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26款深蓝S071. 外观设计:采用领先体态设计与共生美学外观,融合流畅线条与力量感型面,有星焰贯穿式尾灯等设计元素,整体造型时尚动感,视觉张力十足。 2. 内饰配置 - 材质与工艺:车内软包面积高达10.7㎡,部分区域采用100%绒感麂皮软包覆,与问界M9同款材质;提供月雾灰、热浪橙、暮烟紫三款内饰色彩,搭配高级皮质打孔座椅工艺,质感高级。 - 细节设计:星河律动氛围灯与浮光律动音箱氛围灯,营造沉浸式浪漫座舱环境;前排双零重力按摩座椅,主驾16向、副驾14向电动调节,还有石墨烯加热与理疗等功能。 3. 智能配置 - 车机系统:搭载Deepal OS智能操作系统,配备高通骁龙8155芯片等,系统运行流畅,响应速度快;15.6英寸“向日葵”中控屏可向主驾或副驾偏转15°,阳光下清晰度与触控流畅度无衰减;支持四音区语音控制,响应速度毫秒级。 - 辅助驾驶:中低配车型搭载Deepal AD PRO辅助驾驶系统,高配车型搭载华为乾昆ADS SE辅助驾驶系统,能实现智能领航辅助、智能泊车辅助、高速领航辅助(NCA)等功能,对路况识别准确,操作连贯自然。
#每月为车花多少钱我是1.5排量的轿车 若每月行驶1000公里,1.5L轿车综合油耗约7-8L/100km,按当前92号汽油约8元/L计算,月油费约560-640元;若行驶2000公里,则约1120-1280元。 2. 洗车费: 普通洗车每次30-50元,每月洗2-4次,约60-200元;部分小区有自助洗车点,费用可更低(约20-50元/月)。 3. 停车费: 差异较大,若小区月租200-500元,上班/商圈临时停车每月约100-300元,合计约300-800元;无固定车位或郊区用户可能更低(甚至仅临时停车几十元)。 4. 保险费: 新车首年交强险+100万三者险+车损险约4000-6000元,平均到每月约330-500元;老车逐年递减,若仅买交强险+三者险,月均可降至200-300元。 总计: 每月基础花费大致在 1250-2620元(按1000公里里程、中等停车成本计算),若行驶里程增加或停车成本高,费用会相应上升。
#车品吐槽大会很多宣称“提升动力、降低油耗”的燃油添加剂,对现代汽车的精密燃油系统作用有限,反而可能因成分问题堵塞喷油嘴;插在点烟器或OBD接口的“节油器”,更是通过虚假数据或心理作用误导用户,毫无实际节油效果。 2. 方向盘助力球 宣称“省力、方便掉头”,但会破坏方向盘的正常操控反馈,紧急转向时容易打滑,影响精准度,尤其对新手来说,可能养成依赖习惯,增加事故风险。 3. 座椅套(全包式,尤其带安全气囊的座椅) 部分全包座椅套会遮挡侧安全气囊的弹出路径,发生事故时气囊无法正常展开,直接威胁安全;此外,劣质座椅套可能因摩擦系数不足,急刹时导致身体滑动,影响操控。 4. 车载香薰(劣质或强刺激性) 廉价香薰多含酒精、香精等有害物质,高温下易挥发有毒气体,影响健康;部分挂在出风口的香薰,还可能因震动掉落,卡住空调叶片或影响驾驶视线。 5. 汽车底盘装甲(过度喷涂) 原厂底盘已有防腐处理,过度喷涂劣质装甲可能因材质过硬导致共振异响,甚至覆盖排水孔造成积水锈蚀,反而适得其反。 6. 手机支架(位置不当或固定不稳) 安装在方向盘正前方、遮挡仪表盘的支架,会严重影响视线;固定不牢的支架在颠簸中易掉落,干扰驾驶操作,存在安全隐患。 7. “万能”清洁剂 宣称能清洁内饰、发动机舱、玻璃等所有部位的清洁剂,往往针对性不足,可能腐蚀真皮座椅、橡胶件或电子元件,不如专用清洁剂安全有效。 8. 车衣(劣质或长期覆盖) 廉价车衣材质粗糙,风吹摩擦会划伤车漆;长期覆盖不通风,车内外温差导致的水汽会在车漆表面形成水印,甚至滋生霉菌。
