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饱和锂电池增加电动汽车行程20%

    金语玉言头像金语玉言头像
    金语玉言2021-03-05


    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 (图片来自网络)

    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3日宣布,新材料工学系的赵恩爱(조은애)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了一种稳定的饱和锂正极材料。与传统的正极材料相比,电池的能量密度提高了20%以上。这就意味着电动汽车如果搭载了利用这个技术生产的动力电池,行驶距离有望提高20%。

    人们为了增加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绞尽脑汁地提高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最常用的办法就是提高电池的正极材料里的镍含量,就是所谓的“高镍电池”。电池的正极材料一般是由镍、钴、锰的氧化物组成,镍的含量越高,容量就越高。 但是高镍正极材料在提高行驶里程方面已经达到了最高局限,能量密度能达到180mAh/g的就已经是很不错的电池了。因此,赵恩爱教授的研究团队把目光转向了“饱和锂正极材料”。


    释放钒离子前后正极材料的模式图(上)释放钒离子后的正极材料的真实透射显微镜图像(下)(图片来自网络)

    所谓的“饱和锂正极材料”就是让正极材料中的锂含量超过既定的局限。这是一种新型的正极材料,能量密度能够达到250mAh/g,超出高镍正极材料20%。但是饱和锂不仅利用游离金属离子,还利用正极内的氧离子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容量表达,这就导致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最核心的问题是在首次充放电时,正极材料表面的氧离子发生不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并发生析出现象。因此,导致正极材料的结构崩溃,电池性能迅速下降。

    这种不可逆的氧化反应主要发生在正极材料的表面。针对这个问题,研究团队开发出了选择性地向正极材料表面释放 (doping)钒(V)离子的技术,成功地提高了饱和锂正极材料的稳定性。虽然传统的饱和锂正极材料在首次充放电时具有69%的低迷可逆性, 但释放 (doping)钒(V)离子的饱和锂正极材料,在首次充放电时就能表现出高达81%的高可逆性,在进行了100次循环充放电后,能量的存储效率仍然稳定地保持在92%。


    释放钒离子前后正极材料的氧化反应引起的不可逆容量差异(左)进行循环后的性能比较(右)(图片来自网络)

    赵恩爱教授解释说:释放(doping)出的钒(V)离子改变了正极材料内氧离子的电子结构,使得充放电时可以进行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整个制造工艺比较简单,也适合大量生产。

    韩国科学技术院新材料工学系的李龙柱博士参与了研发过程,并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将本研究结果写成论文,刊登在材料领域的国际学术杂志《Advanced Science》1月29日的网络版上。 (论文名称:Promoting the Reversible Oxygen Redox Reaction of Li-excess Layered Cathode Materials with Surface Vanadium Cation Doping)


    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新材料工学系的赵恩爱教授(图片来自网络)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