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打卡地分享分享一下dl250去乐亭山打卡,我是和女朋友一块儿去的,山上风景真好。 因为是两个人一辆车再加上山路情况复杂,我特意把边箱卸掉了,这样能保证更好的操控,还能减轻一些重量,保证动力更足。 乐亭山离我们住的地方导航距离33km,大部分走省道和乡道,山上有盘山路,还有一段比较难走的砂石路,大致的路况是这样的。为了进山,我们一大早就起来了,8点钟出发,车上还备了雨衣,害怕山里天气变化。 Dl250的表现还是真不错的。在国道省道上我骑车的平均速度是50km/h,此时的发动机转速在3500转左右,摩托车的震动很小,骑行起来特别的舒适惬意。同时50km的车速,风噪也很小,边看着风景边聊着天儿,慢悠悠的向目的地出发。 Dl250跑盘山路的操控性真让人满意。摘掉边箱之后的dl250像一辆街车,虽然我们是两个人一辆车,但是丝毫不影响他的操控。转弯儿非常的轻松,毕竟有很多弯度较大的回头弯,甚至压弯儿都毫不费力。车辆动力也没得说,从山脚一直跑到山顶,用的档位是二档和三挡,一档几乎用不到,从山底跑到山顶,DL250的动力一点都没有衰减,没有出现发动机过热而导致造成动力不足。之前有一辆钱江的125小踏板,连续跑山的时候会造成发动机热衰减,跑一段时间就算把油门拧到底,速度也就最高35~40,动力衰减的很严重,发动机散热不行。 快到山顶的时候有一段沙石路,路面上很多碎沙石,还有很多雨水冲过的沟壑。Dl250在过较大沟壑的时候,前避震有点不够用,速度快一点的话,前避震会触到底,前避震的行程还是短了,而且前避震很软。后避震的表现还不错,比这的支撑性很好,同时韧性也很足,毕竟在这种烂路上的表现还是让人满意的。在沙石路上,abs的表现非常好,我们俩骑这个车速度控制在20km/h左右,在沙石路上行驶,遇到特别难走的路段会紧急刹车,Abs介入很及时,不会让轮胎抱死而造成侧滑,前后轮的abs表现都非常棒。 到了山顶之后就是拍照环节了,山上的环境真好,从山顶望下去,视野真开阔,看的人心情特别好,山底下还有个湖,山水相连美不胜收。我们还带了很多好吃的,带了折叠桌和折叠凳,度过了欢乐的一天。 本次打卡乐亭山用了一天的时间回到市区的时候已经下午5点了。总行程83km,Dl250的综合油耗是3.1L每百公里,这个油耗我还是很满意的,毕竟有很多山路再加上我们是两个人一辆车。 本次分享就到这里了,d250这款车还真的不错,能带我们去旅行,并且质量很可靠,不用担心他坏掉,大家在工作闲暇之时可以骑车出去玩玩,心情真的好。
#摩托车装备推荐这款头盔可以一盔四用,ILM的组合头盔,外形也十分的炫酷。 ILM 那组合头盔入手价格是669元,主体材质是abs工程塑料的。 这款头盔的外形非常好看,外形有点儿外星科技元素,看起来挺超前的。版画买的是黑白骷髅的,也特别的个性,真的是超喜欢这款头盔,超酷。 头盔的整体做工很好,组合件的接缝也非常的小,也很匀称,组合起来也不会有晃动,也不会产生异响,质感很好。内衬也特别的厚实,最里面特别的亲肤,内衬也是支持快拆的,很方便清洗。 头盔的重量是1800g,头盔有些重。毕竟组合亏的零件比较多,长时间佩戴会有点压脖子疼,但是城市通勤和短途佩戴自己也没有太大的感觉,不至于会压到脖子酸痛。 头盔的风噪在拉力盔状态下风噪比较大。风噪主要是帽檐产生的,骑行速度超过60之后会有呼呼的风声。头盔的通风很好,头顶的风道也比较大,下巴的风道也大。另外夏季骑行的时候可以把下巴拆掉,当3/4头盔用,但是会更好,夏季带这款头盔也没有压力。 总的来说这款头盔还是值得入手。多种形态 切换适用不同的骑行环境和季节。
#摩托车装备推荐从去年开始,我就用涅夫的kq1051冬季骑行手套,这款手套的品质不错,当时入手的价格是179元。 涅夫冬季手套的厚度和防寒。之前一直带涅夫KQ1051的夏季骑行手套,但是当温度降到10度以下的时候,夏季骑行手套就不顶用了。这款冬季手套的主体材质还是牛皮的,里面有加绒的设计,厚度比同款夏季的骑行手套厚了两倍多,戴上之后还是非常的暖和的,但是当温度降到零下5度以后,这款手套也不是很顶用了,只能防初寒,不能防严寒。当然了,这个秋末初冬季节带这款手套非常的舒服。 这款手套的做工比较精致。厚度比较大,但是分指设计又特别的灵活。很贴合手型,样子也非常的好看。缝线处处理的也十分到位,没有任何的线头。拳骨处有碳纤维保护壳,非常的好看,也很耐摔,很结实,手指部分则有橡胶的保护,防护这一块儿做的比较到位。 掌心处的设计比较防滑,能更紧的抓握住车把,手指处有触屏设计,不用摘手套也可以操控手机屏幕使用起来很方便。这款手套的售价有些偏贵,也可以接受毕竟是牛皮材质和碳纤维相结合的手套,也对得起这个价位。 快冬天了,大家都该换冬季骑行手套了,这个时候一早一晚真的很冷注意保暖。
#摩托车改装笔记入手摩托车之后进行了一些简单的改装,感觉越改越实用。 改装一,增加了一个38L的铝合金后尾箱。铝合金尾箱的品牌是星骑侠,费用是320元。底座和尾箱架花了160元。 H150原车的储物空间并不是很充足,因为没有平踏板儿,所以载物能力大打折扣。坐桶的空间也不是特别大,只能放得下3/4头盔,和一点小的物品。因为我平时带的是全盔,每次出门儿还得拎着头盔,非常的不方便。所以我决定增加一个尾箱。 我选择的是38L的铝合金尾箱品牌是星骑侠,买这款尾箱之前也对比了途者的尾箱,星旗侠的尾箱和途者的比起来,质量没有途者的尾箱好,但是星旗侠38L的尾箱比途者38L的尾箱轻了3kg,同时价格又便宜了200块。权衡下来个人选择了重量更轻,性价比更高的星骑侠38升的尾箱,主要也考虑到尾箱太重会影响操控,最终选择了星骑侠38L尾箱。 38L的尾箱对于踏板摩托车来说完全够用。能装得下我的Xl全盔,还能放得下护膝,护肘和骑行手套,装载能力完全够用。有了这个尾箱之后也特别的方便出门儿,再也不用拎着我的大头盔了,有时候出门买点东西可以直接扔到尾箱里,特别的方便。星旗侠尾箱的质量也还可以,毕竟是铝合金材质的,也很有质感。他的不锈钢锁做工也不错,开合比较顺滑,这款尾箱还是值得推荐的。 改装二,加装了护杠。H150原厂也没有护杠,没有护杠,在车辆摔倒的时候很容易摔坏车壳,另外在停车棚里停车的时候也容易被其他车辆刮花车身。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护杠可以在倒车的时候吸收大部分的能量,保护骑手的安全。 我加装的护杠品牌是jasd的,总共花费了460元。护杠的质量很好,管壁很厚,摸起来也非常的结实,一套护杠的重量是8kg。 安装完护杠之后,车从外面看起来大了一圈儿,看着更加饱满,更好看一些。护杠宽出车体六七公分,能很好的保护车辆在摔车的时候也能保护自己。个人觉得护杠还是很有必要安装的。 以上就是我的h150的一些简单的改装,花费不多,但是挺实用的。
#摩托车装备推荐这款AGV K1 头盔是我的第二款全盔,整体上来说还可以,但是有些地方不是特别的好。 这款头盔入手的价格是1490元,是一款abs材质的头盔,也就是abs工程塑料,头盔的材质一般,性价比也不是特别高。 头盔的外形还是很好看的,外形很流畅,带个尾翼非常的好看。另外AGV也是个大品牌戴出去也很有面子。 头盔的重量是1560g,和我上一款佩戴的Ls2的全亏重量几乎相当,材质同样是abs工程塑料的,头盔重量上没有什么优势,佩戴的时候非常的有分量,毕竟我还装了蓝牙对讲耳机,远途骑行戴这款头盔还是很压脖颈的,我最远骑过300多公里,一直带着这款头盔压的脖子都酸痛了。 头盔的风噪控制的还可以。镜片儿与盔体扣好了之后非常的严密,这也降低了一部分的风噪。同时它的通风孔很小,通风孔也不会突出盔体之外也不会产生额外的风噪,风噪控制的还可以。我一般使用的骑行速度是60km/h,蓝牙耳机开到60%的音量完全还听得清,头盔隔音不错。 头盔的风道非常小,散热不好。夏季佩戴这款头盔非常的热,速度在50以下,头盔就像个大蒸笼。 头盔的安全性还可以。采用的是金属双D扣,这种金属扣非常的结实,系好之后不会松脱。 做工方面马马虎虎。外边盔体的做工还可以,内衬的做工有点拉垮,内衬的记忆棉弹性不是特别足。另外里面的防震泡沫不结实,用手一抠就会掉泡沫。 佩戴舒适性方面也一般非常的夹脸,刚开始佩戴的时候脸部非常的紧,佩戴个一两个月之后会缓解,头盔设计的不是特别好。 AGV K1头盔非常帅气,追求颜值的话选择他也不错,性价比方面就不是很高了,国产同等材料的头盔,售价在四五百元左右,而k1头盔的售价在1500元左右,性价比不高。
#摩托车保养笔记我的摩托车更换机油机滤的周期是3000km,有很多朋友说5000km一换就可以,其实我觉得吧机油在3000km以后性能下降的就特别严重了。 更换的机油还是要买旗舰店的或者官方店购买,假的机油还是很多的,如果购买到假的机油会损坏发动机。我一直都是用的奔达原厂的机油,1.2L的价格是135元每次购买2L加一个机油滤芯,机油滤芯是30元一个。这样核算下来一次保养的成本是300元,当然了是自己动手保养。 保养之前的准备工作。更换机油需要将车辆扶正,因为没有大撑,我网购了一个起车架,顶在后轮之上将车辆扶正。还需要买一套17号的套筒扳手和机滤专用扳手。另外保养的过程中可以准备一副劳保手套/清洁手套。 将车辆扶正之后启动车辆运转几分钟,让车里的机油热起来,流动性更好一些,然后熄火。准备一个接油的桶,将油底壳的螺栓拆下。将发动机里的旧机油放在油桶里。放油大约10分钟左右就会完全放干。 等待放油的过程中将旧的机油滤芯卸下来,同时拧上新的机油滤芯,注意机油滤芯不要拧的特别紧,他们都是铝制的,非常容易滑丝,滑丝了之后会造成渗油。 最后拧上油底壳的放油螺栓。添加上新的机油即可。新机油两桶都加进去,刚刚好。更换机油的过程非常的简单,自己有点儿动手能力就可以胜任,还能省下不少的工时费。 更换完机油之后的感受。首先来说发动机的怠速会更加的稳定,更换机油之前怠速忽高忽低并且发动机的声音很杂,更换完机油之后,发动机的声音也更加的好听了一些。再次就是换挡更加的平顺,骑行中摘挂挡不会出现卡顿的情况,挂挡更加的顺畅,骑行更加的顺手。再次就是更换完新机油之后散热会更好一些,比较明显的变化就是骑行一段时间之后停车在这风扇工作的时间短了不少。 个人觉得更换机油机滤,自己动手就好了,能增加自己对车辆的了解,再就是大家3000km一更换机油即可,勤保养准没错。
#摩托车装备推荐推荐一款使用的不错的车机,功能还不错,稳定性也挺好的。 我买的版本突破者车机带前后记录仪,带胎压检测,花了1600元,找的机车店给装的,没有额外的收取费用。 之前总想着给摩托车安装个前后记录仪。对比选择了特别多的品牌。对比过HFk的行车记录仪,毕竟HFK是大品牌,互相清洗,性能也稳定,但是那款前后记录仪没有车机不支持导航投屏,并且价格也不低,也在2000元左右。最后经过对比还是选择了突破者车机。 或者车机带一个5寸的大屏,支持手机导航,支持微信,特别的方便。这样的话手机就可以装在口袋里或者背包里,也间接的保护了手机,我的上一部手机的摄像头被摩托车给震坏了。 他的前后摄像头都支持1080p,显示还挺清晰的,如图所示。防抖性也不错,车子颠簸的过程中也能看清楚画面,并且它还支持星光夜视,晚上灯光不太好的路面也能录的十分清晰。也支持在手机上查看或下载记录的视频,传输速度非常的快,个人实测下载个5分钟的视频录像,只需要两三分钟。 这套车机还带有胎压监测这个功能十分的实用。胎压低至1.9的时候会报警,我有的时候总是忘了检查轮胎气压,突破者车机提醒了我好多次。这个功能非常的好,时刻提醒着马大哈要检查胎压,避免因为胎压过低造成轮胎爆胎发生危险。 售价方面1600元的价格还是比较有性价比的。毕竟这款前后行车记录仪还带有一个5寸的可触摸屏,支持非常多的功能,显示也非常清晰。就是这块大屏安装需要一个特定的支架,安装起来有点儿麻烦。 总的来说,安装个单一的前后记录仪不如安装个车机,突破者的这款车机功能十分强大,稳定性也不错,使用过程中没有发现视频漏录的情况,表现还不错。
#我的骑行生活我骑着金吉拉300还可以,没有网传的那么差。 我对这款车的外观十分满意。买这款车之前对比了好多车辆,对比过轻骑大韩的GV300S,也对比过本田的cm300,前两款车从侧面看起来都很单薄。没有金吉拉300饱满。就设计感上来说,金吉拉300还是很可以的,符合我的审美。 坐姿坐高很舒服。我175的身高做这款车上之后双脚完全落地,并且绰绰有余。我的女同事159,坐在这款车上依然能双脚落地。车的坐高对于小个子的摩友来说是个天大的福音。坐姿方面也比较正。我坐直身体之后,上半身有一点点前倾,车把有一点点的低,但总体上很舒适。 动力上一个人骑完全够用。只要舍得拧油门儿,动力随叫随到。油门也比较线性,操控起来感觉挺好。 操控方面还可以,轴距比较大转弯半径有些大。在城市狭窄的路上不太好掉头,骑起来还挺轻巧的,皮带传动也非常的安静,跑快一点也没有很大的震动,比链条车骑起来舒服。 小毛病方面个人遇到的不多。网上传的挺多毛病的我也没有遇到。可能是我的保养比较及时,用车比较爱惜。 以上就是我最近两三百的一些浅见,欢迎大家指正!