#二手车的真香时刻1. 价格优势大:新车落地就贬值,而二手车省去了购置税、新车溢价等成本,尤其是车龄1-3年的准新车,性价比很高,花更少的钱能买到更高配置或级别的车型。 2. 贬值率低:新车前几年贬值快,二手车(尤其是车龄稍长的)后续贬值速度明显放缓,再次换车时亏损相对较少。 3. 适合新手:新手驾驶技术不熟练,磕磕碰碰难免,二手车维修成本低,即使有小剐小蹭,心理和经济压力都更小。 4. 配置更丰富:同价位下,二手车能买到比新车配置更高的版本,比如更高档的音响、座椅加热、智能辅助系统等。 5. 车况难判断:存在隐瞒事故、泡水、火烧等问题车的风险,普通消费者难以仅凭外观判断,需要花时间验车或找专业机构检测,增加了购车成本和难度。 6. 维修保养隐患:部分二手车可能存在隐性故障,或前任车主保养不当,后续使用中可能需要频繁维修,尤其车龄较长的车,易损件老化问题更突出。 7. 质保缺失:多数二手车过了原厂质保期,一旦出现大问题,维修费用需全部自担,而新车通常有较长的质保期,更有保障。 8. 手续复杂:过户流程涉及档案转移、税费缴纳等,若遇到手续不全、产权不清的情况,可能引发纠纷。 9. 车型款式较旧:二手车的车型年份相对较老,在外观设计、技术配置(如新能源车型的电池技术)等方面可能不如新车先进。 总的来说,二手车适合预算有限、能接受一定车况风险,且注重性价比的人群;如果追求全新体验、省心的质保服务,新车可能更合适。购买二手车时,务必仔细验车、核查手续,降低风险。
#速腾L抢先评- 外观设计 - 时尚大气:采用全新家族式设计,前脸有狭长熏黑格栅与IQ.Light大灯相连,搭配贯穿式灯带和发光logo,极具辨识度。发动机盖前探,有立体感的折线设计,保险杠下方有横向贯穿的大面积梯形进气设计。 - 溜背造型:车身侧面线条趋于平直,侧窗轮廓有溜背趋势,平滑车顶与尾部上翘的行李厢盖过渡自然,搭配高亮镀铬饰条,既显运动又不失稳重。 - 运动车尾:车尾造型方正,黑色底色的贯穿式尾灯造型锋利并向两侧延展,超红光光源使点亮后识别度更高,下方保险杠很规整,采用隐藏式排气。 - 内饰配置 - 科技感强:配备15英寸触控智能2K悬浮中控屏、10.25英寸全液晶仪表以及W - HUD平视显示系统,组成三屏交互空间。车机搭载高通8155芯片,运行流畅。 - 质感舒适:大量采用软性材料,三种主题配色丰富了座舱氛围。菱形纹理运动座椅包裹性佳,中高配车型座椅皮质包覆搭配对比缝线。配备全景天窗带电动遮阳帘,双区域自动空调的触控按键与中控台浑然一体。 - 空间布局 - 宽敞舒适:车长4812mm,轴距2731mm,车宽1813mm,车高1479mm(部分车型1472mm)。车内空间大幅提升,后排腿部与头部活动余量增加,中间地板隆起降低,乘坐舒适性提高。 - 智能配置 - 智能互联:车机采用Linux + Android双系统架构,全新语音助手支持普通话、四川话、粤语多种语言交互,识别准确率超95%。融合一汽-大众自研AI大模型与云端Deepseek混合大模型技术的问答系统,语义理解更精准。在原有CarPlay、CarLife的基础上,新增HUAWEI HiCar支持。 - 驾驶辅助:搭载IQ.Pilot增强驾驶辅助系统,可实现120时速下的高速领航辅助、变道辅助、避让辅助、红绿灯识别与启停辅助等功能。 - 动力系统:全系搭载1.5T Evo2发动机,最大功率118kW,峰值扭矩250N・m,匹配7速双离合变速箱,0-100km/h加速8.8秒,最高车速可达200km/h,动力满足日常使用。 - 价格:2025款有改款200TSI DSG飞越版等多个版本,价格在13.99万-17.29万之间
