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吉利的2020:站在不确定的当下,投资未来 | 乐之观察

    乐之汽车头像乐之汽车头像
    乐之汽车2021-02-02

    已经过去的2020年,直到最近这两天,吉利集团都是汽车圈内最活跃的资本。有人说吉利是“品牌收藏家”,想做中国的大众;也有人说吉利打算收购-整合-转卖边缘品牌。

    这两个猜想,都指向了吉利的品牌战略。但吉利这么做,真正的目的是品牌吗?

    高调和低调的资产包

    我们先看看吉利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收购了哪些资产。

    2021年1月29日,吉利控股官微发布消息,称与贾跃亭控制的FF签署框架协议,探讨由吉利和富士康合资公司给FF提供代工服务的可能性。同时,作为财务投资人,吉利进行少量出资(有消息称吉利出资7.7亿元)。

    2021年1月11日、1月13日、1月19日,吉利先后与百度、富士康、腾讯达成战略协议,就百度汽车代工、代工合资公司和数字业务开展合作。

    这是相对高调的合作,还有不那么高调的。

    在2020年4月开始,吉利开始了对国金汽车的收购谈判,并没有见到双方签署协议公开报道,但2020年12月30日,吉利旗下枫叶品牌的首款换电车型“枫叶80V”,在国金汽车山东工厂下线。

    2020年4月,吉利收购猎豹汽车长沙工厂,2020年12月,收购力帆汽车重庆工厂。有消息称,力帆除了摩托车生产线和牌照,其余资源,包括上市公司壳资源、生产资质、金融牌照等,均被吉利收入囊中。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2021年签署的几次行动,都属于合作,吉利均有官宣;而2020年的行动,都是收购,吉利方面对外都很低调。对新闻界的求证,既不承认也不否认。按惯例,如果当事方没有明确矢口否认,基本上都被当做既成事实。

    前者高调而后者秘而不宣,一方面因为前者名气大,有宣传价值;后者则多处于困难时期,甚至破产重整、员工放假、供应商堵门要债,总之是烂摊子。接手烂摊子,在没做出成绩之前,宣传意义不大。几次收购,都由吉利控股出手,而非在港上市的吉利汽车进行。显然,类似的行动,很容易被投资者解读为对财务构成压力的负面因素。

    同时,吉利不想对每一起战略或者财务收购解释自己的意图,外界全靠猜。而外界掌握的信息是相当有限的,误解难免。

    吉利想成为另一个大众吗

    在国内的收购行动展开前,吉利已经被形容为有品牌收藏癖好,认为吉利在2014年回归“一个吉利”的两年之后,再次启动多品牌战略,延续至今。2014年帝豪、英伦、全球鹰多品牌没有获得成功,不等于后面的多品牌战略无法成功。因为吉利的资本、产品研发能力和品牌运营能力,都和7年前大不相同。

    不过,从全球角度,2008-2009年金融危机为一个节点,2018年-2019年为另一个节点,车企品牌潮流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第一个节点,几乎所有一线车企都抛弃了多品牌战略,通用和福特经历了史无前例的瘦身工程。前者依靠政府支持才度过破产保护阶段,后者无须政府帮助,但也必须采取类似的举措。

    就在那时,福特将沃尔沃卖给吉利,成就后者的辉煌。迄今为止,仍是汽车业内跨国收购唯一完全成功的案例。

    2009年之后,一线车企当中,唯一实施多品牌运营的,只剩下大众。

    2018年,继Tier1供应商几个大合并案例之后,整车企业也开始了大合并历程。其中FCA(本身就是上一次金融危机的简并产物)和PSA的合并,直到2021年初,才正式交割完毕。在这一节点前后,全球汽车品牌呈现出两种完全相反的趋势:新的新能源品牌不断涌现,而传统汽车品牌则不断减少,甚至车企数量也在减少。这还不包括保留各自运营架构的大联合(日产-雷诺-三菱-伏尔加,丰田-富士-铃木)。

    就算大众本身,也存在内部争议。大众12个品牌格局,仍为去世的监事会前主席皮耶希个人意志的产物。作为上一个时代的强人、奥迪之父,他做出了他那个时代的决策。我们不能假设,他的战略规划能成为适应不同时代的万能方案。

    如今的大众集团,多品牌战略也一直在调整中。斯柯达和西雅特的定位都已改变。突出核心品牌(大众)的地位。最重要的新能源战略,也一直以大众品牌为轴心。

    如此,新的造车潮流(虽然阵亡率超高)替代旧浪潮的趋势,再明显不过。

    不过,被替代的,更多的是传统的生产方式,传统的研产销模式,而非企业本身。如果固步自封、拒绝改变,很可能也会变成“世代更替”的牺牲品。

    大众本身都在激烈的内部争论中变革,学大众上一个时代的皮毛(单纯的品牌数量),可谓毫无意义。李书福不会那么浅薄,虽然眼下出手收购,能谈个好价钱(错过了蔚来是否因为杀价过猛,无从知晓),但只归因为“集邮癖”,显然过于简单化了。