#我的骑行生活说说我入手h150之后对这款车的一些使用感受,这款车我给他打个8分吧,也有一些小毛病,总体来说还算可以。 就外观上个人觉得挺满意的,这款车就是比较时尚一些,整个前脸的造型也没有那么的激进,但是日间行车灯和LED大灯的造型还是挺有现代感的。选这款车前我也对比了好多车辆,对比过本田的PCX160、豪爵的UHR150还有三阳的飞度150;就我个人的眼光来看,PCx160和uhr150两个车的外观几乎一样,比较老气,整个车比较圆润配色也比较单调,个人感觉适合40岁往上的骑手,我这种35加的必须选个时尚的。飞度150是有些复古风格的,样子挺好看,但是不太适合我这个大老爷们儿。最终选择了光阳的h150,这款车整体外形比较硬朗,时尚一些,同时它的配置也不低,价格也可以接受。 动力方面,h150的动力还不错。骑h150的感觉就是前段动力偏弱,50km以上的后段动力很足。H150的发动机震动比较大,比豪爵的UHR150震动大了不少,声音也大。但是在后段动力及加速能力上比uhr150强不少。动力上个人一个人骑还是比较足的,城市通勤只要舍得拧油门儿,总是会冲在最前面。周末假日的时候也会骑这款车去跑跑山,个人跑过最长的盘山路大约有15km,从山底到山顶,中间不停歇,动力都十分充足,不存在动力热衰减的担心,发动机正置水箱的散热效果非常好。 油耗方面儿。个人目前平均的油耗在3.3L每百公里。我的主要骑行是城市通勤,城市比较拥堵,平均时速也就30~40km/h吧,上下班儿高峰期堵车也比较严重。这个水平的油耗我觉得还可以接受,同事骑的125踏板,在市区的综合油耗也在2.7L每百公里左右,对比下来h150的油耗可以接受。 配置方面我觉得非常满意。轮胎是用的玛吉斯的半热熔轮胎,抓地力也挺好,反正我在用车期间也进行过紧急制动,前后轮儿都没有出现过侧滑,当然了这也和双通道abs有关系,制动的效果很给力。其他方面像液晶大屏显示效果很好、LED大灯的照明效果还不错,城市通勤,夜晚也够用。前后避震还可以,前避震的的阻尼正好,骑行起来过坑洼路面儿也比较舒适。后避震有些偏硬,速度快了,过减速带车辆会弹跳。 以上就是我对h150的一些用车感受,也不是特别的全面,希望能帮到大家。
#我的骑行生活现在天气越来越冷了,推荐一款防寒的速脱骑行裤,准备一条放在车里,应对寒冷的骑行环境,保护自己的双腿。我买的品牌是赛羽的,入手价格是390元。 这款防寒速脱裤。材质分为三层,外面是防风防雨材质,根据我之前的骑行经验,防小雨没问题,雨水大了防不住,水会在拉链处往里顺,骑行时间长了,内部的衣物会湿。中间的是保温层,厚度还不错,穿上十分的暖和,再加上外层防风,哪怕是冬季穿也很适合。最内层是一层内衬,比较的柔软,穿起来比较舒适。 膝盖处带有ce认证的护具,这样的穿上之后不用额外再佩戴护膝,能起到保护作用,防止摔车造成伤害。 外观看起来比较臃肿,毕竟防寒的厚度较大,穿起来像个老棉裤,颜值上有一点打折扣,但是真的暖和,实用性很强。 穿脱起来很快速。经过几次练习,我现在速穿30秒不到,十分的方便。冬天天冷的时候,我上下班儿也穿这条骑行裤,到单位之后脱下来放在包里即可,下班儿的时候不到30秒穿上,十分的方便。 总的来说这条裤还是值得推荐的,毕竟速穿速脱。骑行起来保护自己的双腿,防止寒风造成腿痛。价格方面不到400元,也属于比较平民的价格,总体还不错。
#我的骑行生活H150入手之后进行了1系列的改装,今天分享一下比较实用的改装。 改装一:更换了超大的风挡。原车的风挡只有45cm高,宽度也不够。骑行起来速度超过50之后,风能吹到胸口,吹的超级难受。决定更换一款大号风挡。 本次更换的风挡高度是70cm,宽度是45cm。花费了130元。这款风挡的厚度大约在3mm左右,材质是亚克力的,摸起来非常的厚实,质量不错。 更换完风挡之后的感受。首先来说这款风挡的颜值还是不错的,比原车风挡看起来更加的协调,更加的好看。再次就是挡风的效果真的非常好,骑车速度超过50,风直接略过头顶,根本就吹不到身上,骑行的舒适度提升了不少,另外风吹不到头盔上之后,风噪也降低了很多骑行起来更加的舒服。再次就是这款风挡的透明度真的很不错。透过风挡看出去不会发生形变,透明度和效果都很好。这款风挡也有一个缺点。就是超大的风挡会引起车把抖动,多少的影响一点操控。 改装二。我给h150加装了一套护杠。这套护杠是钢制的,费用是600元。 原车是没有护杠的,总是担心倒车会摔坏车的侧壳。所以决定加装一套护杠来保护一下车体,也能保护自己。 加装完护杠之后,感觉车辆大了一圈儿,从视觉上来看更加的饱满。再就是安装上护杠之后,再也不怕原地倒车会摔坏车壳,同时护杠也能在摔车的时候吸收大部分的能量,保护驾驶车辆的自己。当然了这套护杠也有缺点,那就是重量上有点儿大,护杠12kg,这必然会增加一些油耗。 以上就是我的h150的一些改装,希望能帮到你,都是些实用的小改装。
#我的骑行生活这次分享我的h150加装射灯和尾箱边包,都是一些比较实用的改装。 改装一:加装了一对射灯。品牌是tr的,一对儿的费用是260元,左右一共是120W。 原车的灯光虽然是LED的,但是我经常跑夜路,总感觉原厂的灯亮度不是特别的够,并且照射距离也不够远,所以决定加装一对射灯。 安装完这对射灯之后,感觉亮度比原厂灯提升了两倍多,同时射灯的铺路范围很广,能铺满两条车道,这样在夜间行车的时候看的范围更广,近光灯照射距离大约在30m左右,在大多数情况下用近光灯就足够了。远光灯超亮照射距离很远。具体有多远自己也说不上来,反正是特别的亮,能看的很远,足够用了,感觉也不输我家汽车上的远光灯。 改装二。加装了一个36L的尾箱。加装尾箱的品牌是夏德,花费了400元加上支架。 原车的储物空间不是特别的大,坐桶能放3/4头盔还能放一点小的杂物。前面因为带有龙骨,所以说载物能力有限。综合考虑下来决定加装一个尾箱。 36L的尾箱可以放得下一顶全盔。储物能力还是不错的,放完全盔之后还可以放得下手套和一些护具。另外这款尾箱看起来比较协调,和这款车非常的搭配,颜值上很好。夏德的箱子就是有一些贵,性价比稍微低一些,但是质量很不错,材料很厚实。 以上就是我的h150的一些改装,希望能帮到你。
#我的骑行生活爱车保养好,骑行没烦恼。经常保养我们的车,他也会少出毛病,我们清醒起来更安心。 本次保养的项目是更换了机油机滤。自己动手更换,熟练的话30分钟就能搞定。 准备好需要更换的机油2L,机滤扳手和放油扳手、劳保手套、接油盒,准备齐全工具之后将车辆启动,几分钟之后再熄火,让机油热起来,放机油更彻底。 放完机油之后,小心一些拆掉机油滤芯,几率里会有一些油,一定要小心一些,要不然会流淌到发动机护板上,非常的难处理。 更换上新机滤一定要注意上新机滤的时候,不要用力过度,机滤的螺丝是铝的,特别容易滑丝,滑丝之后就会漏油。油底壳也是铝制的,在上油底壳螺丝的时候一定要轻一点,不要过度的紧,容易造成螺丝滑丝渗油。 最后添加上2L新机油即可,机油不要添加太多了,机油液面在l和f之间就可以,机油太多了会造成发动机烧机油。机油太少了也不行,会损坏发动机。 本次更换的机油是壳牌爱德王子,1L的价格是55元,总共更换了两艘,费用是110元。购买了一个原厂机油滤芯是28元,总共加起来本次保养花费是138元。 更换完新机油之后的车辆变化。首先是怠速更加的稳定了,更换完机油之后的怠速肯定在1200转。发动机的声音更加的好听了,更加的沉稳,发动机的震动明显的比更换机油之前要小。最明显的变化是更换完机油之后换挡更加的平顺,在没有更换机油之前,一,二档特别的难摘挂,无论是挂挡还是摘档都很生涩。换完机油之后挂挡就很丝滑了,挂挡非常的轻松,空挡也非常好找。 这就是本次保养的全部过程,保养完之后车辆更加的好骑了,自己动手保养,也就是半个小时左右就能搞定,还特别的省钱。
#我的骑行生活今天推荐一款我使用的不错的3/4头盔。它就是GSB263复古3/4头盔,我入手的价格是499元。 这款头盔有3c和Dot认证,属于双重认证的头盔,起码安全上有保障。我选择的这款头盔是水泥灰,头盔油漆整体的亮度不错,从外面看起来比较的有质感,油漆很亮,摸起来头盔也非常的丝滑,油漆的喷涂工艺不错,边边角角的也都照顾得到,没有露底漆的情况,尤其是柜体的边缘也没有露底漆的情况。头盔的外部做工也不错,外镜片儿的阻尼感很好,镜片儿扣上之后,与锥体之间的缝隙非常的小。外镜片的透光度也不错,从里往外看没有发生形变,镜片儿做的还是非常优秀的。另外它还带有一个内置的遮光镜,内置的墨镜是彩色的,非常好看,一件就能放下来,单手操作即可完成,里边儿这个墨镜的遮光效果非常好,夏天阳光刺眼的时候用它非常方便,另外它的做工也不错,骑行起来内置镜片儿不会晃动,产生异响。 头盔的内衬有点类似于鹿茸皮的材质,摸起来特别的柔软,很亲肤,戴上很舒适,另外还很吸汗,夏天带的时候也不是那么的闷热。头盔还有双D扣,双地扣的强度很大,不容易松脱,非常的安全。 头盔戴起来也很舒适,我选择的是XXXL的号码,我的头围是62,带上之后非常的合适,头顶与后脑勺与头盔贴合的非常紧密,两侧也不夹耳朵,设计的非常合理,戴起来非常舒适。 头盔的重量是1356g,说起来这个重量也不算太轻,毕竟有的碳纤维全盔才这个重量。但是戴上之后也没有太大的感觉,毕竟它是双镜片设计,重量会有一点大,不会压迫颈椎,我一般骑行单次佩戴大约在1小时左右,头盔的压力可以忽略不计。 头盔性价比方面还可以。500元左右的头盔有这样的做工还是很出人意料的,我觉得他的做工比国产的AGV头盔要好,但是价格方面的优势非常的大。 这款头盔佩戴起来非常的舒适,而且样子也非常好看,性价比还可以推荐给大家。