#二手车vs新车- 新车:价格较高,包含购置税(约车价的10%)、保险(首年费用较高)等,前期投入大;但折旧速度快,前几年贬值明显。 - 二手车:价格更低,尤其是使用3 - 5年的车,贬值幅度已较大,性价比高;无需缴纳购置税,保险费用也相对便宜,整体前期成本低。 二、车辆状态与保障 - 新车:零里程、无使用痕迹,车况有保障;通常享受厂家质保(3 - 5年或一定里程),维修保养可依赖4S店,省心度高。 - 二手车:车况参差不齐,可能存在隐藏问题(如事故、泡水、调表等),需仔细验车;部分车可能过了质保期,维修保养需自行承担,依赖第三方维修店,风险较高。 三、使用体验 - 新车:能享受最新的设计、技术(如智能驾驶、车机系统)和配置,车内无异味,驾驶质感全新。 - 二手车:设计和技术相对老旧,可能存在磨损、异味等问题,但部分老款车型机械素质稳定,维修配件便宜。 四、适用人群 - 新车:适合预算充足、追求品质和省心、对车辆新技术有需求,或计划长期使用(5年以上)的人群。 - 二手车:适合预算有限、新手练车(避免磕碰心疼)、短期内可能换车,或喜欢经典老车的人群。 简单来说,新车胜在“新”和“稳”,二手车胜在“省”和“灵活”,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权衡选择。
#买车你能接受等多久只要和经销商沟通好。等半年也无所谓。我购买摩托车就等了十几天。当时经销商说的两周之内一定到否则退款。过了那个冲动的年龄了,没什么好激动的,不过提车还是挺开心的。而且提车那天把车装配好之后,我并没有急着骑回家。
#车内如何快速降温1. 通风降温 - 车门对流通风:打开全部车门或车窗,让车内热空气与外界冷空气形成对流。热空气轻会上升排出,冷空气重会流入,快速降低车内温度。若有微风,降温效果更佳。 - 利用空调外循环:启动车辆后,先开启空调外循环,将车内热空气抽出,再调至内循环,可避免外界热空气持续进入。外循环能加快空气交换,带走车内热量。 2. 遮阳设备辅助 - 收起遮阳挡:停车时使用遮阳挡,暴晒后行车收起,能反射阳光,减少车内吸热。遮阳挡有前挡风玻璃、侧窗等类型,可按需选择。 - 利用天窗遮阳板:若车辆有天窗,打开遮阳板,热空气会通过天窗排出,加速降温。 3. 空调合理使用 - 先开风扇再开制冷:启动车辆后,先打开风扇,调至最大风速,运转1 - 2分钟,排出热空气,再开启制冷功能,设置合适温度与风速,可提高制冷效率。 - 调节出风口方向:将空调出风口向上调,因冷空气下沉,可快速降低车内整体温度。 4. 其他降温小技巧 - 使用冰袋或冷水:将冰袋或装满冷水的密封容器放在车内座位、地板等位置,吸收热量降温。但注意冰袋不要漏水,避免弄湿车内物品。 - 喷洒降温剂:市场上有汽车专用降温剂,成分多为干冰等,喷在车内能快速吸热降温。喷时保持距离,避免喷到内饰造成损坏。
#快充VS长续航谁更重要我觉得都很重要。没有长续航,不能快充,都会影响到赶路的效率,那这样就失去了汽车的意义。在我认为,真实续航能到500公里以上,然后还具备至少现有的快充技术。才算勉强合格。开一天车一般最多也就500—1000公里。这时候你到达目的地了,自己睡一觉,晚上车也有足够的时间充电。这样才有利于规划行程,然而现有的电池技术很难达到这个要求。
