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爱“它”哪一点这次开老款飞行家给我的感受和上一次开不太一样,可能是我开的车多了,观念上发生了些许变化。 - ★【底盘】 首先是这台车的底盘滤震,次低配尊雅是没有空悬的,所以路感是比较清晰的,走大坑包时对振动的过滤相对一般,有点类似于车轱辘砸坑里的那种感受。底盘支撑倒是不错,后悬在走起伏路段时有相对明显得大船感,上下忽悠两下再收敛住车身,整体是很厚实的那种忽悠。我个人感觉放在飞行家这种偏豪华的大车上,如果滤震效果能再好点会更出色,这是我觉得一般的地方;而保留一定的大船感,上下适当的忽忽悠悠问题不大。 如果只看乘坐舒适性和滤震这部分,没有空悬的飞行家确实和目前同尺寸的新能源SUV差距挺大,那些车舒适性绝对比非空悬版飞行家要出色。目前我还没开过最新款大连屏的飞行家,不清楚新款非空悬版底盘舒适性会不会更好点,也不清楚带空悬的飞行家会不会舒服点。不是带空悬的车就一定会更舒服,以现款在售的JEEP大切诺基为例,同样顶配带空悬,但坐着并不舒服,空悬在每台车上的作用不同,在不同属性的车上空悬的作用也不同。 - ★【转向】 飞行家转向的随速增益是很明显的,我觉得不是很均匀,但并不影响我驾驶。低速时助力很轻盈,但不是像理想L9那种很轻飘飘的轻,来回前后挪车时转方向盘不会感觉累挺,转向力是很均匀的;大概速度到了30km/h往上,转向明显变沉,力矩空行程变得更明显,大概偏离中心区14度左右,转向力会很明显变沉。虽然这车两米宽,但车头指向性还算可以。 转弯半径比我想象的小,华山路那边的路掉头,大概隔两条车道能转到第三条车道上来,我转两圈方向盘以为到头了,没想到还有个大半圈儿。 - 【动力】 3.0T开着还是爽,配合上浑厚声浪和出色的隔音,我总想深踩油门让发浪大点声儿哈哈,确实好听,爱听。标准模式下有些窜,如果我长时间开这车,市区代步我会放到经济模式,堵车时用标准模式有电脑难受,需要更精确地掌握油门开合程度,否则踩深了往前窜,一脚油门一脚刹车很累挺。 变速箱有很明显的存在感,几乎是升档都有很明显的顿挫,能明显感受到车在升档时往前蛄蛹了一下;降档到没啥感受。 - 飞行家近两年的月销量只有不到500台,车肯定是好车,但放在国内市场,它真没啥竞争力。尺寸大,开在路上很气派,但内部空间表现只能说是一般;3.0T发动机是个稀有货,但现在推崇的是更节能的新能源;新款换上大连屏,但操作逻辑和布局略显复杂,和新能源没法比,同时还没有智驾系统,只有个L2辅助驾驶;竞品还有个X5L,虽然人家是2.0T的(也有3.0T),但人家叫宝马啊,大五座空间巨大,底盘舒适性也比无空悬的飞行家好。所以这么看,买飞行家的人都是有独到见解的人。
#提车日记观望了很久,从今年七月份就开始看车,看了很多车,奥迪的q3,宝马的x1,奔驰的glb,林肯的冒险家,凯迪拉克的xt4,因为家里没有特别高的人所以就考虑紧凑型SUV就够用了,刚开始的时候没有考虑排量的问题,后来发现油价越来越高,自己又不太追求太高的动力就想着放弃2.0t的车型,这样的话林肯冒险家和凯迪拉克xt4这种全系就是2.0的车型自然就不考虑了,然后就是宝马的x1,车子确实不错,但是考虑的1.5t发动机只有三缸也就pass掉了,然后就是奔驰的glb1.33t,从数据上看奔驰的1.33发动机功率还是蛮高的,所以就在这两个之间来回盘旋 11月21日去试驾了奔驰glb和奥迪q3,个人感觉奥迪q3在驾驶感受和动力方面都略微强于奔驰glb,不过有一说一奔驰的内饰确实很让人难以拒绝,但是glb坐进去细看的话确实有一些塑料感,最后当天就直接订了q3,因为一直都在和销售联系,在试驾q3的时候路过4s店的库房,也确定了有现车,当天就交钱了,因为交完钱以后有些晚了,就等到了第二天提车,第二天本来打算提车上牌一天搞定就约的下午三点,然后由于一些事情耽误了一下去的时候都四点多了,就没能上牌,第三天上的牌,总体来说奥迪的服务态度还是可以的 感谢ANDY圈主推精。