#我的骑行生活大家都传这款车有很多很多的毛病,但是我骑行了一两万公里,没发现有太多的毛病,小毛病是有的。 坐姿坐高这一块儿,我是最满意的,我的身高是176cm,我女朋友的身高是160cm。我们两个骑这个车都可以双脚完全落地,所以说朋友们选这款车没必要纠结身高,都能轻松驾驭。坐姿方面个人觉得还行,只是对于我176的身高来说,车把有一点点的矮,坐上之后身体有一点前倾,腿部的空间是舒服的,驾驶姿势还可以。我女朋友160身高驾驶这款车的坐姿就比较正一些,她坐上之后手臂伸直,腰能垂直于坐垫儿,对于她的身高来说手把不算低。 性能方面,我觉得300排量的车动力够用了,我自己骑的话,可以说动力随叫随到,提速也非常快。简单小测了一下,0~60的提速在3秒左右,虽然数据不是特别突出,但是城市通勤完全够用。在60km以后的时速再加速,感觉动力还源源不断,所以说性能这一块,完全够用。我也带着我女朋友去跑过盘山路,一般的盘山路,二档,三档就能跑到山顶,动力还是绰绰有余的,毕竟我们两个体重加起来也有两百六七十斤了。 操控和驾驶感受这一块儿还可以。就是这个车的轴距比较长,转弯儿比较的难一些,转弯半径挺大的。从驾驶感受上来说,发动机的震动不是特别大,发动机5000转左右,有个比较明显的共振区间,其他转速的震动较小一些,骑行起来比较舒适。另外它是皮带传动的,琪琪来真的很静音,很舒适,之前我骑的车是春风Nk250,那款车的发动机震动也超大,链条也超响,和金吉拉300比起来差距不小。金吉拉300前后避震真的很舒适,前避震阻尼诗中过坑洼路面过滤颠簸很好,后避震的韧性也很足,一个人骑的时候过减速带也不是特别的颠,驾乘舒适度还是不错的。 以上就是我对金吉拉300的一些浅见,希望也能帮到你。
#我的骑行生活推荐一款我佩戴的头盔,就是意大利的品牌AGV,这款K1 头盔是国产的,我入手的价格是1350元。 头盔的外形特别的帅气,这也是我选择他最主要的原因,整个头盔的流线型不错,后边还带个小尾翼。看起来特别的帅。 头盔的重量是1550g,材质是abs工程塑料的,比较的重。我主要是市区骑行,也没有感觉到头盔是太大的负担,长途骑行的还是建议买更轻便的碳纤维头盔。 头盔的散热性不是特别好。头顶的两个风道特别的小,夏季骑行带这个头盔基本上一点都不透气,风道小带不走多余的热量,夏天佩戴特别的闷,哪怕是不扣盖儿也不行。 风噪控制个人感觉还不错。头盔的外边没有特别多的凸起,骑行六七十公里的速度风噪不大,戴耳机60%的音量也能听得清。头盔的镜片与盔体结合的比较紧密,骑行起来减少了多余的风噪。 佩戴舒适性上一般。内衬的材料还是比较亲肤的,就是头型的设计上有点问题。后脑勺和头顶都能很好的贴合盔体,但是很夹脸,佩戴了一年以后,脸部还是比较夹,个人感觉还是设计的问题。盔型不太适合我们。 头盔的性价比不是特别高,毕竟1400块钱左右的头盔,其他国产就可以买很好的碳纤维材质的了,款头盔的性价比就没有那么高了。 主要是喜欢这款头盔的帅气外形,如果喜欢他还可以入手,总体质量还不错。
#我的骑行生活推荐一款我使用的不错的蓝牙对讲耳机-恒疆C50 ,这款耳机我买的时候288元,用了一年多,品质十分的稳定,关键是售价很亲民。 耳机的外形比较简洁,有呼吸灯一闪一闪的,很好看,外观从侧面看起来比较的薄凸出头盔不多,佩戴在头盔之上非常好看。 整机的重量是60多克,这个重量还是很不错的,整体也比较轻便,减轻了头部的压力。 耳机的音质挺好,带有HiFi音质,用低音方面儿比较的突出,听起来比较的带感。耳机的声音挺大,我自己骑车速度60左右的时候,耳机的音量开到80%还能听得清,个人使用过维迈通v9s 这款耳机比维迈通v9s声音还要大。 同型号耳机互联很方便,一点即可连接。与别的品牌互联的时候需要一对一配对。通化的稳定性还是不错的,与队友骑行在开阔路面上通信距离1km左右还是很稳定的,没有杂音。 这款耳机不到300块钱,性价比很不错。个人觉得比维迈通a9s要好用,关键是价格比微脉通v9s便宜一半,推荐给大家。
#我的骑行生活这次跑了3500km,把机油更换了。还是换的勤一点好,毕竟现在机油也不贵,自己动手更换的话,半小时左右就搞定了。机油就换壳牌的爱德王子吧,50块钱一桶,两桶才100元,再加上一个几率一共花费128元。 更换机油的时候注意,废旧机油一定要找一个桶接好,要不然流到地上非常难处理。 更换机滤的时候不要拧的特紧,铝制的件儿容易滑丝,造成机油的渗漏。 另外油底壳的放油螺栓也要轻一点紧,特别容易滑丝。 更换完机油之后,怠速比较的平稳,稳定在1000转左右。换挡也不卡顿了,换机油之前一二档特别难挂,三档也难挂。并且摘档摘不动。 更换完机油之后,发动机的声音变得好听了一些,运转更加的稳,油门响应更加的迅速,加速更有力。换完机油之后,感觉油耗有一点点的上升,骑行了100公里以后,油耗从2.8增加到3.0了,油耗上升了一些,可能是新机油粘度比较大的缘故。 机油还是要勤更换的,建议大家3000km一更换,机滤可以两次机油更换一个机滤。
#我的骑行生活金吉拉300的外观还可以,我看着挺好看也很喜欢。 这是我的第一款复古巡航摩托车。之前的时候是骑小踏板儿的,总觉得复古巡航很优雅,就入手了一辆。我买的是新车,价格是23000元,加上购置税和上牌费,总共花费25500元,车子的价位还是不高的,性价比不错。 动力我觉得也够用,我主要是市区上下班儿骑,在市区的提速还挺不错。只要舍得拧油门儿,车子就会冲在前面,我个人的体重是150斤,不算轻,但是这款车的加速还是挺不错的,比起我家的那辆82年的凯美瑞有劲儿多了。 外观和漆水方面个人觉得不错。首先来说金吉拉的设计真的很抓人,非常好的bieber风格的复古巡航,他有自己的特点,非常的抓人。外观方面儿在国内摩托!车来说属于一顶一的存在。漆水还不错,对比了很多种车辆,金吉拉300的汽水还是挺不错的,看起来也很有质感,摸着也厚实,主要是配色多样化,多颜色可选,这一点挺好,我选的是浅蓝的,比较年轻化一点。 总体上来说这款车还可以吧,油耗有一点点的高,小毛病有一点点的多,但都在接受范围之内。
#我的骑行生活DL250原车的手把有些偏低,我180的身高,坐直身体,伸直胳膊之后身体有些前倾,坐姿上有些像街车,长时间骑行会累。 本次购买的是RKR的手把增高码,这款手稿增加码是铝合金切削的,做工很不错费用是66元。 自己动手安装就可以,原来的刹车油管、离合线以及手把上的电源线都够长,不用额外的加长。用扭力扳手拆掉原来的车把,替换上新买的增高码就可以,整个更换过程非常的简单。更换过程大约15分钟,需要注意的是注意手把上的管线不要扯断。 手把增高码装上之后,手把能增高3cm左右,向后移2cm。坐姿上的变化很明显,以我180的身高来说,坐上之后腰部挺直,手臂伸直后身体能垂直于坐垫儿,这样的话整个骑行三角会比较的正,加高完手把增高码,之后连续骑行两三百公里不会觉得手臂酸痛,腰部的疲劳也得以很大的缓解。这款手把增高码作用十分的明显。 加装手把增高码之后的弊端。转弯的幅度会有增加,转弯的半径大,新装上手把增高码之后要适应一下,以免影响驾驶安全。 这款手把增高码做工很不错,性价比很高,并且安装方便,不用额外加长管线,改完之后的骑行三角改善很好,推荐给大家。
#我的骑行生活我的dl250入手之后只进行了简单的改装,但是我觉得已经很实用了。 改装一:我加装了一套前后的行驶记录仪,品牌是赛维斯通的,花费了499元。 这套前后记录仪是我自己安装的,记录仪的主机安装在座下,前置摄像头放在了前边的鸟嘴之上,后置摄像头则放在了车牌儿上边的平台上。 这套记录仪现在使用了一年多了。使用起来比较的稳定,春夏秋冬都经历过,无论是高温还是低温环境都没有出现漏的情况,稳定性还是不错的。 前后摄像头都是1080p高清的,导出的画面还是挺清晰的,防抖的效果也不错,骑行中的视频能看清过往标志牌上的数字,清晰度和防抖性还不错。 支持在手机上下载和看视频,有个专门的APP,无线连接下载视频非常方便。其他方面的优点就是这款前后记录仪比较的便宜,性价比很高。缺点就是录出来的画质很黄,看起来质感不好,夜间的清晰度不高,画面的噪点比较重,夜视的能力有些欠缺。 摩托车的记录仪还是建议大家装上的,我要是能保留一个行车的视频证据,骑行过程中难免会发生这样那样的意外,这对于我们骑车出行非常的重要。 改装二。加装了一套全护杠,加装的费用是550元。 这套全护杠主要材料就是铁的,钢管的直径大约3cm,摸起来很厚实,很结实。当然了,这款护杠的重量是11kg,重量太大了。 护杠的下部能突出车体大约20cm左右,能很好的保护驾驶员的脚和腿,防止车辆摔倒的时候压住驾驶员的脚。另外还能保护车辆在摔倒车的时候,保护车辆的包围壳,减少车损。 缺点方面:加装了这套护杠之后,发动机的共振明显增大了,发动机转速在6000转左右的时候,能明显的听到护杠处有嗡嗡的响声。 加装了护杠之后,车的前部更加的重了。骑起车来感觉会有一点头重脚轻,额外增加了11kg的重量,油耗也随之增加了一些。 加装三。在油箱的部位贴了一套油箱贴花费了68元。 油箱贴还是很有必要装上的,因为在骑行中我们的护具卡扣很容易磨损油箱两侧的油漆。我们骑行中要用双腿夹紧油箱,我的油箱就被护具的塑料卡扣磨掉了外部的漆,当时非常的心疼。 油箱贴的费用不高能有效的防止刮花油箱的油漆。还是建议大家一买到车之后就贴上。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简单的改装,我个人觉得这样就够用了,欢迎大家讨论一下。