#你对爱车的空间满意吗. 车内常规储物空间 - 中控台及车门储物格: 中控台下方常设计开放式或带盖储物槽,可放手机、钥匙等小件;车门内侧储物槽一般分层设计,下层能放水瓶(常见500ml左右),上层可放钱包、纸巾。部分车型车门储物槽还带防滑垫,避免物品滑动。 - 中央扶手箱: 多数车型的扶手箱深度适中,能容纳纸巾盒、墨镜盒、充电线等,部分豪华车型还带冷藏功能,可临时存放饮料。 - 手套箱: 位于副驾驶前方,容积通常能放下几本手册、雨伞或小件杂物,部分车型带阻尼缓冲或分层设计,提升实用性。 2. 座椅周边储物细节 - 前排座椅后背储物袋: 部分车型标配织物或网兜材质的后背袋,可放杂志、平板电脑,高端车型可能配备折叠小桌板,兼顾储物与使用需求。 - 杯架: 前排中央通道通常有2-4个杯架,部分带限位装置,适配不同尺寸水杯;后排中央扶手若带杯架,多为隐藏式设计,不使用时可收起。 3. 后备箱储物能力 - 常规容积: 紧凑型轿车后备箱容积约400-500L,能放下20寸登机箱+背包;中型轿车可达500-600L,可容纳28寸行李箱+婴儿车;部分掀背式轿车(如大众CC)后备箱开口大,扩展性更强。 - 灵活设计: 后排座椅支持4/6比例放倒时,可扩展储物空间,搬运长条形物品(如滑雪板、自行车)更方便;部分车型后备箱底板可调节高低,或暗藏储物格,用于存放备胎或工具。
#你信任辅助驾驶吗对辅助驾驶的信任度其实得看具体场景和技术成熟度啦~ 首先,现在的辅助驾驶像ACC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这些功能,在高速或路况简单的地方确实能减轻驾驶压力,比如跑长途时不用一直踩油门,车能自己保持车距和方向,这时候合理用的话还挺方便。但它本质上还是“辅助”,不是完全代替人开车,像遇到突发状况(比如旁边车突然插队、路上有障碍物),系统可能反应没那么灵活,得靠人及时接管。 而且不同品牌的辅助驾驶技术差异挺大,有的识别精度高,有的可能在复杂路口容易“犯迷糊”,比如误判红绿灯或者行人。之前也有新闻说有人依赖辅助驾驶结果出了事故,其实就是没搞清楚它的边界——它不是自动驾驶,驾驶员必须时刻盯着路况,手不能离开方向盘。 我觉得可以信任它的“辅助作用”,但不能把安全完全交给机器。就像开车时用导航一样,它能帮你指路,但认路和规避风险还是得自己来~ 你平时开车会用辅助驾驶吗?有没有遇到过什么有意思的情况呀?
#保养有必要去4S店吗保养汽车并非一定得去4S店,各有利弊,以下从几个关键方面为你分析: 专业性与技术支持 - 4S店优势:4S店接受汽车厂家专业培训,技术人员对特定品牌车型构造、技术参数熟悉,能精准诊断与维修。且4S店会及时更新技术信息,掌握厂家发布的技术改进、召回等资讯,在处理复杂故障和新技术应用上有优势。例如,新款车型发动机或电子系统问题,4S店技术人员能依厂家指导快速解决。 - 独立维修厂情况:部分独立维修厂也有经验丰富、技术全面的技师,一些资深维修人员在汽车维修领域摸爬滚打多年,对各类车型常见故障处理得心应手。但整体而言,独立维修厂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缺乏厂家直接技术支持,处理罕见或复杂技术问题可能力不从心。 配件质量 - 4S店优势:4S店配件直接由厂家供应,质量有保障,与车辆匹配度高,能最大程度保障车辆性能与安全性。比如更换发动机关键部件,原厂配件公差标准严格,能确保发动机正常运转。 - 独立维修厂情况:独立维修厂配件渠道多样,虽部分使用原厂配件,但也有大量品牌件、副厂件。品牌件质量可靠,性价比高;副厂件价格低廉,但质量稳定性和匹配度可能逊于原厂件,长期使用可能影响车辆性能,如非原厂刹车片可能导致制动效果不佳。 