    品牌富集与产能富集

    重点仍在于新能源,这是我们所处时代的趋势,明白无误。

    有一个规律,是贯通所有市场的,无论传统能源还是新能源,即品牌效应才是王炸。电动车品牌塑造最成功的,莫过于特斯拉。无论从产销量、技术指标、品牌知名度、全球市场占有率,特斯拉无疑集多个冠军于一身。

    即便有可能在电动领域的产品力上赶上特斯拉(王传福曾发出类似豪言),在品牌力上短时间也难望其项背。这是必须要承认的现实。

    而吉利自身,没有完成在2015年关于新能源产销量的预测。这不是吉利一家的问题,所有业内人士,包括工信部(监管部门)、电动车百人会(智库)和业内外舆论,都在几年前对电动车发展作了过头预测。原因无非两条:高估了技术发展趋势,低估了传统能源的相对优势。

    吉利现在所做一系列收购与合作,都围绕新能源产能、供应链和技术研发。既然电动车市场发展比预测的慢,正常反应应该是放慢收购节奏。而李书福不但没有放慢,反而加快收购步伐。产能盘下来,如果不能马上释放,需要承担放空成本。这点钱,包括收购本身的成本,对于今天的吉利集团来说,不算什么太大负担,这和当年收购沃尔沃那会已经不一样了。特别是和吉利的战略雄心比起来,财务代价是必须要付的。

    目前,吉利集团旗下新能源品牌有几何、极星、枫叶、Smart(与戴姆勒合资)。吉利和沃尔沃品牌旗下,也有各自的新能源产品。

    新能源产业还处于细分市场分化的前夜,“颗粒度”相对于传统燃油车来说还很粗糙。价格有重叠,不是问题。所以有人说吉利旗下新能源品牌自己打架,这无须担心,打打架没什么大不了。在美国市场,Model Y的最大竞争对手是Model 3,但没有影响后者继续称霸。

    与此同时,吉利引入ICT分工模式,试图组织空前规模的代工生产能力。百度、FF是眼下基本确定的客户。收购的力帆、猎豹、国金产能,都将改造成新能源生产线。

    宁可备而不用,而不捉襟见肘

    2020年,吉利销量超过142万辆,连续4年蝉联中国品牌第一。但是,吉利在全国拥有20多个生产基地,总产能达到300万辆,产能利用率不足50%。其中有正在改造和改造完成的新能源产能,也被计算在其中。

    吉利不担心暂时的产能过剩。无论代工模式,还是新能源未来的市场,都需要进行产能储备,只不过是以什么节奏进行的问题。现在看,吉利的逆周期扩张颇具急迫感。恒大和宝能其实也在做同样的事,而且投资更大,但因为什么都要新建,产能储备效率和绝对数量远不如吉利。

    这个逆周期,逆的是传统能源车市场周期,而新能源的景气周期刚刚开启。新能源是否也是长周期,这个恕难预料,因为我们还没有经历过一个完整周期。新能源现有的起伏,都受到政策干预而扭曲。

    李书福愿意赌,而且是加大筹码,不过距离“梭哈”还远得很。唯一的一次“梭哈”,是收购沃尔沃的时候。

    如果提早部署了超大产能,只是带来财务压力。但如果要产能的时候拿不出来,结果就是生意被别人抢走。市场份额没了,就什么都没了。有产能大棒不用,和没有大棒,是两个概念。

    在尚未树立起品牌优势之前,代工规模也是核心竞争力。依靠规模优势,吃死潜在对手。新研的浩瀚架构(2020年4月发布),也需要大量订单来摊薄边际成本。

    新能源的核心供应是电池。在2020年之前,吉利就对电池自身的供应链进行布局。电池材料方面,收购宁波富锂电池12%股份、福建常青新能源有限公司(拆解回收钴、锂等);电芯方面,收购山东衡远新能源48%股份,浙江衡远新能源49.48%股份,湖北弋驰新能源100%股份,与宁德时代成立合资公司(占股49%),与LG合资(占股50%);PACK方面,收购威睿电动汽车技术(苏州、宁波)100%股份,在杭州湾规划50万套PACK产能;电驱方面,收购科力远11.1%股份。这些动作,更是伏于水下,没有太多动静。

    围绕新能源的未来,吉利正在加紧布局。在对手们还停留在几万产能、产销平衡的小日子里面,吉利正在部署几十万、乃至上百万的新能源产能。未来几年,就可以知道谁看得更准,更远。(文:大鹏)

    次阅读
    3评论
    3赞同
    收藏
    分享
    3评论
    3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