#我的骑行生活这是我的第三辆摩托车了,之前骑过仿赛也骑过街车,骑起来最舒服的还是踏板车。 款车的座高其实并不算太低,标准坐高就785mm,实际上坐上去比我黄龙600街车的800mm还要高,踏板车的车座子宽,对腿长的要求高,我176cm的身高坐上之后勉强的双脚够到地,我媳妇1米65的身高骑这款车只能半脚掌落地,座高这一块儿给不少车友设置了门槛。坐姿还可以,手把挺高的,手臂完全伸直之后腰能坐直,坐姿挺端正的,腿部的空间不算大,尤其是在踩倾斜脚踏的时候,腿有些伸不开。。我试驾过UHR150 那款车的手把特别低,坐起来有点儿往前趴,骑行起来姿势不好。 驾驶起来感觉挺好。车架子比较结实,我160斤的体重,骑这款车感觉车架子挺稳。转向也特别灵活,转弯半径比我骑的街车小多了,在市区骑行特别的方便。并且拧油门儿就跑的感觉太好了,省去了频繁换挡的烦忧,骑起来就像一个大号的电动自行车。起步的时候发动机转速有些快,看了下仪表3900多转车才动,并且声音很大,有些抖动,这一点不是太好,还会给人一种起步迟钝的感觉。车辆在60km以后的加速度还是不错的,说明这款车的动力还是挺足的,后段加速有冲劲。然后玛吉斯的轮胎表现非常好,我骑着去跑山压弯儿很从容,轮胎的抓地力特别好,后避震的支撑性也很好,感觉操控起来比我的街车还要灵活,还要稳。 油耗方面我也不是特别的在意。目前其的综合油耗在3.5L每百公里,以我的黄龙600省了将近一半的油,但是对于一款150排量的车来说,油耗有些偏高,主要是在市区骑行比较拥堵,另一个原因就是我习惯了大油门起步,驾驶比较激进的那种类型。 做工方面个人觉得还不错。整车的做工看起来非常的精致,包括手把的按键做的也很有质感,开关的阻尼感也非常好。整车的车壳接缝都比较匀称,装配看起来做的还不错。 这款踏板儿骑起来真的挺好,运动感挺足的,外观也挺漂亮,综合起来还不错,骑踏板出行就是方便,踏板儿是生活。
#我的骑行生活我的这款车是豪爵铃木DL250,买的是21款的骑行了2万多公里了,分享一下我的使用感受。 1.外观设计:DL250的外观还算不错,我比较喜欢他单圆灯的设计,有种复古的感觉,个车从侧面看起来也十分的饱满,属于那种越看越好看的车型。这个车的油漆非常的好,我买的是红色的,尤其特别的厚实和亮,我觉得这个车的油漆和我之前的铃木汽车上的油漆很像,也特别的有质感,也很耐磨两年多的车,现在洗一洗和新车一样。 2.动力性能:搭载了一台250cc的并列双缸水冷发动机,动力还是挺足的,我一个人骑加速还挺猛,感觉比1.5排量的4个轮的汽车提速要快。我主要是市区骑行上下班儿用,偶尔的去山上跑山,动力跑山都没有压力,市区更没有压力了。 3.操控性:DL250的操控性能出色,悬挂系统调校得当,能够很好地过滤掉路面上的颠簸,在公路上骑行特别的舒适。前后轮胎抓地力也不错刹车也挺给力的。雨天骑行的时候,轮胎的抓地力不是特别的好。 4.舒适性:舒适性方面,发动机的震动不大,骑行起来震噪很小,前后避震比较有韧性,过减速带或者坑洼路面的时候,前后避震滤震能力挺强,骑行起来挺舒服的。是这款车的坐垫特别的硬,连续骑行超过60公里屁股就开始疼了,坐垫的舒适性可真的不行。 5.配置:DL250的配置不算高,我买的是老款的dl250,没有滑动离合,也没有LED前大灯,配置有些跟不上。 6.油耗与维护:油耗方面,我目前使用的综合油耗是3.1L每百公里,觉得这个油耗还可以接受,毕竟我的车市区用车比较多,市区又拥堵,这个车的油耗不算高。维护方面我基本上是5000km更换一次机油,都是我自己动手更换机油的,更换一次机油机滤的费用在110元左右,维护费用特别的低。 豪爵铃木DL250真的挺不错的,我现在越骑越顺手了,而且他主打皮实,两年多没有出过毛病。
#我的骑行生活推荐一款我使用的蓝牙通讯耳机,我周边的朋友用的也比较多,互联起来比较方更。 维迈通v9x蓝牙通讯耳机,入手价格是99元。这款耳机还算不错,整体上的外见挺简洁的,看起来挺好看,体积也不算大,造型也不错。另外它的按建比较大,戴着手套单手可以操作,能准确的调节音量,或者上一曲,下一曲,没有语音控制能力,比较遗憾。开机之后有呼吸灯,一闪一闪的,挺好看的。队友之间的互联只需要按中间的大圆键一下就可以连接,用起来太好用了。 装在我的3/4复古盔上非常合适,自带一个硬麦,收音效果也不错,和队友之间的通话非常的清晰,JBl单元的喇叭装在我的头盔耳机槽里刚刚好,一点儿也不突出,佩戴上没有异物感,另外它的布线也非常的方便,自己几分钟就搞定了。 整机的设计也挺轻薄的,这一款的重量是60g左右,装备在头盔上之后和头盔贴合度挺好,看起来不那么臃肿,重量也不重,对颈椎的压迫也不大。 使用时间特别的长,我自己每天佩戴1小时左右,一个月充一次电,主要就是听听歌儿,音量控制在60%左右。如果和队友联机去跑山的话,电量消耗的会快一些,蓝牙对讲的能耗大一些。另外它有开机提示音会提示电量还剩百分之多少,这一点儿非常的人性化。 通话稳定性方面还是挺好的。我和朋友一起组队的话,在平路上一公里还是挺稳定的,干扰很少通话比较清晰。如果在山区有遮挡的话,几百米就会出现断联,说话声音就断断续续的。音质方面可圈可点吧,个人觉得他的低音还是挺好的,对于我这种不是发烧友的普通玩家来说音质挺不错,毕竟带有gb l单元,听点儿音乐挺带劲的。最大音量还不错,我带3/4头盔,速度在50多的时候还是能听清队友说话的,速度超过60,噪音就比较大了,会有一点点听不清。 维迈通这款耳机还不错吧,主要是用的人多,一键互联挺方便的,价位有一些高,音质听听歌也不错。
#摩托车装备推荐我这款头盔的入手价格是1350元,型号是AGV K1,样子挺好看。 当时选这款头盔主要是看中了它的颜值。盔型很流畅,干净利索的那种。我选的是磨砂黑的,看起来更有质感,油漆的做工很好,包括边边角角的喷涂都很好,没有那种漏底漆的情况,摸起来也很丝滑没有坠漆,漆面儿里面儿也没有什么异物,整个油漆做的不错。选的是一顶素盔,也没有什么版画,个人还是比较喜欢这种素色的头盔的。 头盔的材质和重量。头盔的材质不算好,就是普通的abs工程塑料,用料比较厚实,也很结实,头盔有一次从山坡上滚下去了,磕在了大石头上,头盔只是掉了一点漆,感觉还是挺结实的。头盔的重量是1560g,这是不带耳机的重量,说实话,这个重量可挺重的,手拎着的时候感觉很压手。再加上我的维迈通蓝牙耳机,整个头盔的重量1630g,戴在头上之后感觉真的很压头,跑长途的时候带这款头盔超过2小时脖子就会疼,头盔的重量这一方面不理想。 内衬很厚实,隔音很不错。内衬护耳的地方做的很厚实,戴上之后就像戴了个耳塞,瞬间能隔绝外边一半儿的声音,骑行起来噪音也不大,骑行速度在70km左右的时候,耳机音量开60%都能听得清,噪音控制方面比我之前带的百元头盔强了许多。当然了,头盔风噪的控制也离不开盔体的设计,整个头盔没有太多的凸起,镜片和头盔扣的也比较紧密,这样下来风噪就会很小。 缺点这一块儿比较多。首先来说这款头盔戴上之后比较夹脸,我这个头盔戴了一年多了,脸部夹的还是挺厉害的,尤其是面颊这一块儿。后脑勺和头顶的头盔贴合度还不错,就是夹脸这一块儿让人受不了。 再次就是头盔的内衬质量不好。夏天的时候我每隔四五天清洗一次内衬,内衬现在已经变得松松垮垮的了,卡扣也卡不住了,内衬的质量真的让人糟心。 最后来说一下性价比。这款头盔1300块左右,这个价位可真的不低,这个价格能买国产碳纤维全盔,他在重量控制和质量方面做的都不好。 这款头盔主要是颜值高,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当然了它的品牌溢价也高性价比不好。
#评评我的车我的车也买了一年多了,骑行了6000多公里,用起来还挺顺手的,虽然也出过一些小毛病,但是我觉得他还是不错的。 当初买它主要是冲他的颜值去的。外形做的真好看,特别喜欢,还是V型双缸的发动机,发动机部分做的特别饱满,车从侧面看起来特别好看。 发动机的声音也好听,因为是V缸,发动机的声浪也好听。动力也不错,我自己一个人骑动力绰绰有余,有时候我也喜欢大油门儿骑行,一把油门下去,车辆也能窜出去,动力还是杠杠的。 骑行起来也挺舒服。主要是坐姿好,坐上之后特别的放松,坐姿也比较正,长时间的骑行也不是特别累,我每天通勤时间1小时左右,但是也不觉得累,骑行在市区也很灵活,换挡也十分的平顺,很好骑。 金吉拉300这款车挺不错的。除了油耗有一点高之外,油耗在市区能达到5.0L每百公里,其他地方我都满意。
#摩圈吐槽局以我提车为例,H150的旗舰款发布时间是今年的3月4号。我是5月份儿订的车等了40天,6月10号左右提的车。到如今两个多月的时间,又出了30周年纪念款150,配置还增加了这么多,价格只多了600块,我的心哇凉哇凉的。也许你会说,降价增配都是正常现象,那你是真不了解真实车主的内心,真的是有种被背刺的感觉。5个月就出新款,并且增配这么多,老车主搁谁也难以接受。 实际上我入手的这款车毛病也不少。比如说后刹车的异响,皮带传动的异响,噪音大,震动大等问题都是普遍存在的,不知道30周年纪念款是否有改进? 韩磊说一下这次新增的配置吧。 新增了支持互联的txt彩屏,支持车辆轨迹查询,车辆信息的查询和投屏等等,挺实用的增配。 新增了一个自动开关的大灯,其实也蛮有用的,进隧道或者进阴暗的桥洞自动开灯,还是挺贴心的功能。 新增了土豪金的轮毂和车身的金色贴画,这个就看个人喜不喜欢了,到底是时尚还是土气看个人评价。 新增了个摄像头,前置的。我们老车主车上预留的那个孔,在30周年纪念版上装上了,支持高清录像,8小时循环录制,也是一个实用性很强的配置。 其他他的就是黑金和白金两个新的配色,也都挺好看的。 行了,含泪讲完了。老车主的心依然在痛,希望光阳能给老车主们一点儿补偿吧。