价格 - 4S店劣势:4S店运营成本高,包括场地租赁、人员培训、设备采购等,这些成本会分摊到保养服务中,导致保养费用较高。以小保养换机油机滤为例,4S店价格可能比独立维修厂高出20% - 50%。 - 独立维修厂优势:独立维修厂运营成本低,价格相对亲民。同等保养项目,独立维修厂价格可能更实惠,对注重经济性的车主有吸引力。不过,个别不良维修厂可能存在低价吸引顾客,维修中以次充好、虚报项目等问题。 售后服务 - 4S店优势:4S店售后服务体系完善,有规范服务流程与质量监控。保养后若因服务或配件问题出现故障,4S店会负责解决,提供一定质保期服务。如车辆保养后发动机因配件质量问题出现异常,4S店会免费维修更换。 - 独立维修厂情况:部分规模大、信誉好的独立维修厂售后服务也不错,但总体而言,相比4S店,其售后服务保障程度可能较低,处理售后问题流程和标准不如4S店规范,遇到复杂售后纠纷,消费者维权难度可能更大。
#再选一次还会选现在的车吗我是一辆长安逸动。家用完全够。用了8年了。离换车应该不远了,虽然也没什么大毛病。但是时间长了有点疲倦了。想体验一下新的车辆。不可能在买长安的车了,并不是长安车有什么问题不喜欢。就是单纯的想试试其他品牌,体验一下不一样的感觉。不知道8年的长安逸动能出多少钱。如果合适,抽时间换掉它。过10万公里了。下一辆网友会为我推荐什么车呢?期待你们的评论推荐。预算10万。要求轿车,皮实耐用,相对省油。适合家用。
#养一辆车要花多少钱我一辆小排量轿车,一般妻子在用,我一般骑摩托车。汽车一年差不多12000公里左右。燃油费5—6千吧!没有记账细算过。保险2200吧!保养一般不会超过500每年。洗车一般自己洗,冬天让洗车店洗,一年300元够了。违章罚款8年时间交了800元。我们开车比较小心,罚款次数可以数的过来。停车费 ,一般外出没办法会有一些,大多数情况下在本地,不用停车费。综合算100吧!8年时间没有撞过别人,但是被撞了3次。都是小事故,都是对方全责。摩托车费用便宜的跟不要钱一样,所以从来没在意过。一年也就跑个8000公里左右。
#夏季用车指南夏季雨季用车有不少需要注意的地方,以下是一些关键事项: 出行前检查 - 轮胎:查看胎压是否正常,胎面花纹里的石子及时清理,避免雨天打滑。 - 雨刮器:检查胶条是否老化、开裂,刮水时有无异响或模糊,确保视线清晰。 - 车灯:测试大灯、雾灯、示廓灯是否正常,雨天视线差,灯光能让自己和他人更安全。 - 排水系统:检查天窗、车门的排水孔是否堵塞,避免雨水堆积渗入车内。 驾驶时注意 - 控制车速:雨天路面湿滑,车速不宜过快,保持安全车距(至少平时的1.5倍),避免急刹车,以防车辆打滑失控。 - 慎用空调:车内起雾时,可开启空调制冷除雾,或打开车窗一小缝让空气流通,别依赖“干擦”影响视线。 - 避开深水:遇到积水路段,先观察水深,若超过轮胎一半,尽量绕行;必须通过时,挂低速挡缓慢通过,中途别换挡或停车。 - 远离大车:大型车辆溅起的水花可能遮挡视线,甚至导致小车打滑,尽量保持距离或超车。 停车与善后 - 避免低洼处:停车别选地下车库入口、低洼路段或大树下,以防积水或树枝坠落。 - 及时清洁:雨后车身有雨水残留的酸性物质,尽快洗车,尤其底盘、轮拱等部位,避免生锈。 - 车内防潮:雨后车内易潮湿,可放除湿袋或打开车门通风,若地毯进水,及时晾晒,防止发霉产生异味。 特殊情况处理 - 车辆涉水熄火:千万别二次启动发动机,以免损坏内部零件,应立即拨打救援电话。 - 漏电或故障:若发现车灯闪烁、电子设备失灵,可能是电路受潮,可尝试打开引擎盖,用干布擦干电瓶和线路接口。 做好这些细节,能让雨季用车更安全省心哦~ ☔️