#圈友鲜试驾🚗去年7月份,我有幸试驾了新款迈腾B9,结合本次试驾的迈腾B8,我认为还是B9开着更爽,不管是动力表现还是整体的车厢静音性(NVH)上做的确实更好,但是B8也不差事,日常驾驶完全足够了。以下是具体试驾体验: ⁻ 🚗B8和B9试驾车都是顶配,区别只在于B8是2.0T低功率,B9是高功率。先讲讲动力,B9的动力输出确实是更猛一些,尤其是设置为运动模式下轻轻一脚油门推背感就很强,而B8跟我当天试驾的探岳L总体比较比较相似,就是不管你设置为哪种驾驶模式,B8在起步阶段都是比较肉的,如果说油门踏板踩得比较轻,那B8基本上可以说是龟速向前蠕动的,不过往深稍踩油门的情况下,B8的动力表现基本上是匀速上升的,要是说继续往深里踩油门,整个发动机的转速感觉在迅速提升,涡轮开始介入,但整个车的动力表现依然是非常稳重的,只不过提速变快了不少,总体形容的话,就是如果说我喜欢操控驾驶的话,那么还是新款B9更能满足我的需求,动力加速干脆利落而不是拖泥带水,B8只适合日常驾驶。 ⁻ ✅在50-70的加速工况下,B8的动力确实是稍微有一少段感觉动力稍微是停滞的,我猜这一表现应该是变速箱存在轻微换挡顿挫,不过除非我自己是大脚油门的情况下又重踩刹车,否则这个换挡顿挫是感知不到的。另外湿式双离合的变速箱感觉在整个试驾路段中激烈驾驶是有保证的,我从试驾到结束应该是20多分钟,整体动力的表现确实是非常优异的。 ⁻ ⭕B8的驾驶整体视野是非常空阔的,整个A柱的前边非常窄,所以更有利于观察注意到来往的行人和非机动车。另外驾驶过程中,我感觉B8的方向盘上半段比较粗,下半段比较细,所以打摆方向盘的时候总是感觉手里的握持性是粗细不均的。好在整个方向盘的材质摸着很丝滑,打方向盘的时候也是那种相对厚重的感觉,而不是轻微发飘,打死方向盘应该是需要两圈半吧,我确实是有点记得不轻了,唯一的不足应该是驾驶人阳光直射我总是感觉方向盘稍微有点味儿,也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 ⁻ ⭕B8的刹车踏板我认为比较软一些,但没有任何刹车虚位问题,从前半段浅踩到后半段深踩,B8相对来说前半段制动效果更慢一些,这也符合毕竟你如果前半段就制动效果特别好的话,那就后排点头感就会特别重,影响后排舒适性。另外在市区驾驶,车辆本身而言动能回收就比较强,所以刹车踏板的使用工况并没有油门多,整个刹车后半段是非常线性的,所以基本上稍微往深里踩,车辆的制动效果非常明显。 ⁻ ✅我在主副驾和后排都坐了一段道路,总体感觉主副驾尤其是副驾其实更多的还是感觉滤震做的不够到位,经过连续减速带时,总是感觉前悬挂特别硬,对于地面的缓冲力过滤的不是很彻底,所以副驾的路感特别清楚,比较硬。后排的话整体底盘对于细碎道路和石子的滤震是比较彻底的,在经过烂路的过程中,整体车身是来回左右晃动的,但底盘不散,路感相比于Q5L也确实是舒适不少,后排我没有感知到路面有特别多的石子颠簸等等,总体来说偏向的很舒适,但是B8最大的好处是让你有比较硬的路感,这样的话不会像某些新能源一样底盘太软反倒是船感特别明显。 ⁻ 转弯半径在前一篇文章中也说过,不算很小,但是B8最大的好处就是后排侧倾控制的非常明显,所以在突然打摆方向盘超车躲避障碍物或者掉头时,后排乘客的甩尾感并不重,基本上稍微感觉一下车辆就已经转弯回正了。 ⁻ 🚗在车外的时候发动机噪音确实不算小,但是进去车厢内,我感觉迈腾B8做的最好的就是发动机上有厚厚的一层泡沫缓冲垫,所以车厢内基本上感知不到发动机的抖动,前车机盖的分离还是非常有效果的。不过在市区驾驶中B8的胎噪确实比较大,哪怕关闭车窗以后也不可避免,可能厂家也是为了耐磨防滑做了不同层面的取舍吧。 ⁻ ⭕说说我觉得不好的地方,迈腾B8最大的不足就是哪怕我买的是顶配,依然还是没有360全景,后面要么我自己买选装,要不我去别的店装第三方的,我认为与其说普及智驾,不如说先把基础科技舒适性的配置补齐,然后再去谈L2的辅助驾驶、智驾等等。B8的车身长度还是比较长的,再加上倒车的时候整体的倒车幅度比较大,所以很容易发生剐蹭,这一点千万得注意。 ⁻ B8做的不错的地方在于竟然没有太多的异响,更多的只是行驶时风吹拂着车窗玻璃轻微抖动的声音,我个人觉得大概率是B8的零配件已经很成熟了,公差比较小所以异响控制的很好。 ⁻ 🚗总结:我认为迈腾B8其实是一台很中规中矩的家用车,B8开着对比我之前开的秦PLUS甚至拿铁而言,整个底盘质感完全是毫不逊色的,除了动力表现不如插混以外,B8的制动表现我觉得做的更好,刹车表现符合人体工学。再说B8的方向盘操控手感及阻尼感也很合理,总的来说我觉得B8就是一台你挑不出任何明显毛病的家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