#摩托车装备推荐我用的这款s2的复古3/4头盔的型号是of599,样子还不错,当时我入手的价格是468元,性价比还可以。 优点一,这款头盔特别的好看,这也是我选择它的一大原因我选择的是白色的,因为好搭配衣服。戴上不显得头部臃肿,搭配面巾和风镜特别的帅气,属于那种百搭的头盔,穿什么样的衣服都好看,当然了,戴这种头盔骑小踏板儿最搭配了。 优点二,这款头盔的重量是1025g,这是我亲自称的重量,不包含蓝牙耳机的重量。基本上戴在头上没有什么感觉,没有那种压头的感觉,我主要是上下班儿骑踏板儿带这款头盔,虽然不长距离的骑行,但是每天通勤的时间也在一个小时左右,这款头盔很轻,对镜椎基本上没什么压迫。之前带复古的全盔,那个全盔的重量是1550g,那个太重了,戴了半年,我的颈椎都快压出毛病来了,我就换了这款头盔。 优点三,自带蓝牙耳机槽。我的塞纳50s耳机完美的能装上,装上之后也比较协调,没有什么突出,内部的耳机也槽也很合适,上下班儿听听音乐真的挺惬意的。 优点四,内衬的做工还是挺舒适的,戴上之后后脑勺和头顶的包裹度很好,和头型的贴合度比较完美,左右晃头没有那种晃动的感觉特别有安全感。内衬也支持可拆洗,我也经常的洗,一周大约洗两次吧,内衬的护耳和头顶部的海绵也没有变形,也特别的好清洗。 优点五,可以自搭配风镜,而且可以选择不同颜色的风镜,风镜的价格也不贵几十块钱一副。我就买了三副不同颜色的风镜换着戴,特别有新鲜感,也不乏味。 当然了,这款头盔也有缺点。用了半年左右,我发现内部的泡沫有开裂的迹象,作为缓冲层来说,这个质量有点儿吓人。内衬的做工用料方面也不是太好,我一周清洗大约两次护耳的部分出现了起球的情况,起球之后带起来也不是很舒服,看起来特别的劣质。最后就是这款头盔的价格还是偏贵的,体的材料是abs塑料的,但是它的价格在500元左右,说起来还是有一些贵的。 以上就是我的头盔的推荐。很好看,也是值得入手的。
#摩托车装备推荐POLE的分体雨衣,价格是150元,穿起来也比较的舒适,防雨效果也可以。 我的性格就是那种说走就走的人,我也经常骑摩托车自己去跑山,但是山里的天气变化无常,刚买车的时候没有常备雨衣在车里,在山里被淋了好几次,有时候看着挺好的,天说变就变,雨来的也快,去的也快。后来就在网上自己研究了很长时间,选择了pole的雨衣,这套雨衣还挺不错的。 雨衣的外层是涂亚PVC材质的,就有点儿类似于那种冲锋衣的布料,比那种纯塑料的雨衣强多了,穿了一夏天,一点儿破损都没有,褶皱也很少,穿上之后的质感也不错,挺修身的,也挺好看。 防雨性挺出色的。我特别喜欢雨天骑车,这款雨衣的领口,袖口还有拉链接缝处都有错位魔术粘贴,下雨不容易浸湿到里面,还有他的口袋儿也有防雨设计,手机或者纸巾装在口袋里也不会被打湿。就像中雨级别的天气,我也骑行过几次,雨中骑行1小时左右,基本上不会浸湿到里面的衣服。如果雨特别大时骑行的话会有一些进水,主要是在领口和拉链处,但总体上来说,我给这款雨衣的防水性好评。 防风性和透气性还真的挺好。之前穿过那种纯PVC材质的雨衣,夏天这个季节骑行一段儿路程,里面的衣物都会湿掉,也不是漏雨所致的,主要是身上出汗,散热性能真的挺差的。而POLE这款雨衣的透气性很好,是双层设计的,里面有一层网眼布,也能起到隔热散热的作用,外面的布的材质类似于冲锋衣的材质,疏水性不错,透气性也很好,穿这款雨衣骑行一段路程,也不会因为汗水浸透衣服。 防风性方面真的挺可以的,主要是外层的材质和冲锋衣的面料几乎一致,既防水也防风,领口,袖口和拉链处都有防风防雨设计,尤其是在秋天气温比较低骑车的时候防风的效果特别好,我有时候在山里感觉到特别冷的时候,我就把这个雨衣穿上,就像穿上了一套冲锋衣一样,特别的保暖隔风。 这套雨衣的样式也很好看,也有醒目的颜色,能提醒过往的车辆。同时也特别的修身,不管男生女生穿上都特别的好看。 POLE雨衣收纳起来特别的方便,有一个小的储物包,收纳起来装在车座子下面,也不占空间,特别的方便。并且叠起来的雨衣再次穿的时候不会有特别多的皱褶,穿到身上特别的好看。 以上就是我对这款雨衣的一些了解,这款雨衣真的挺不错的,性价比可以,也推荐给大家。
#摩托车改装笔记买了车之后不改一改自己也是很难受的,我就简单的改造了一下,感觉更实用。 1,原车的风挡比较低,也不支持调节。骑车的时候速度稍快一点儿,风直吹面门,吹的特别难受。我就在万能的某宝上选了一款加高风挡,这款风挡的高度是45cm,对比了一下,比原车的风挡高了15cm左右,价格是158一个,亚克力塑料的,透光度还不错,选的是偏茶黑色的,和黑色的车身搭配起来更好看。 改装完之后的颜值感觉提升,茶黑色的风挡与黑色的车身更加的协调。挡风的效果也提升了不少。速度在60km以上的时候,风直接掠过了头顶,风也吹不到面门了,特别的舒服。骑行感受提升了不少,推荐大家安装。 2.加装了一个护杠。没加护杠之前车的周围光秃秃的,总害怕刮蹭到车侧的包围壳,也总是担心摔倒的时候会把车壳都摔坏。就选了一款比较合适的护杠,这款护杠是铁的,选的也是黑色的比较和车身搭,价格是380元包安装,不过说起来这个小护杠可真的不便宜。 加装了护杠之后看起来更加的饱满了,气势上上来了。另外也不担心磕碰到包围壳的侧边儿,也不用担心在停车位上被别的摩托车剐蹭。同时安全性也提高了不少,摔车的时候护杠肯定能承受大部分的伤害,保护骑车人的安全,也能保护车辆少受损失。推荐大家安装。 3.加装了一个途者的38L后尾箱。我还是喜欢这种四棱四角的箱子,价格是450元,有一点点贵,质量还不错,箱子的铝材很厚实,箱子是快拆的,锁扣也很结实,是不锈钢的。 加装了这个尾箱之后头盔和护具都能装在尾箱里面。这样的话就额外多了一个储物空间,箱子里就算买点儿菜也能装的下去。带东西更方便了,毕竟额外增加了38L的储物空间。 协调性方面感觉还不错。从车的侧面来看,这款尾箱和摩托车也很搭,大小也合适,颜色也好看。总之我觉得他还是挺值的。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简单改装了,主要就改装了这几样东西还挺实用的。
#摩托车保养笔记我的h150进行了第二次保养,第一次保养是在1000km的时候换的,这次保养是在4000km做的保养。 这次保养前,我的机油用了3000km了。我发现摩托车的怠速出现了不稳定的情况,发动机转速相差的比较大,有时候发动机怠速低于1500转,发动机的噪音也明显的增大了,当然了,本来的噪音也不小,是相对于之前更大了。 选择的是光阳的k1000 5w-50机油,1L的价格是98元,在门店更换的收了50元的工时费还一顺道给换了个空滤,更换了齿轮油。说实在的,这款机油的价位有一点小贵,也不敢自己在外边儿买机油,害怕买到假机油得不偿失。 更换完机油之后,发动机的怠速稳定在1600转,起步转速还是在3800转左右,恢复到新提车的水准了。发动机的声音更加的沉闷一些,噪音相对来说小了。起步时发动机的抖动明显的变小了一些。换完机油之后还是挺清爽的,也建议大家3000km一换机油,毕竟我们用的机油少,再加上我们是高转机,机油性能的衰减很快。 更换了空滤。4000km更换空滤,感觉空滤还不是很脏,但是这个空滤很便宜,就一起更换了,空滤是20元一个。换完空滤之后的声音有些大,可能是突然间通透了的原因,起步感觉也比之前有劲儿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的原因。空滤这个东西还是建议经常更换的,如果空滤脏了的话就影响进气的效率,会使发动机燃烧不充分,不但造成发动机无力,还会使发动机积碳增加。 更换了齿轮油。这也是第二次更换齿轮以外车油也不贵,30块钱一管。更换完齿轮油之后,3800转车辆就能起步,之前要4000转左右。看来是增加了传动的效率,齿轮油建议和机油一起更换,费用也不高。 以上就是我这次保养的全部,下一次保养的时候再清洗一下皮带箱,也顺便检查一下皮带有无磨损。
#摩圈吐槽局H150颜值真的是不错,但是他还是有很多的缺点的。 油耗有一些高。我主要是市区骑行,它的油耗基本上平均在3.5L每100km,当然了,市区比较堵车,红绿灯特别的多,但是说起来这个油耗还是高了,之前骑125小踏板,市区的综合油耗在2.5L,对比起来还是觉得有点儿心疼。 后避震有一些硬。后避震真的不算太舒适,我把它调到最软的状态还是很硬,过减速带或者是颠簸路面儿很不舒服,有人说这是为了运动性,其实我觉得吧这种车主要是市区通勤用,避震软一点儿会更好,这也是很多朋友改装后避震的原因所在。 坐垫儿有一点儿硬。H150的坐垫虽然很宽大,但是它没有腰靠。长时间骑行的话腰很累,另外填充物也有一些硬,多多少少的有一些隔屁股。身边很多朋友改了坐垫儿,舒服了许多,我也打算改一个。 后刹车有一些异响。基本上成了这款车的通病了,周围很多朋友这款车都有异响,去售后检查,说是刹车片过紧,但是我都跑了两三千公里了,低速的时候还能听见叽叽叽的响。真让人心烦。 H150还是有很多槽点的,虽然说他比较帅气。但综合起来还不错,喜忧参半来评价它吧。
#摩圈吐槽局最初选择摩托车的时候,主要是选择一款省心的摩托车,要说起来这款车的槽点也不少。 配置低了一些。就说配置吧,和同级别车型比起来基本上没有什么亮点,比如国产车的同级别车型基本上都标配了LED全车灯光.滑动离合、多功能彩色仪表、t CS稳定系统等等,而这款车这几个突出的配置都没有。另外售价也比国产同级别车高了五六千,性价比不够高。 车重大了一些。这款车三厢版裸车重量都达到了206kg,比起同排量的adv车型来说,至少重了20kg。反正我觉得这款车没改装之前推车就挺费劲的,买到手之后,我陆陆续续又改装了一些件儿,车更重了,自己推车的时候摔过一次。 动力不够突出。这款车一个人骑的话动力还可以,加速还挺快的,这个挺快,也是加引号的,主要是把油门加的很大。一个人骑还可以带上一个人,这个车就跑不动了,当然了,自己一个人骑着跑跑山什么的还是没有压力的。 油耗有一点点高。我主要是市区起综合油耗在3.6L每百公里,这个油耗和我朋友的本田cb400X几乎一致,毕竟排量比人家小了150,油耗和人家一样,自己觉得这款车的油耗还是高了些。 吐槽点还是比较多的。当然了也不是说没有优点,他的做工也好,质量够稳,有一些小缺点也可以接受。