#语音控车吐槽大会语言控车虽然方便,但也有不少让人哭笑不得的“无语”时刻,比如: - 口音识别翻车:方言或带口音的普通话容易被误判。比如想说“打开天窗”,结果系统听成“打开车窗”,大冷天给你把窗户降下来…… - 关键词误解:说话含糊或用词接近时,系统会“瞎操作”。比如说“我要听《晴天》”,它可能误以为“打开空调”,直接把温度调低;喊“导航去公司”,若语速快成“导公”,可能直接给你搜奇怪的关键词。 - 环境音干扰:车内有小孩哭闹、音乐声大时,系统会“断章取义”。比如你跟乘客说“把手机递我一下”,它可能突然抢答“已为您拨通手机”,瞬间社死。 - 逻辑迷之操作:有些指令得严格按“格式”说,不然就“罢工”。比如想说“把空调调到24度”,必须说“设置空调温度为24摄氏度”,少一个字都可能被无视,像跟机器人对暗号一样麻烦。 - 突然“自言自语”:有时没喊唤醒词,它突然冒一句“我在呢”,或者莫名播报新闻,大半夜开车时能吓一跳,仿佛车里多了个“话痨”幽灵…… 这些瞬间虽然让人无奈,但也成了不少车主的吐槽笑点,只能安慰自己“科技还在进步”啦~ 😂
#人生第一辆车选新车还是二手车单从使用练习方面讲。更偏向于二手车,但是一般人不够专业,辨别二手车车况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为了少踩坑,我选择的新车。但是如果能保证二手车的可靠性,可信度。还是愿意选择二手车的
#最羡慕电车的配置其实电车上的配置油车都是可以做到的,非要比,我只能选择一个电车能具备而油车不具备的优点,那就是噪音,电车噪音小,油车很难具备,但是电车由于电池原因,重量特别大,这可是缺点,如果有一天能发明出高容量电池解决这一问题,一定会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发明。
#最不值得买的汽车用品静电带,我认为最不值得,最没用的东西。安在排气管上说是能防静电。个人觉得非常可笑。拖在地上还有噪音,真不知道这些人咋想的,每次看到这个东西我就想笑。这是实在没东西给车买了吗?即便真的能防静电,它带来的弊端也比用处大,首先是噪音,一直拉着个带子在车后面跑,不难受吗?汽车设计师花了大把时间精力减小的汽车噪音,被你一个静电带完美覆盖。还有审美上,我不明白这玩意有什么美感。
#买这车你后悔了吗这车总体还比较满意,皮实耐用,实用性也不错,缺点方面,最不能接受的就是车身不正,跑偏。我拍的图中都能说明车身不正。发现问题到修好这段时间特别后悔买这个车。售后跑了几趟没搞定。后来我自己想办法搞好了。搞好后就没那么后悔了。封面图明显看到车轮偏左,那个轮胎图片也能看出车轮偏磨。种种迹象表明车身不正,重心偏右。骑到车上和车较着劲呢!骑的比较累。就这样歪着骑了3000公里。实在忍受不了,都想卖掉了,后来找原因,终于找到地方了,改了一下位置,后轮现在正中心了。车自然不跑偏了。其他的比如坐桶小,油箱小都是提前知道的问题,所以也能接受,当然,要是能大一点更好。
#电车续航多少才不会焦虑电车不仅仅是续航焦虑的问题,衰减,冬季续航打折,安全问题,车身重量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来自电瓶技术的问题。如果能提高电瓶技术,相信电车一定能成为主导地位。希望未来后辈们能够努力研发出满意的电池,这一定是推动人类进步的一项重大技术。将和汽车的发明一样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