陈禹行介绍说。

    在陈禹行看来,NOA行泊一体方案从人机共驾、消费体验、技术跃迁等方面,成功开启了自动驾驶量产的新阶段。不过,一项创新技术要走向普惠和量产,也绝非容易的事。

    业内人士达成的共识是,自动驾驶技术的落地,如果没有计算力做支撑,就是空中楼阁。然而,汽车作为交通工具,对成本、能耗、安全要求极高——人们不可能驮着超级计算机上路。如何用相对较小的算力驱动自动驾驶的“大智慧”,成为大规模量产必须面对的问题。

    对此,易航智能从算法优化和算力优化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在算法层面,易航智能通过自研的Scalpel模型剪枝方法论进行模型压缩,形成一个高效精巧的小模型,随后向易航智能自研的高精度大模型学习,充分继承大模型的优秀基因。

    另一方面,在算力优化层面,易航智能技术团队打通了小模型平台和高精度多任务训练之间的隔阂,实现了障碍物检测、图像分割、交通标志检测等共享Backbone,降低了算力的消耗。

    “最终,我们成功用16TOPS算力实现了某些车型几十甚至上百TOPS才能运行的NOA行泊一体功能。”陈禹行称,易航智能是目前行业内唯一能在自动驾驶芯片 TDA4 (TI 推出的新一代面向高级别自动驾驶芯片)上做出 NOA 行泊一体方案,并应用于量产上市车型的服务商。通过灵活的硬件配置组合,这一方案的成本能够覆盖到15万元以内的车型,让NOA不再是豪华汽车的专属。

    记者获悉,易航智能 NOA 行泊一体方案,涵盖16项行车功能、10项泊车功能,诸如自动并线超车、自动上下匝道、自动路网切换以及长距离记忆泊车、融合泊车等均可实现,构建了NOA功能完整的形态。

    除了功能完备,“高安全性”是易航智能相关技术方案的生命线。在自动驾驶模式下,故障诊断、功能安全等是一套可量产的方案必须要做到的事情,对此易航智能拿出了大量精力来完善主动安全能力。

    在陈禹行看来,自动驾驶走向普及关键在于价值的创造,因此必须开拓更多使用场景。以目前行业发展的阶段,让用户在典型场景下的绝大多数时间享受自动驾驶带来的便利。

    “更多的场景、更多的用户体验意味着更多的驾驶数据反馈,继而会带来算法迭代,自动驾驶技术将在这样的正向循环中一步步更新和完善。” 陈禹行透露,易航智能下一代城市全场景FSD方案正在抓紧开发中,预计2022年年底或2023年年初问世。(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真齐)

    责任编辑:王京辉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