#摩托车改装笔记Dl250这款车有一些功能上不够完善,就比如那款蜡烛灯吧,卤素的大灯实在是不够亮,所以说车到手以后要进行一些改装,让车用起来更加的顺手。在这里分享一下我的一些改装件儿特别的实用,价格也不贵。 大灯的改装。原车的卤素灯亮度不够,灯光也有一些散近光的铺路也不够广照射不够远,在没有路灯的省道国道上行驶特别的难受,根本看不清路,根本不敢把速度提起来,基本上跑夜路,速度不会超过50km,看不清就不敢跑,快。远光的表现也不好,照射距离有限,也就六七十米的样子,太远就看不清了。 我这次选择的是一款三寸的透镜大灯,自己动手改装的,买了一个专用的支架。灯芯儿是采用的海拉五透镜灯,淘的二手的花了500块。 改装的过程比较简单,但需要一定的动手能力,用到的工具只有一把钳子,一把螺丝刀和一个6分的内六角扳手就可以,拆掉原来的大灯把透镜灯利用支架装在灯罩里即可,过程大约需要1小时。 改装之后的效果。这款大灯改完之后的效果还是挺不错的,最大的变化就是亮度提升了不止一倍,亮度提升的特别明显,看的特别清晰。再就是这款大灯带切线,铺路也特别的广,铺路的范围比原车灯大了一倍不止,横向铺路能达到十米,骑行在国道上能近光横向铺满两车道。远光的射程比较远,也比较集中,比原来的卤素灯亮了不少,照射的也更远,目测能达到两百米。 总的来说这款大灯的改装还是挺满意的,性价比不错,只花了500元左右。就能得到一款这么好效果的灯,主要是能提升夜间骑车的安全性,非常满意,推荐给大家。 前后行车记录仪。这款车的配置很低,前后记录仪需要自己加装,我也是为了行车有个记录,考虑到行车记录仪的稳定性,就买了这款bXT的前后行车记录仪,费用是500元。 安装行车记录仪比较麻烦。动手能力差的朋友不建议自己去改装,涉及到穿线和接线,整体比较麻烦,我自己动手装的花了4个小时。 这款行车记录仪比较稳定,用了一年半的时间了,没有出现过问题,稳定性很好,防抖也不错,速度不是特别快的情况下能看得清来往车辆的车牌号。也没有说断录或漏录的情况,就是画质上一般画面发黄。 记录仪建议大家安装一个,道路上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有视频在手。价格也不是太贵,推荐给大家。 前后挡泥板儿。这款车的前后挡泥板儿都很短,骑行速度上40的时候容易甩泥巴,不只是雨天有这种情况,洒水车路过的时候也甩泥严重。前轮的位置能甩满发动机,后轮速度快的话能甩到后尾箱上。基于此我加装了前后挡泥板儿,花费是100元整自己安装的很简单。 加装前后挡泥板之后的效果十分明显。前挡泥板加长之后往发动机上甩泥的情况大大的减少,至少减少7%80的甩泥,效果还是很好的,特别满意。 后挡泥板儿的效果更加明显。加装后挡泥板之后完全挡住了泥巴,无论是下雨天还是过洒水车路面儿,一点泥巴都不会甩到车辆的后边。前后挡泥板儿的改装还是推荐给大家的,毕竟100块解决了一个大麻烦。 护杠。买到车之后,我给这款车加装了一个全护杠,材质是碳钢的。上下护杠一共花了500块钱。 加装护杠的优点就是防止倒车的时候直接摔摩托车,比如说它的外壳呀,油箱部位呀都能保护得住,减少车损。另外护杠突出与脚步15cm,摔车或倒车的时候不会压住脚或腿,能很好的保护自己。我的车骑行的时候没有摔过,但是原地倒车过两次,就是推车的时候倒的,护杠替我的车承受了大多的伤害,只是把护杠的漆摔掉了一些。 加装护杠的缺点方面。铁的护杠重量比较大,这款护杠一共是13kg,这就给本来很重的车更加的重了,车前部的重量增加了,原地转把挺费劲的,骑行起来对操控上有了一点影响,也增加了油耗。另一方面我的车加装了护杠之后共振比较明显,在加速状态下能听到前后杠发出嗡嗡的响声,同时脚步和手把的震动比没加护杠之前大了不少,震动特别的明显了。 护杠个人还是推荐家装的,毕竟能保护人和车。虽然他有一些缺点也可以接受,价格不贵。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改装的分享,也希望能帮到你花费不多,但是能解决很大的问题。
#摩托车装备推荐推荐一款漂亮的全盔,型号是AGV K1,也是这个品牌的入门级产品,外形真的很帅气,很上镜,价格是1250元。 材质和性价比:盔体的材质是abs工程塑料的,作为千元级的头盔来说性价比不算高,国产同级别的头盔甚至可以上碳纤维的。首先来说这款头盔的重量来到了1560g,拿在手里是真的有分量。骑行的时候加上蓝牙通讯耳机,整个头盔的重量会超过1600g,长时间骑行压的脖子酸痛,以我自己的体会来说,连续骑行一个小时左右,脖子就会有些不适感,头盔重压迫颈椎比较明显。市区短途骑行这款头盔还是不错的。 颜值和做工:这款头盔整体的外形真的挺帅气,带有一个大尾翼,无论是其什么类型的车,这款头盔都很搭配,算是一款百搭头盔,复古车踏板车或者防赛车型都可以,颜值高。我选择的是磨砂黑的,看起来也很不错,质感很好。油漆喷涂的也比较的均匀,没有瑕疵,边边角角包括头盔的下部,与内衬的接缝处油漆处理的也挺好,没有露底漆。油漆的厚度不算太厚,我有一次小的磕碰就掉了一层漆,直接漏到了白色的塑料,大家使用的时候还是需要小心一些。 做工方面还不错。镜片儿与体的结合挺紧密,高速骑行的时候不漏风,好处还是比较大的,这样也降低了风噪。内衬的材料也还好,用的是高回弹海绵,戴上之后有一些夹脸,后脑勺和头顶比较贴合,还不错。用的是双D扣,比起普通的塑料卡扣安全了许多,碰撞的时候不容易脱扣,安全性更好。 风噪和透气性:风噪控制的挺不错的。款头盔外观上没有突出的设计,前面风道也是凹陷在盔体平面之下,这样的话就不会产生很大的风噪。个人骑行的体验也比较不错,速度在60km左右,蓝牙音乐听的还十分清晰,速度超过70 80的时候,风噪就比较的明显了,和队友的蓝牙通话基本上听不清了,风噪控制的表现一般般,和国产四五百的头盔没什么区别。 透气性不算太好。前置的两个风道比较小,就算全部打开也没有多大。骑行速度在30km左右的时候几乎感觉不到有风,速度50km左右能觉得有风流过。他通过尾翼上的两个散热孔把热气带走,散热能力一般般。 吐槽:首先来说这款头盔的价位不低,1300元左右,做工和用料基本上和国产三四百的头盔没有区别。比如说400元级别的Gsb和国产的LS2全盔,和这款头盔几乎没有区别。性价比方面儿不高。 其次有一些夹脸。这款头盔佩戴了一年之后还是夹脸,设计的不是很科学合理,舒适感不好。 再次就是内衬做工很差劲。在装卸蓝牙耳机的时候看到内衬的泡沫居然开裂了,脸颊附近的缓冲泡沫有一些碎。这个质量真是让人堪忧,安全性能也让人担忧。其他地方的做工还算可以,没有出现明显的毛病。 这款头盔主要是购买的一个品牌和不错的外形,做工和性价比方面没有什么太大的优势。当然了,颜值也是战斗力,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摩托车保养笔记摩托车的常规保养是最重要的,当然了也比较的简单,自己动手就可以。 【更换机油机滤】 我的摩托车第一次机油机滤的更换是在售后进行的,因为那时候也没有经验,也算是观摩学习了一下吧。 更换机油机滤,准备一个机滤扳手和17号的套筒扳手,机滤扳手主要是拆卸机滤用17号扳手是拆卸放油螺栓,再准备一副劳保手套和一个的接油盒。这里要注意劳保手套一定要佩戴,有条件的可以带一个防油的薄膜手套,免得油污不好洗。劳保手套主要作用是保护手,有的时候拧螺丝的时候会磕碰到手,一不小心就会把手磕破皮。 准备物料。新机油2.1L,新机滤一个。我这次更换的壳牌爱得王子66元1L,需要准备2L。外加一个全新的机滤,费用是32元。所有物料加起来的成本是164元。自己更换就是比较省钱了,省去了一大部分的工时费,另外自己购买的机油机滤也比较便宜,性价比不错。 更换过程:1.将接油盒放好之后拆卸底部得放油螺栓,缓慢拧下放油螺栓,防止废机油溅射。等待废机油放完。 2.拆卸机滤。将发动机护板的两个螺栓拆掉之后就可以拆卸机滤了。逆时针旋转即可拆卸,机滤还是比较好拆的。拆机滤的时候注意,几率里边儿会有一些机油,注意不要搞得到处都是。 3.等待机油放干净之后,就可以悬上油底壳螺丝了,同时把新的机滤也拧上。都是顺时针旋转即可,注意力度不要太大,扭矩在15牛米左右,因为有底壳是铝制的,太大的力度会导致滑丝,螺栓滑丝之后会造成机油渗漏。 4.添加新的机油,添加2L到2.1L即可。添加完成之后启动车辆怠速5分钟左右熄火。静置车辆15分钟,看机油窗机油液面儿,在l到f之间最好,机油偏低了的时候再添加一点机油,机油偏多了,需要抽取出一点。 【更换机油之后的感受】 当发动机的噪音变大,换挡卡顿之后就需要考虑要更换机油了。通常的更换周期不会超过5000km,另外如果不骑车,机油的更换周期在半年左右。 我在更换机油之前发动机的声音变得比较闷,发动机的震动也叫之前有了一些增大。换挡在2 3档的时候摘挂挡比较困难,有的时候踩不动也勾不动,红绿灯停车的时候得需要使劲的剁档杆,非常的难受,也很尴尬。 更换完新的机油机滤之后,发动机的声音变得明亮了许多,没有了杂音。摘挡换挡比较平顺,空档也比较好找,那时体验提升了不少。动力上也有了一些提升,尤其是起步的时候,低扭的动力感觉更足了,起步变得比较轻盈。 【不同机油的使用感受】 我用车到现在用过三款机油。一款是豪爵原厂的塑料瓶机油,那款机油的售价是68元每升。另一款机油是壳牌的爱的王子,售价是66元每升。还用过威爽雷神4t机油,费用是98元每升。 豪爵原厂机油和壳牌机油。两款机油在使用上没有明显的区别。更换周期都在5000km左右,机油的抗衰减性还是不错的。超过4000km的时候换挡会出现卡顿,声音会变得有些闷。总的来说,两款机油的使用感受没有太大的区别。 威爽雷神4.t,这款机油不推荐给大家。虽然这款机油的售价比较高,但是它的衰减比较快。用这款机油超过3000km换挡就十分的卡顿,摘挂挡很困难,尤其是低速停车的时候,连续摘档摘不动,挂2 3档也很难。这款机油的性价比不是很高,也不推荐给大家。 以上就是我的dl250保养的一次分享。机油的更换周期大约在3000km到5000km之间,机滤跟着机油更换就可以。大家要注意及时更换机油机滤,对自己的车经常保养,会少出问题,发动机的保养很重要。
#摩托车装备推荐我用过的这款拉力盔质量还不错,这个价位里也挑不出太大的毛病来。 VEGA 拉力头盔,我当时购买的价格是580元,价位还算合适,也是一个国外品牌。 外观还是挺酷的。戴上之后有点儿像是机甲战士的感觉,下巴的位置上的大通风口看起来挺酷的。我选择的版花是拉力橙,挺亮眼的。油漆的表现并不是特别的好,大体上看下来还不错,经不起仔细的看,油漆也比较的薄,我用起来还算是比较爱惜的,但是也磕碰掉了很多的油漆,从断面上来看,油漆特别的薄。 通风性还不错。下巴那个大通风口打开的话通风特别的好,夏季骑行的话戴它也不是特别的闷热。另外通风好了也不太起雾,尤其是在秋冬天比较冷的时候,打开通风口,镜片儿的雾就会消失掉,这一点儿特别的好,对骑行安全有帮助。头顶的散热孔效果也挺好的,打开风道开关,提醒起来就能感觉到有风在头部流过,带走了多余的热量和汗。 风噪控制不行。戴个大帽檐儿确实挺招风的,速度过五六十吧,就能感觉到呼呼的风,风噪主要就是这个大帽檐儿造成的,他头顶的风道也是凸起的,也会加大风噪。 视野还是挺开阔的,拉力盔的开口挺大。上下左右的视野都能比普通全盔大一些,这样的话骑行更安全。另外它带有双镜片儿,作用还是挺大的,有时候强光环境下骑行刺的眼睛睁不开,自带墨镜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墨镜的透光率也挺好的,用起来方便是最主要的。 佩戴舒适性方面,个人觉得还可以。内衬也是那种亲肤的材料,戴上之后还是蛮舒服的,也支持可拆卸,这样的话清洗挺方便。脸部比较夹,佩戴了半年左右,这款头盔现在还是有一点点夹脸,其他部分贴合的还是挺好的,包括后脑勺包裹的也挺紧。 重量方面不满意。头盔我实际称重达到了1700g。比普通的全盔重了200g。比碳纤维全盔重了将近400g。短途骑行带他还行,长途骑行真的是压脖子,我摩旅的时候带这款头盔基本上两三百公里就要休息一段时间,因为头盔上还要挂上蓝牙耳机,重量接近1800g了,长时间骑行,真的压的颈椎受不了。 整体的做工方面还可以。盔体的边缘也没有毛刺,处理的还比较到位。内衬也比较厚实,它的机翼棉弹性也挺大的,被带了半年多也没有变形,也多次清洗过,没有过多的变形。镜片扣上之后与柜体的接缝处理的不是太好,高速骑行的话镜片儿会漏风。再就是用的普通的塑料卡扣,安全性方面不如金属的双D扣,毕竟塑料扣抗冲击能力有限。 总体上来说这款头盔性价比还可以。主要它带有双镜片儿,内置一个墨镜。强光下骑行的话不用单独佩戴墨镜,骑行也更安全,使用起来也更方便。
#摩托车装备推荐夏季骑车带全盔特别的热,根本就受不住,推荐一款不错的3/4头盔。 GSB 263S30 3/4头盔,价格是460元,用起来还不错,这款头盔是双镜片儿的,夏天太阳底下用处非常大。 整体做工上可以,也对得起这个价位。头盔主体材料是abs材质的,盔体比较的紧凑,显得比较小巧。戴在头上不显得头大,不那么的臃肿。油漆喷涂的还是不错的,油漆的质感也很好,很亮,很光滑,仔细观察表面也没有任何的坠漆,边缘处也没有露底漆的情况。 拆卸内衬的时候发现了一些小瑕疵,Abs胶壳的边缘处理的不到位,毛边儿很锋利,有点儿硌手,细节上处理的并不是很好。可拆卸的内衬挺不错的,夏季出汗多,很方便清洗。 双镜片儿的设计挺人性化的。夏天大太阳的骑车,强光刺的睁不开眼,这样的话内置的墨镜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用额外的再佩戴墨镜很方便。头盔的一侧有个开关搬动一下,内置墨镜就下来了,特别的好用,墨镜的透光率还是不错的,不影响骑行安全。 佩戴舒适性也不错。整个柜体的包裹性很好,主要体现在后脑勺和头顶与柜体结合的比较紧密,没有那种松松垮垮的感觉,能最大限度的保护头部。内衬也比较柔软,佩戴上也比较舒适,主要是材料亲肤,都还不错。 头盔的重量比较轻,1200g左右。长时间骑行也不会压迫颈椎。我每天通勤大约50分钟左右,感觉不到头盔对颈椎的负担,还是挺轻便的。 风噪控制方面就不是特别的好了。3/4头盔因为没有下巴处的包裹,风噪就特别的大。骑车速度超过60的话,蓝牙耳机最大声音就已经听不清了。但是它的最大优点就是凉快儿,头顶也自带风道,通风还不错,只要车子动起来就感觉到风流过,比普通的全盔凉快多了。 当然了,这款头盔也是有缺点的。除了上面提到的胶壳边缘处理的不到位之外,他的油漆也比较的薄,也很脆弱,一不小心磕碰的话就会掉漆。快拆镜片儿的卡扣也比较容易断,我这款头盔用了一年,换了两个外置的镜片儿,就是快拆卡扣的那个塑料脚容易断,这个脚断了之后,头盔开盖儿就没有阻尼了,也就是说你掀起来的镜片儿它会自己滑下来。性价比方面也不算高,毕竟将近500块钱的头盔,主体材料还是abs塑料。 总体来说这款头盔的价位有点儿偏高,佩戴舒适性还不错,做工也说得过去,喜欢的大家可以关注一下。
#摩托车装备推荐今天推荐一些我使用过的装备,我觉得还不错,性价比也可以。 一:维迈通蓝牙通讯耳机:我们与队友骑行结伴而行的时候,没有个蓝牙耳机十分的不方便。之前我也买过那种几十块的蓝牙耳机,说实在的只能听听歌,听个响,也没法进行对话,和队友出行的时候联系非常的不方便。最后在队友的推荐下购买了维迈通V9 x蓝牙耳机,搞活动的时候是690元到手的,不算特别的便宜,但是性价比还可以,毕竟带gbl单元。 简单介绍一下。首先耳机的外形看起来还可以,打开电源的时候,两个灯一闪一闪的,还挺好看的。其次重量我实际称重了一下是70g左右,重量上还不是太重,挂在头盔上对脖子的压迫不是很大。再次就是安装比较方便,底座粘在头盔上就可以了,也可以加在头盔上两种方式。 这款耳机在骑行中的表现。音质方面在低速的时候听的还是比较清晰的,有很强的低音,听起来比较带劲,音质要好过普通的V9 s不少,高音的解析度不是特别好,音质综合起来也对得起这个价格。骑行速度在60以上的时候风噪就比较大了,基本上耳机的音量要开到最大才能听得清队友的讲话,这个时候的音质就谈不上了,能听得见就不错了。 通讯的稳定性还是要给满分儿的。连接也十分的方便,如果队友也是维脉通的话,只需要点击小的按键即可完成组网,十分的方便。在比较开阔的骑行环境下,组队的最远距离能达到3km,通话依然清晰,会出现偶尔的卡顿。在市区遮挡物比较多的情况下,组队距离基本上就是五六百米,遇到建筑物的遮挡,通话基本上就会遮断。当然了,他还有一个聊天室的功能是借助4G网络的。要开启4G网络的话,通信距离就很长,也很稳定,主要是取决4G网的信号。还有一个主要的功能就是多人直连,最多可以八个人同时对讲,一块儿出行的时候,一键互联就可以了,很方便。 总的来说,这款耳机在摩友中的普及度还是很高的,同型号耳机组网的话非常的方便。性价比方面儿也还不错,在五六百元级别的蓝牙通讯耳机中,维脉通做的算是不错的。如果考虑到性价比,可以选择500元左右的V9 s,不推荐300多的V8 s,因为V8 s只能一对一蓝牙通话。 二:POLE分体式骑行雨衣。个人还是推荐这款雨衣的,这个雨衣的价格是130元,性价比很好。 目前正值雨季,雨说下就下经常的,会下大雨,也提醒朋友常备一套雨衣在车上。这套雨衣的外形很好看,颜值也是战斗力的一方面儿嘛,穿上之后也比较修身,当然了,女孩子穿上更好看,设计的也比较时尚,还有醒目的亮色,雨天视线不好的时候可以起到警示作用。防雨还是不错的,个人在中到大雨的时候骑行过20km,雨衣内部没有进水,它的领口和袖口带有紧缩的设计,雨水也不会灌到里面。 雨衣的内层带有吸汗的网格布,雨天骑行也不会太潮湿,尤其是裆部也保持干爽,这一点还是挺好的。 三:丹尼斯夏季骑行服:丹尼斯属于一个大品牌,这个骑行服的售价是1000元左右,价格有些小贵。 骑行服的透气性很好,前后都是网眼设计的,骑起来特别的通风,很凉快儿。内衬也有一层吸汗的网格布,哪怕是现在三四十度的天气,骑行起来也感觉比较干爽和透气。 手臂和肩处都有ce2认证的护具,安全防护比较到位。不过前胸和后背的护具是选装的,需要额外购买。 个人穿这个骑行服,夏季骑行不觉得闷热,另外也比较修身,质量特别的好,布料特别的结实,很耐撕有效的防摔。 我的这身行头也没有花多少钱,个人觉得还是挺有性价比的,你们怎么看呢?也来讨论讨论。
#摩托车装备推荐我们现在这个地方的温度是36℃,尤其是中午头里骑车真的是太难受了一会儿就一身汗,所以说城市通勤还是以轻便清凉为主,当然了,安全也不能忽视。 我佩戴的头盔是艾狮的半盔,这款头盔很便宜,130多块钱,性价比还不错。 这款半盔的做工还可以,油漆和版画也比较好看,漆水的质感还可以,也很好看。就是油漆有一些薄,我不小心刮了几次就花了,特别的不耐磨。 头盔也是经过3c认证的,用起来比较放心。也有较厚的发泡冲击棉,内衬也可以拆洗,这一点很方便。 头盔的通风性还不错,骑行起来内部能感觉到有风流动,还是比较凉快儿的。另外因为是半盔,不包裹耳朵和下巴凉快了许多。 这款头盔的重量是680g。这比全盔轻了一半儿还不止,全盔通常在1500克以上。反正带上也没有太大的压力,骑行半天也不觉得脖子有不适感,特别的轻巧。 安全性方面个人觉得不如3/4盔和全盔安全,他只能护住头顶,不能护侧脸和下巴。我主要是考虑到市区通勤速度比较低,所以选择了这款头盔。因为全亏真的待不住啊,太热了,3/4亏也好不到哪里去,散热能力都很差。 赛羽的半指手套:这款手套的售价是80块钱。主要是凉快,另外他还有碳纤维的护背,安全性也不错。 做工也还是挺好的,内部缝线的隆起比较小,戴起来比较舒适。掌心内部的翻毛皮摩擦力很好,能更好的抓握紧车把。另外它的碳纤维外壳也十分的坚硬,摔车时能起到关键的作用。另外半指手套的优势就是凉快儿啊,这在夏天很关键啊,因为夏天戴全指手套一会儿就能捂一手汗。 怪兽公园夏季护膝。 这款护膝的价格只有80元,还是挺有性价比的。做工方面比起大牌子来说稍微的差了一些,尤其是他的LOGO很容易掉色,这样看起来就很劣质了。不过他的透气性还是不错的,网页设计挺通风的,外壳也是经过ce认证的,耐磨耐摔,安全性还算是可以的。内衬也比较舒适,戴上之后也挺灵活的,还是推荐给大家的,毕竟性价比很高。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夏季装备的推荐,都是一些性价比特别高的装备,大家也可以参考一下。
#摩托车装备推荐SHOEI X15头盔戴着特别的舒适,主要是不夹脸,头顶和后脑勺贴合度很好,很有安全感。 外观就没得挑剔了,漆水真的很牛,油漆太亮了,很有那种高级的质感,摸起来也特别的丝滑,没有一丝丝的坠漆,边缘上的喷涂也十分到位,没有漏喷的地方。 起码来说这是我用过最好的一款头盔了,无论是漆水还是做工方面都很好。 镜片与头盔的贴合度也很好,没有很大的缝隙。头盔开盖儿的阻尼感也很到位,并没有那种很松垮的感觉。头盔边缘的胶条,也是严丝合缝的,没有那种劣质感。 内衬这方面儿也是那种特别厚实的记忆棉,但是弹性很足。头盔的入口很小,但是头钻进去之后又特别的舒适。稍微有一点点的夹脸,但也是正常的。 使用亲测下来说还是给好评的。我个人佩戴的对讲耳机是维迈通的V9 x,戴这款头盔骑行到80km左右的时候还能听得清同伴的对讲声,风噪控制的十分好。之前也带过AgV的K1头盔,那款头盔。风噪控制的非常差,60km之后基本上听不清东西了。 通风也是比较不错的,基本上30km左右的时速能感觉到头盔里边儿有风流动。当然了,大热天儿的停车等红灯的时候没办法了,是真的热呀! 这款头盔的盔体比较大,比国产同级别大一个圈儿。个人觉得应该还是发泡缓冲层比较厚实的原因。重量方面也没有特别出色的地方,也是1500g左右,但用手拎着的时候感觉会轻一点。骑行几百公里,头部的不适感也没有,对颈椎的压迫性不大。 性价比方面个人觉得还是贵了一些的。毕竟4000多块钱的头盔也不是每个人都能负担的起的。也希望国产头盔能出一款千元的头盔,能赶得上他。 头盔还是推荐大家买一款好一点的头盔,因为生命是最重要的。有一些劣质的头盔还是很差劲的,外壳不达标,内衬其实也不达标,防摔能力很差。 今天就分享这么多了。也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摩托车装备推荐【头盔】 400多的GSB头盔质量还真不错,也有一点夹脸,但是头部包裹的还挺严实。 头盔不能买太大的,左右晃动的就是买大了。稍微有一点点加脸是正常的,只要是不夹脸太严重就可以。 这款头盔的材质是abs塑料的重量还是有一点重的,头盔的总重量是1550g,重量在同级别头盔中也算可以。 头盔的盔型还不错,流线型没有太多的凸起。风噪控制的可以,基本上速度在60km左右的时候,风噪还不是特别的明显,速度在80km以上,基本上维迈通调到最大,声音都听不清了。通风的效果还是不错的,风门打开的话,头盔里边儿还能觉得有风,散热也可以。 头盔的漆水看起来质感不错,也挺厚实的。包括油漆的喷涂工艺也不错。从上到下都很均匀,摸起来也很丝滑,也没有坠漆的现象或者是喷涂不匀的现象。个人觉得他的汽水表现在国产头盔里边算是不错的。 内衬记忆棉的弹性很足。面料也很亲肤,这样的话头盔的内部支撑很好,戴起来比较的舒适。 【手套】 涅夫KQ1051我买的这款手套的价格是150元。 我对这款手套不是特别的满意。它的用料特别的厚,是那种高密度的耐撕布,透气性特别的差,适合春秋季带,夏季带他的话太热了,透气性不好。 手套内部的缝线隆起比较大。戴久了手上勒出血印来了,这就十分的难受,这属于做工问题,真的挺差的。 手指部位的耐磨性不行。尤其是食指内侧特别容易磨的起毛,寿命基本上在三四个月就能磨穿。 优点也是有的,他带一个碳纤维的防摔壳,防摔壳特别的结实,抗摔能力还是不错的。 另外手套掌心处,防滑做的不错。这样更容易抓紧车把,不容易造成脱把。 【护具】 涅夫NV系列护具。我买的这护具大约是300块钱一套,四肢护具。聂夫的护具做工还是挺精细的,外边儿的耐摔壳特别的厚实,也很精美做的。中间还有一个缓冲的发泡层很厚实,能有效的抵抗冲击。另外它还带有快拆的卡扣,穿戴十分方便。 缺点方面主要就是夏季佩戴护具容易往下滑,主要是夏季的冰丝衣物特别滑溜。 以上就是我分享的一些夏季护具装备,也是比较有性价比的一些装备,希望能帮到你。
#摩托车装备推荐摩托车装备选对的就好了,拼牌子拼价位没多大意思,也看个人经济实力吧,没必要打肿脸充胖子,今天推荐几款我用的不错的装备。 GSB361GT全盔。 gsb这个牌子载国内来说做工数一数二,佳伟也比较平民化,400多块钱的头盔质量就挺不错。首先漆水方面做的就不错,油漆很亮也很厚,边缘喷涂到位,找不到瑕疵。再次内衬方面做的不错,记忆棉挺厚实,面料亲肤,包裹性也不错。再次,装配的也很规律,接缝匀称,没什么异响。 缺点方面,头盔比较凶,对颈椎压迫较大。风道太小,通风不好,夏天戴太闷。再次风躁有点大。 手套推荐涅夫150元。 涅夫的手套比较厚实,带碳纤维防摔壳,佩戴起来也比较属实,内部防滑,手把抓握力不错。 缺点就是透气性不行,夏季戴太热了。还有就是不太抗磨损,手指部位容易破损。再次就是内部缝线隆起大,戴一会就勒的手上有血印。 涅夫NV系列护具300元。 做工没得挑,外面PP壳很厚实,很耐磨抗摔。内衬有泡沫层,有效吸收伤害。带快拆扣穿戴十分方便。 缺点,就是夏季戴辉往下滑,尤其是速干裤,一直往下滑,挺烦。
#小摩托也要过端午端午假期,骑车去湖边溜达溜达,今年水不多,河里都成草原了,一大群咩咩吃草吃的挺欢。 找了好几圈也没发现野生的艾草,还是回市区买一把吧,艾草太稀有了,本来想着给我的小摩托编个艾草环戴戴来,没找到。 最后祝摩友们,端午安康,假期快乐。
#摩托车新人打卡Racing H150这块全彩仪表真加分,这个时代就是要科技感,别说什么指针复古,也别说什么不带档显更纯粹之类的风雅话,两条腿赶路更纯粹你骑什么摩托车? 安全配置也高TCS ABS都有,轮胎还是名牌,起码让人骑起来放心。 发动机震动比较大,怠速转速有点高,不过都可以接受,动力挺强起步挺快,个人很喜欢。
#摩托车装备推荐今天分享我的摩雷士50s头盔,这款头盔是国产盔中比较贵的一款了,价格900盔体材料还不是太好,头盔较重。 做工真的好,漆水很厚实,质感挺不错,灯光下能看的到漆面金光闪闪的,很好看。内衬的海绵也比较厚实,弹性不错,戴上之后不夹脸,这一点给个好评。之前带过AgV K1那款头盔真的夹脸。 头盔风燥控制的还可以,基本上骑行速度90左右还能听清同伴对讲声音,外形圆润没什么凸起,风燥小的原因吧。 风道有点小,散热不是太好,现在28℃的天气,头盔快戴不住了,骑一会车满头的汗真烦人。 就分享这么多了,这款盔就是颜值高,其他表现一般,价格还偏贵,喜欢外形的关注一下吧。
#摩托车装备推荐我对装备没什么研究,听朋友说国产盔LS2质量还行,我就关注了它,觉得这款拉力盔还蛮帅气的,就入手了一顶,说实在的喜忧参半吧,不怎么好。 首先价格来说只有600块,感觉不是太贵,随便就能拿下也不心疼,性价比还是有的,它的外观挺帅气,油漆和版画也很不错,起码戴头上挺拉风的。其次它的帽沿能拆下来,这一点还不错,市区骑车没必要带个大帽檐。再次拉力盔的视野真好,比之前戴的全盔敞亮了不少,很满意,还有双镜片,挺不错。 缺点也很明显,首先风燥太大了,骑车速度上六十全是呼呼的风声了,大帽檐真兜风。其次做工有点烂,骑行起来咯吱吱的有异响,内衬的海绵也有点松垮,质量真不行。再次下巴那个防风罩我研究了半天没装上,真无语了,反人类设计。 今天就分享一下头盔了,以后分享其他的,点赞吧。
#五月骑行日记五一假期忙里偷闲,回了一趟济宁老家,去李七庄看了成片的向日葵,也算完成了我和向日葵的一个约定。 本次从济南华山出发,导航目的地单程260公里,大部分路段走的是国道和省道,单程耗时5.5个小时,真是累的够呛,中间吃饭休息了一个小时,虽然累但是还是挺兴奋的,毕竟第一次跑这么远。 这款车国道上骑起来动力还是够用的,起码感觉80公里左右提速还挺有劲,超大卡车还是很轻松的,一个人骑完全够用,毕竟我的车改的快500斤了,再加上我150斤,动力不错了。国道上一路跑70-80 的速度,感觉车真稳啊,遇到过大风也压的住,心里踏实。一路跑下来油耗从3.5降到了3.0升,还是跑长途油耗低。 到了地方那里有成片的向日葵,金黄一片,真好看,生机勃勃的,看着就喜人,玩了一个小时拍照打卡,就回老家了,家里人还等着我吃饭呢。这就是我五一骑车出行的日记啦,点赞吧。